每日经济新闻
市场

每经网首页 > 市场 > 正文

防范“洗绿”风险 专家称需强化企业环境信息披露

每日经济新闻 2017-04-16 21:33:20

4月15日,2017年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绿色金融峰会在北京举行。央行副行长陈雨露在会议上指出,要持续提提升绿色金融市场的透明度,打破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绿色投融资瓶颈,有效制约污染性投资,防范“洗绿”的风险。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张寿林    

每经记者  张寿林  每经编辑 姚茂敦 

4月15日,2017年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年会暨中国绿色金融峰会在北京举行,会议由中国金融学会绿色金融专业委员会主办,中国人民大学重阳金融研究院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及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承办。

央行副行长陈雨露在会议上指出,要持续提提升绿色金融市场的透明度,打破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绿色投融资瓶颈,有效制约污染性投资,防范“洗绿”的风险。

央行研究局首席经济学马骏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洗绿”就是以绿色的名义融到了资金,却没投到绿色项目中去。全世界都在讨论这一问题。

银监会政策研究局巡视员叶燕斐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绿色信贷做了好多年,总的来说,目前来看发生“漂绿”的事件不是很多,毕竟有第三方认证,但偶然的事件也有,比如财务报表造假等。他提示,要把整体的情况和个别的情况区分开来看。

 

绿债回报相对稳健、风险低

会议上,陈雨露指出,目前中国绿色金融总体仍处于起步阶段,其中投资者和资金需求方信息不对称的问题比较突出,许多企业未充分披露环境信息,许多资产还没有绿色标识。

他指出,要通过强化环境信息的披露要求,建立公共环境数据平台,完善绿色金融产品的标志和绿色评级认证,建立环境压力测试体系等手段,打破由于信息不对称导致的绿色投融资瓶颈,有效制约污染性投资,防范“洗绿”的风险。

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金融国际研究院院长王遥预测,未来碳价可能进一步升高,碳价风险越来越大,环保处罚、水资源风险同样如此。王遥的团队研究认为,这种风险压力确实可以将环境成本内生化。通过环境压力测试,可以了解金融机构面临环境和气候风险的风险值,引导金融机构减少对污染性和高碳项目投资,进而提升绿色投资偏好,有效抑制污染性投资。

马骏主编的《国际绿色金融发展与案例研究》则指出,绿色债券的发行机构一般信用级别极高,或现受免税政策。严格筛选项目、并具备清晰、详实、透明的信息披露和第三方认证的“标贴”绿色债券,具有风险较低、回报相对稳健的特点,吸引了养老基金、大型资管机构、知名企业和各国央行为主的责任投资者。

充分的企业环境信息可以帮助投资人评估投资指标的环境风险,有助于判断投资标的绿色与否、绿色程度如何,从而有依据地通过绿色信贷、绿色债券等工具,将更多资本引向绿色企业、绿色项目,减少对污染企业与项目的投资。

当日,人大生态金融研究中心副主任蓝虹教授发布了由人大重阳金融研究院等机构主编的《2016中国绿色金融发展报告》。报告指出,加强绿色债券市场的规范和监管,关键是使绿色债券成为真正的绿色债券,降低“漂绿”或虚假绿色项目产生的风险,吸引更多投资者。绿色债券市场的规范和监管,关键在于两方面:一是关注募集资金用途,严禁名实不符,冒用、滥用绿色项目名义套用、挪用资金。二是确保发行人信息披露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马骏告诉记者,“洗绿”风险有很多原因造成,比如披露不充分,所以要求强制性信息披露。此外,披露标准以及第三方认证等都方面也需要加强。

叶燕斐告诉记者,对于绿债,每一笔都要求中介机构认证,披露环境信息;银行贷款也要求有第三方机构认证。“当然不可能是百分之百认证,审计不可能每笔业务都去审,他可能是抽样审计,这样也可能有漏洞。但是,认证机构如果公正性、独立性能够保证,‘漂绿’的几率就比较小。”

叶燕斐表示,信息机制中的四方面,借款人、非政府组织包括媒体、贷款人、政府都要尽职。绿色信贷做了好多年,总的来说,目前来看发生“漂绿”的事件不是很多,毕竟有第三方认证,但偶然的事件也有,比如财务报表造假等。要把整体的情况和个别的情况区分开来看。

 

需建立强制性环境信披制度

绿色债券认定是一大挑战,中诚信国际副总裁孔令强介绍,中诚信从四大方面进行定量和定性评估:募集资金的投向、募集资金的使用、项目环境效益实现的可能性评估、信息披露。“在实践中,我们会发现,尤其是其他品种的债券,其募集资金很容易被挪用。融来了这笔钱,名字叫绿色债券,实际用到绿色项目中的有多少?到底有多绿,这需要一个标准。”

孔令强称,不但要披露做到的,还要披露没有做到或者是认为负面影响的。

浦发银行投行及大客户部副总经理杨静也感受到环境信息共享不对称的问题。他表示,现在被环保部门挂牌督办的企业、关停并转的企业、限期治理的企业,以及环境友好的企业等信息,银行没有办法及时、充分、全面获得。信贷审批在入口关少了一些依据。“很多信息是滞后的,贷款放下去之后,出了环境和社会风险,(才知道)这个项目不是绿色。”

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制度是绿色金融制度的重要的基础性制度。证监会中证金融研究院副院长马险峰指出,从今年开始建立各行各业的环境信息披露的指标体系,类似交强险,规定应该披露的最核心信息。还将从环保部门监控的企业逐步扩展到全国所有上市公司的环境信息披露。

马险峰表示,从长远来看,可能需要一段时间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分几个步骤落实建立强制性的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制度。今年要做的是,对环境保护部门重点监控的企业,必须建立强制性的环境信息披露制度。对于没有在环保部门重点监控名单上的企业,可以自愿披露,但也要遵循国际上市公司环境信息披露的做法,不披露需要进行解释为什么不披露,逐渐过渡到全部上市公司都进行环境信息披露。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绿色金融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