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中国已与10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税收协定 助“走出去”企业消除重复征税

每日经济新闻 2017-04-01 11:21:49

今年国家税务总局将启动对“走出去”重点国家和国际组织派驻税务官员,承担开展国际税收协作、涉税争端解决、涉税信息收集、提供涉税服务等任务,全力为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广大“走出去”企业服务。

每经编辑|张钟尹    

每经实习记者 张钟尹

3月31日,国家税务总局局长王军表示,截至2016年底,中国已与106个国家和地区签署税收协定(其中属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有54个),并运用协定帮助大家消除重复征税。

在国家税务总局、全国工商联于北京召开的“深化税收改革,助力民营企业发展座谈会”上,王军介绍,从税务总局服务管理的年纳税额3亿元以上的1062户大企业集团数据来看,2016年民营企业境外营业收入同比增长1.4倍,境外资产同比增长1.8倍,呈现出民营企业积极开拓海外市场的大好势头,并显示出强大的发展后劲。

华坚集团董事长张华荣介绍,2013年,集团响应国家“一带一路”战略号召,投入华坚国际轻工业城(埃塞俄比亚)有限公司等项目,项目计划总投入20亿美元,并于2015年4月奠基,现已完成12万平方米建筑,解决当地就业6000人。埃塞华坚国际轻工业园计划于2020年建设完成,计划解决当地就业3万~5万人,出口创汇20亿美元。

他强调,境外投资实物可以享受出口退税政策,加快了退税进程,当月申报、当月完成。“截至目前,集团用设备和原材料投资埃塞的物品,均已办理出口退税,退税额累计1000多万元。”

张华荣介绍,中国和埃塞俄比亚政府签订的税收协定,为“一带一路”走出去企业在国外经营降低了税负。“税收协定以后,股息税由10%降到了5%,埃塞俄比亚政府已落实税收协定,2015年,为我们企业优惠了30万美元,为将来在埃塞投资企业降低了税务成本。”

全国工商联副主席、红豆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周海江介绍说,红豆集团为响应“走出去”号召,在柬埔寨开发了面积为11.13平方公里的工业园区。入园企业已超100家,为当地提供就业岗位1.6万个,是“一带一路”合作共赢的样板园区。

近年来,不少早期投资柬埔寨的中资企业相继表达了对税收减免期即将到期后税收负担可能上升的担忧。对此周海江表示,去年中柬双方签订了税收协定框架,这也是柬埔寨政府签订的首个双边税收协定,为中国企业投资柬埔寨解决了“后顾之忧”。

王军指出,在“一带一路”发展战略的引领下,民营企业“走出去”并积极开拓国际市场前景广阔,大有作为。税务部门在服务“一带一路”发展战略和“走出去”企业上,也采取了很多创新性措施。

王军举例说,比如,对包括“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内的95个我国主要投资目的地国家和地区全面开展国别税收信息研究,目前已发布俄罗斯等19份国别投资税收指南,方便“走出去”企业了解投资地所在国的税收政策,防范税收风险。

他补充说,今年,我们还将与包括“一带一路”国家在内的8个国家开展税收协定谈判,4月底前将集中发布40份左右的“一带一路”重点国家投资税收指南,并启动对“走出去”重点国家和国际组织派驻税务官员,承担开展国际税收协作、涉税争端解决、涉税信息收集、提供涉税服务等任务,全力为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广大“走出去”企业服务。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税收协定 重复征税 海外投资 一带一路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