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市场

每经网首页 > 市场 > 正文

逾40家产寿险公司已运用电子签名技术 太保寿险升级异地投保

每日经济新闻 2017-03-12 15:25:38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太保寿险内部获悉,截至目前,行业内已有46家产、寿险公司已运用电子签名技术。2012年,太保寿险在全国保险行业首创“手写电子签名”技术应用,助力保险业务全流程电子化。

每经编辑|每经记者 涂颖浩     

每经记者 涂颖浩 每经编辑 姚茂敦

近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太保寿险内部获悉,截至目前,行业内已有46家产、寿险公司已运用电子签名技术。

2012年,太保寿险在全国保险行业首创“手写电子签名”技术应用,助力保险业务全流程电子化。“电子签名”是以平板电脑与电容笔作为签名载体,由客户采用手写电子签名的方式签署保险销售及服务环节各类电子单证,由工信部、国家密码局认可的第三方数字认证机构提供认证服务,最终实现法律认可的电子签名证书。

“此前香港的保险同业过来看到我们的移动展业,生成电子保单非常吃惊。因为现在他们还是用最原始的纸质保险合同来完成投保的程序。”

3月8日,太保寿险副总经理、营运总负责人周晓楠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国内保险业的技术创新之所以做得超前,原因可能在于竞争氛围、客户需求、以及技术支撑等几个方面。”他举例称,如欧洲的财险公司,就看中的是人对人的理赔方式,客户需求并不大。此外,中国保险市场对应的保单数量巨大,客观上也需要技术的介入来解决一些痛点。

业内人士指出,国内的保险业在互联网、技术创新方面都是领先海外的。无论是香港、还是欧美保险市场,技术应用都不如境内保险业超前。

据了解,针对异地投保难的行业痛点,太保寿险在“电子签名”技术的基础上,创新研发的“云投保”模式。自2016年2月试运行以来,已完成保单数量9360件,占个险总量的1%。寿险行业内,代签名、代抄录风险提示语句的问题长期存在,在周晓楠看来,“双代”风险将倒逼行业加快推进异地投保的技术创新。

不过,对于该技术在全行业范围内的推广,周晓楠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单研发的成本也要数百万元。“这对于中小公司来说,从资金实力和技术实力都是不容易实现的,需投入的成本费用远远高过违规成本。”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保险电子签名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