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今日报纸

每经网首页 > 今日报纸 > 正文

396天攻坚战:恒大精准“授渔”8万贵州大方人稳定脱贫

每日经济新闻 2016-12-29 23:38:22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吴林静    

每经记者 吴林静

“蒋辉云,2口人,耕地2亩,种植玉米,致贫原因:缺资金、技术……”

2016年12月28日接近中午时分,蒋辉云家迎来三位不速之客,三人此行目的是确定蒋辉云脱贫的产业。询问将近30个问题,一阵苦口婆心之后,其中一位在恒大大方扶贫公司挂职的乡镇干部在“贫困户帮扶摸查表”上写下“发展建议:肉牛养殖;备注:自愿养3头肉牛”。

乡镇干部说“这家我们来了四次,过段时间还得再来,指导、培训、送牛……”。“来一次”就意味着,他们得来回驱车3个小时、徒步泥泞的山路1个小时。摸底一户很容易,难就难在,像蒋辉云这样的贫困人口,全大方县有接近18万,而且零星散落在乌蒙山脉深处,需要一一寻访、再三回访。

2016年,大方全县的树林间、泥地里、山坡上遍布“三人小组”的足迹,站在他们身后的是一支强大又特殊的扶贫队伍。这支队伍的目标:三年内投入30亿元,精准帮扶大方县18万人稳定脱贫。仅一年时间,扶贫进度已经完成近半。

大方县今非昔比。以前山的那边,还是山;现在山的这边和那边,是扶贫工程的遍地开花。

高效、精准,在大方,一家民营企业开创了一次“前所未有”的扶贫,它被外界称作“恒大模式”。

三年计划完成近半

2015年年末,一位掌管着万亿资产的民营企业家来到西部山区,在地图上画下一个圈。随后一年,偏居我国西南一隅的贵州大方县踏上了构筑梦想的征程,恒大集团3000多人组成的扶贫团队,攻破困扰大方人多年的贫困。

这次梦想的征程将持续三年,足迹遍及大方县3500平方公里的土地。

在恒大集团董事局主席许家印的设计里,恒大三年无偿投入30亿元,到2018年底实现大方县175个贫困村、18万贫困人口稳定脱贫。

这份计划亦写入了2015年12月19日恒大集团与大方县人民政府签订的《恒大集团结对帮扶大方县精准脱贫协议》里。薄薄的两页纸,全文997个字,字字千金。

30亿元帮扶18万人口脱贫,恒大打出一套“输血”与“造血”并举的组合拳——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吸纳就业扶贫、发展教育扶贫、贫困家庭创业扶贫、特困群体生活保障扶贫同步进行。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日前来到大方县时,这场对抗贫困的征程初步告捷,县城新建了医院、大山旮旯立起了学校、荒废的山坡变成肉牛养殖场、贫困户搬进了幸福新村……当地人直呼,现在的大方县“一日不见,如隔三秋”,2016年发生的巨变让他们惊喜不已。

据统计,截至2016年8月31日,恒大集团已帮助大方县10494户、39817人初步实现脱贫。到12月30日,当恒大集团掀起的这场扶贫攻坚战进行到第396天时,约再脱贫40500人,完成总脱贫任务的45%。

从市场竞争中磨练出来的“恒大速度”,有力地带动了“大方速度”。2016年2月27日,恒大开工建设首批40项重点工程及200个蔬菜种植、肉牛养殖等农牧业产业化基地。2016年11月23日,恒大开工建设第二批63个重点项目,包括40个新农村和23个重大产业扶贫项目。

记者路过一处重点项目的建设工地看到,绿色的防护网上挂出红色大字:“军中无戏言,决战6·30”。这意味着,2017年6月30日前,两批共103个重点项目将全部竣工交付。

精准扶贫的创新

这场攻坚战有个关键的战斗单位——“三人小组”,由一名恒大大方扶贫公司员工、一位大方县政府工作人员和一位毕节市委市政府抽调到恒大的挂职干部组成。正是他们在大山深处遍布的脚印,才丈量出扶贫的精准。

作为贵州省毕节试验区的贫困典型,大方县属国家扶贫开发重点县和乌蒙山连片地区特困县,全县94.8%处于集中连片特困区,18万人家庭年人均纯收入(2015年末)低于2968元,处于国家贫困线以下。

中国的扶贫从1986年起进行了30年,经过前期开发式区域性扶贫,大部分贫困问题得以解决,现在,只剩下几千万最难脱贫的人口,扶贫工作最新的关键词是“精准”。变大水漫灌为精准滴灌,“输血”也要落到人头上。

恒大精准扶贫,第一步就是明确谁是穷人。唯有下乡入户才能获得贫困人口的准确资料,了解家庭情况、个人信息、致贫原因。这是一项浩大的工程,目前入户调查工作正在进行,截至27日,精准帮扶的对象已经走访21000余户。

第二步就要确定帮扶的方式,因户施策、因人施策。首次摸底之后,二次入户、三次入户,以至多次入户,帮助贫困户选择适合几大帮扶政策中的一种,授之以渔使其有“造血”能力才是脱贫关键。有劳动力的贫困户会建议其外出就业,或选择养牛、种大棚蔬菜等产业,如果符合易地搬迁条件,则对村民进行搬迁动员。

在恒大扶贫公司,记者看到一个书架,摞满了一本本装订成册的贫困人口资料,还有一台专门用于统计大方县贫困人口各种数据的电脑,光表格就占用了200G存储空间。

这些资料全靠数十个“三人小组”一家一户走访出来,数据甚至详实到恒大员工“一助一”结对帮扶儿童穿鞋的码数。一位“三人小组”的成员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人居分散,有些贫困户住的地方,没有路,要走三四个小时,一天最多能调查十几户”。

在此基础上,恒大扶贫公司建立了1个涵盖大方县所有贫困人口信息的数据库,进行大数据分析。在这个库里,有着通过不同维度分析得出的包括贫困人口劳动力乡镇分布、家庭结构分布、致贫原因等在内的基础信息子数据库,还包括产业扶贫、易地搬迁扶贫等分类扶贫政策的子数据库。大数据运用在精准扶贫中,是恒大集团创新扶贫举措的其中一个。

地企合作新模式

大方县的贫困由来已久,在恒大之前也有不少企业捐资捐物。

为何一年时间,大方县的扶贫节奏就切换到了“恒大模式”?大方县扶贫办副主任陈尚远总结了四点:前所未有的大手笔、不仅拿钱还出人、改造产业发挥长期效益、系统性的精准扶贫。

“我们既要出资金,还要出人才、出技术、出管理、出思路。”许家印曾如此说。

与直接捐资捐物不同的是,恒大与毕节探索出一个创新的地企联手扶贫的帮扶机制:恒大方面,从集团层面成立扶贫办,恒大集团副总裁姚东出任扶贫办主任,和300多名从各地分公司抽调的管理团队,带领3000多人的扶贫队伍常驻大方;毕节方面,在全市抽调三批政府干部到恒大挂职,每批100名。

大方县扶贫办和移民局更是将办公地点与恒大扶贫公司搬到一起。进一楼大厅,左边是大方县公务员,右边是恒大扶贫团队,“白加黑、5+2”的加班风气从右刮到左。“不仅是精气神的感染,恒大做事的节奏和效率也改变着我们。”陈尚远对记者表示,将办公室搬到一起,沟通机制更加高效,“每周都会开一次政企联席会议,书记、县长都会参加”。

所谓“让专业的人做专业的事”。据陈尚远介绍,以首批安置6000人的10个新村和奢香古镇为例,争取到国家易地扶贫专项资金的县政府负责“三通一平”等基础建设,恒大则以援建资金负责房屋建设、装修和简易家具置办;县政府负责搬迁群众的基本信息,恒大则根据清单逐户走访核实。

不过,企业的帮扶总归是雪中送炭,脱贫还得靠当地人民和政府自己来完成。“扶贫先扶志”的标语在大方县各处张贴,陈尚远亦深知这个道理,他说“企业,是‘帮’扶,不是‘包’扶。政府也在准备应对举措,还是要激发贫困户的内生动力。”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