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2016-10-26 00:33:07
西部省份应从国际纵向分工走到地区横向分工,从零配件到产业链、从加工贸易到一般贸易,借助金融资本的助力,提升产业转型。
每经编辑|每经实习记者 陈耀霖
图: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原司长孔泾源
◎每经实习记者 陈耀霖
“过去对外开放从沿海开始,是地理经济因素的选择。而发展走到今天,向西开放已经成为国家发展的必然选择。”昨日,国家发改委经济体制综合改革司原司长、中国经济体制改革研究会副会长孔泾源在2016中国(成都)“一带一路”资本创新论坛上表示。
“一带一路”加强国际间交流合作
国家提出“一带一路”战略后,西部的沿线省份都直接受益。“一带一路”也被看作是“西部大开发”后对西部的又一大利好。孔泾源认为,“一带一路”与“西部大开发”有相似之处,又更进一步加强了国际间的交流合作,西部省份应抓住这一难得的历史机遇。
孔泾源说,“一带一路”国家战略是意图通过国际间的合作关系,把一部分国内产业资本转移到境外去,这将带来大量的投资机会。
目前,从投资资本层面,“一带一路”有亚投行、丝路基金以及金砖银行等资本支持。孔泾源说,国家基金与民营资本都是西部省份“走出去”的支撑和动力,在走出去的同时,西部省份要练好“自己的内功”,解决产业的转型升级和梯度转移问题,同时改善外界对西部条件的环境认知。
借助金融资本 提升产业转型
对外开放从东部沿海开始,因为地理位置方便,交通成本相对低廉。孔泾源认为,如果西部这一次只是简单复制沿海的加工贸易或者产业转移,将没有优势可言。西部省份应从国际纵向分工走到地区横向分工,从零配件到产业链、从加工贸易到一般贸易,借助金融资本的助力,提升产业转型。
孔泾源还特意提到,西部地区一定要紧抓机会,进行制度创新。短时间内通过产业政策的刺激,或者其他条件的提供,可能会出现短期繁荣,但是长期来说没有竞争力。“我们要走捷径,不是简单走农业,而是通过先进制造业、服务业,抓住‘一带一路’战略的机遇,进行国际竞争。”
(实习生陈星对本文有贡献)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