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今日报纸

每经网首页 > 今日报纸 > 正文

两上市行将迎新掌门 华夏、北京银行拟任董事长公示

每日经济新闻 2016-10-19 00:41:36

每经编辑|每经记者 朱丹丹    

◎每经记者 朱丹丹

又将有银行出现人事变动。

昨日(10月18日),《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北京组工网近日发布两则干部任前公示,拟提名樊大志任职华夏银行董事长,拟提名张东宁为北京银行董事长,而两位目前均在各自银行任行长一职。

根据公开资料显示,2008年底樊大志接替吴建出任华夏银行行长;张东宁于2013年8月接替当时的严晓燕出任北京银行行长职务,不过当时设置了不超一年的“过渡期”。

对此,有相关人士坦言,这可以说是行长顺位接班;而对于这一人事变动,更有外界猜想可能是缘于现任董事长退休,行长顺位接班。

如今,我国金融业的改革正持续迈向深水区,中小银行的转型发展如何开展尤其值得关注。

北京银行资产规模近2万亿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现任北京银行董事长闫冰竹和行长张东宁均已在该行20年之久。

早在1995年,北京90家城市信用社开始改制时,北京市政府委派的合作银行筹建负责人即为闫冰竹。闫冰竹当时从工行北京分行带出了自己的团队,调来当时的营业部副主任严晓燕担任副手。后来这个团队中有多人担任北京银行要职——比如行长张东宁、副行长姜德耀等。

而在闫冰竹的领导之下,北京银行相继实现了成功更名、引入外资、走出区域、发行上市、综合化发展等一系列战略突破。

数据显示,从2007年9月上市至今,北京银行资产规模已经从上市当年的3500亿元增长到今年的近2万亿元,归属母公司所有者权益则从当年的260亿元增长到了约1300亿元。

有人士曾表示,北京银行成立至今,已经走过20年的历程。对于闫冰竹来说,这就好像看着自己的孩子,从呱呱坠地直至弱冠成人。

华夏银行高管一度大换班

同时,《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还注意到,2008年底,吴建接替翟鸿祥任华夏银行董事长、而樊大志出任华夏银行行长。在这之后,华夏高层管理人员曾一度闪电大换班,涉及人员多达15人。

资料显示,吴建于1954年生,2001年8月7日由交通银行副行长职位调任华夏银行担任行长;2008年12月30日,华夏银行发布公告,选举行长吴建为董事长、党委书记。

业内人士称,一直以来,吴建非常低调,但华夏银行的每一步关键的改革背后都有这位银行家的身影。

较长期以来,华夏银行的业务管理架构为“一正两副”,即一位行长、两位副行长。

早在2015年5月,中共北京市纪委对华夏银行副行长王耀庭的违纪问题予以立案。2015年7月16日,华夏银行副董事长方建一因退休原因辞职。加之2015年华夏银行副行长黄金老的离职,据半年报显示,该行仅剩两位副行长,即57岁的任永光和59岁的李翔。而今年9月1日,华夏银行公告,任命关文杰、王一平为该行副行长,方恢复到原来的“一正四副”。

中小银行面临转向挑战

值得注意的是,当前,国际国内形势正发生复杂深刻的变化,金融业改革持续迈向纵深,一边是利率市场化等金融变革力量的强大冲击,而中小银行面临转型发展的艰巨挑战。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近年来,经过20年的发展,北京银行意在将自己打造成科技金融型银行,今年该行率先获得投贷联动首批试点银行资格。

数据显示,截至2016年6月末,该行科技金融贷款余额超过900亿元,较年初增长27%,占全行贷款10.4%。

华夏银行方面,从2009年开始就确立了“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商”的定位,实施战略转型。

樊大志曾指出,华夏银行未来的客户有三:第一,对公服务以中小企业为主,就是华夏银行的品牌旨在打造中小企业金融服务商;第二,以个人业务和中等收入人群为主,服务“橄榄核”中间部分;第三是机构策略重点向中等城市和中西部城市转移,这些地方商业银行还有竞争和发展的空间。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