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新文化轮播

每经网首页 > 新文化轮播 > 正文

【天价片酬,凭什么之行业乱象】全球罕见:明星片酬高达国内影视剧制作成本70%

每日经济新闻 2016-09-09 00:06:28

“一部总投入1.5 亿元的电影,男女明星主演拿走1 亿元片酬,这不是畸形是什么?一个韩国明星,片酬在他们那儿是规范的、在影视剧中的占比是合理的,到我们这来就可以翻几倍、比例完全失控,我们身在其中还不以为然、自得其乐,这不是畸形是什么?”谈到愈演愈烈的明星天价片酬,多位从业超过20 年的资深导演、编剧、学者对每经影视(微信ID:meijingyingshi)记者痛心道。

每经编辑 丁舟洋    

每经影视记者  丁舟洋

十年之间,明星片酬在一部国产影视剧制作总成本中的占比,已由10%、20%,增长到如今的50%、70%……

虽然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的市场行为,但并不是所有的周瑜打黄盖都是合理的。纵观全球影视产业发展的情况,明星片酬占影片制片总成本一半以上的现象,都是不多见的。

“一部总投入1.5 亿元的电影,男女明星主演拿走1 亿元片酬,这不是畸形是什么?一个韩国明星,片酬在他们那儿是规范的、在影视剧中的占比是合理的,到我们这来就可以翻几倍、比例完全失控,我们身在其中还不以为然、自得其乐,这不是畸形是什么?”谈到愈演愈烈的明星天价片酬,多位从业超过20 年的资深导演、编剧、学者对每经影视(微信ID:meijingyingshi)记者痛心道。

为了保证明星片酬,影视作品压缩对剧本的投入、压缩拍摄周期……在节节攀升的热钱哄抢下,明星拿了天价片酬拍得又很潦草的情况不在少数。

“比如跨戏,比如我们拍摄周期是90 天,他只给你20、30 天。”导演蒋钦民说。明星片酬做加法,制作的每个环节都在做减法,最直接的后果就是影视剧质量的下降。在导演蒋钦民看来,今年国产电影市场的败局证明,天价片酬的贻害已暴露无遗。“都是令人失望,都是浮夸的、简单的、粗糙的电影,难见好作品。我们真的应该反省了。”

十多年前,国内演员总片酬占比不足10%

回忆起十多年前的光影岁月,导演蒋钦民说:“当时我导演的《天上的恋人》,制作成本不过200 万元,演员的总片酬不到10%。”而该片的主演是董洁、刘烨、陶虹、冯恩鹤。在《天上的恋人》前,刘烨已凭借电影《蓝宇》夺得了金马奖最佳男主角的荣誉;陶虹因《春光灿烂猪八戒》已家喻户晓;董洁也在春晚中崭露头角。彼时,这几个主角可谓当红花旦和小生。

“正因为演员片酬对《天上的恋人》不构成任何压力,我们的片子才有那样的精力,去跋山涉水、非常仔细地完成每一个镜头。我一直很纳闷,我们在责怪演员片酬过高的时候,我们为什么不自问,这部戏演员片酬过半了,这是一部怎样的戏?”

《天上的恋人》剧照

2000 年初到今天,中国影视行业开始走向市场化改革,一下子开放的市场、一窝蜂涌入的资本和跟不上趟的行业监管布局,自由蓬勃、高速发展的市场也同样带来混乱与危险。

一步步,明星片酬之高到了让人难以承受的地步。

上海戏剧学院教授、上海电影家协会副主席石川告诉每经影视记者,一些明星价格高得让人不敢去找他们。但如果找些不知名的演员呢,影院经理看到没明星,给排片量就少,甚至根本不排。电视台看到没明星也不买电视剧的播出版权。所以只能花重金找明星,压缩其他部分的制作成本,电影的效果又不好,剧本质量一退再退,造成恶性循环。

资深编剧余飞对每经影视记者说起一个让人哭笑不得的“怪现象”:“有些演员因为不想接一部戏,报出了完全不可想象的天价,结果对方同意了。这种光怪陆离的见闻,在近年来的中国影视圈里多的是。”

“一部投资1.5 亿元的影视剧,大牌明星片酬就拿走1 亿元。”余飞表示,“这肯定对产业不利,钱全部被明星拿走了,剧组的其他几百个人的工作,都没他一个人重要。而且他是不是值得那么多?他一部戏拿的钱,很多老百姓几辈子都拿不到。”

资本炒作,1000万的点击量吹成1个亿

“如果真是国宝级的,甚至‘球宝级’的演员明星,观众就是认可他、喜欢他,那他片酬高是可以理解的。”余飞认为,但如果这个人只是因为某个偶然原因爆火,就给他一个亿片酬,就不一定合理。

在尚不成熟的中国影视市场中,明星的“价格”并不能完全反映其价值。

“会出现这样一种现象,一些明星的片酬可能是资本在其中包装、炒作出来的。”余飞分析,尤其是网络小说翻拍剧、在“粉丝经济”盛行的当下,不懂影视制作又求快投快收的跨界资本,在投资电影时唯数据是从。

主演背后有多少粉丝?一部网络小说有多少阅读量?一系列这样的数据成为投资标准。于是,资本就有动力合力把数据的泡沫吹大。“本来他演的戏点击量只有1000 万,非要给他炒作成1 个亿。那就可以拿出去要价,哄抬演员片酬。这种方式我们要特别警惕。”

“不用做出努力就成为顶级的大明星,这种方式,说白了是欺骗观众、欺骗社会来获取利润的方式。”余飞说,这不光对影视行业有不良影响,对社会也会有不良影响。“那小孩会觉得,当明星多爽啊,只要长得好看,什么都不用干了,或者整个容、拜个干爹、找人一包装就火了。不好好干具体工作,轻视其他行业的工作。对整个社会风气不利。”所以对于真正有实力、有价值的演员,高片酬是可以的,那种靠包装带来的一夜暴富、一夜成名的高片酬现象需要遏制。

业内人士们一致认为,当明星片酬占制片总成本高达三分之二时,就已经违背了影视制作规律,最后出来的必然不是一个好的作品。

谢晋研究者石川,回忆大师谢晋镜头下年轻演员们从作品中获得的历练。“以前谢晋的电影,那些年轻演员要提前两三个月到拍摄场景去体验生活。如果演农村题材的戏,就要学种地。现在这种拍法,一个主演进一个电影剧组的时间可能才20、30天,他连台词都不会念呢,谈何融入角色、锤炼演技。”

日本,再大牌的明星片酬占比也不超30%

明星片酬在一部影视作品中占比50%以上的情况在中国屡见不鲜,而放眼美国、日本、韩国等影视行业,如此高的片酬比例却几乎不可能。

好莱坞是如何做到的?其明星片酬的比例,不是只靠市场调节做到的。石川坦言,政府的职能是有限的,很多东西很难用行政命令来管。一定要有法律的监管,还要有行业管理。“行业管理一个最基本的手段就是我们说的同行公议。好莱坞的演员、制片人、编剧等群体,背后都有一个强势的协会。当明星成本高到不行的时候,好莱坞的制片人协会会去跟演员工会协商。演员和产业,是唇亡齿寒的关系,大家一定要就利于行业发展的利益达成共赢。”

对于有着中日合拍片经验的蒋钦民而言,日本演员对行业的“共识、共感”效应让他印象深刻。“十年前,日本经济不景气,演员片酬自降半价。此后几年,都维持半价。我的电影《初到东京》(拍摄于2011 年),女主角是日本国宝级的女演员倍赏千惠子。虽然是老演员,但她的市场认可度很大,她的广告代言具有极高的商业价值。她的电影片酬过了一亿日元(600 万元人民币),到了我这部片子,半价。就因为经济不那么发达了,他们有共感作用,号召大家自降片酬。包括木村拓哉这样的国际巨星,当时也是降了半价的。”

《初到东京》剧照

据蒋钦民了解,日本影视行业现况里,明星占一部影视作品中的制作总成本不超过30%。“我们当然可以通过制片人协会来制定行业公约限制明星片酬,但我觉得从效果来说,形式大于内容。你不肯出这个价钱,肯出这个价钱的多的是,你怎么惩罚他呀?这个公约,只能是从意识、和观念的层面对大家进行一个提醒,但没有强制性。”石川说。

作为电视剧编剧工作委员会副秘书长,余飞也觉得编剧协会对演员的制约力非常有限。“过去经常有这种情况,协会开会时商量好的,不用某个有劣迹的演员。结果会议一结束,一出门就几个人都分别给该演员打电话说加钱请他。”

目前,被称为“中国电影第一法”的《电影产业促进法》启动草案十多年以来,已提交全国人大常委会进入二审阶段。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明星高片酬 影视剧 对比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