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2016-09-02 01:29:37
每经编辑 每经实习记者 赵天宇
◎每经实习记者 赵天宇
在全球推进反腐败建设的背景下,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合规建设愈发重要,面对不够清晰的反腐败体系,企业又该如何应对?
盈科律师事务所高级合伙人王俊林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不同国家在文化和法律方面的差异很大,因此所采取的应对措施也不尽相同。通过研究对方的反腐败法律法规,一些反腐败事项可以预先判断,而企业自身的反腐败合规建设也非常重要。
“事前合规体系和风控制度建设刻不容缓。”王俊林表示,虽然各国的商业环境不同,但中国企业“走出去”,在应对海外反腐败问题时,一定要守住“红线”,绝对不能触碰。
援建学校也不能贸然决策
企业“出海”,不仅面临法律、汇率的风险,还面临信息不对称及文化差异等风险。如何规避反腐败风险?王俊林称,反腐败法规相对明确的国家和地区,反腐败风险是可预知的。而对于反腐败体系不够清晰的,则需要仔细研究相关法律条款,作出明确的标记,提醒公司可能面临的风险。同时,在中国企业在海外投资进程中,一些海外反腐败“雷区”也值得注意。王俊林举例说,雇佣对方国家劳工时,企业需要认真考察当地劳工的政治背景,避免涉嫌商业贿赂。
此外,企业可否给所在国政府免费援建小学?在王俊林看来,建议企业在决策时不要贸然行动,援建必须在中标之后,且与中标项目不存在关系。同时要走法律程序,而不是在地方政府的暗示下盲目进行。如果没有履行完备的法律手续,没有控制风险,当地机构若发起调查,中标项目可能就会涉嫌商业贿赂和腐败,致使企业遭受巨额的经济损失,而且还有承担刑事责任的可能。
合规商业模式更受认可
在今年4月27日B20反腐败论坛上,王俊林曾发言,“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开始建立自身的合规体系以及风险防控体制。”不过,他亦透露,“大部分企业虽然已经搭建了合规平台并撰写了合规准则或手册,但是制度的实施和执行效果并不明显。”王俊林举例称,企业的合规部门偏重风险,而销售部门偏重盈利,职责定位不同带来的天然矛盾将导致合规任务的推进举步维艰。
王俊林建议,企业应设立一个更高级别的专门合规管理机构,要求与合规有关的各个部门负责人务必服从该机构的管理。同时,企业在应对外部反腐败问题时,应该对腐败保持零容忍,不能为了取得海外项目而违反法律相关规定。更不要心存侥幸。在不触碰“红线”的前提下,作出合理的判断,树立企业的正面形象,为企业在海外的持续发展奠定良好基础。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