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生活服务

每经网首页 > 生活服务 > 正文

探索出租车与网约车融合 滴滴与近50家出租车企业合作尝试“智能派单”

每日经济新闻 2016-09-01 10:25:25

8月31日下午,滴滴出行宣布,已同北上广深杭等十余个城市的近五十家出租车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将携手在智能派单、流量融合等方面展开探索,升级出租车行业运营管理模式,加快推动出租车行业转型升级,以共同提高司机收入和运营效率,提升乘客出行体验。

每经编辑|赵娜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经记者 赵娜

8月31日下午,滴滴出行宣布,已同北上广深杭等十余个城市的近五十家出租车企业达成战略合作,将携手在智能派单、流量融合等方面展开探索,升级出租车行业运营管理模式,加快推动出租车行业转型升级,以共同提高司机收入和运营效率,提升乘客出行体验。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在与近五十家出租车公司达成上述合作前,滴滴曾于6月宣布投入1亿元人民币,建立出租车与网约车融合发展基金,用以扶持二者的融合发展。

另外在4月26日,滴滴与海博出租开展合作,该模式被称为“滴滴海博”模式,首批500辆海博网约车加盟滴滴专车,线下车辆、司机和运营资质由海博负责,而线上订单派接、用户运营、支付等由滴滴出行负责,司机不需缴纳“份子钱”,每月只需上交公司少量的管理费。

携手近50家出租车企业探索“智能派单”

加上新近上线的租车,目前滴滴已有出租车、专车、快车、顺风车、代驾、试驾、公交等多项业务。

“一直以来,在让出租车行业共享技术带来的变革的同时,滴滴也积极与出租车企业携手,助推出租车网约车融合发展。”滴滴出行董事长兼CEO程维日前表示,出租车是滴滴的起家业务,滴滴特别希望在未来一段时间里,能够尝试和探索出线上线下的融合方法,希望未来越来越多的出租车司机告别扫活,真正做到纯线上接单。

就在昨日,滴滴出行副总裁、滴滴政策研究院院长张贝透露,滴滴正在从技术融合、服务融合、流量融合三个方面进行探索,试图把网约车的制度优势、管理模式以及应用成熟的技术经验,逐步融合到出租车体系中。

滴滴方面同时表示,已和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杭州、成都、重庆、南京、三亚等十余个城市的近五十家出租车企业达成战略合作,这些出租车企业均将引入滴滴独有的互联网技术、计算机算法、平台大数据和运营管理思路。

据悉,在流量融合方面,目前滴滴平台已经可以实现出租车网约车订单和后台系统的打通,可以让出租车司机在承接出租车单基础上,承接网约车订单。

另据滴滴出租车负责人曹放介绍,目前滴滴正在和合作出租车企业积极探索,在原有“抢单模式”的基础上推出“智能派单”,系统会综合考虑距离、拥堵情况、运力供需、司机服务评价等因素,自动将乘客订单定向匹配给一位最合适的出租车司机。

出租车与网约车融合或迎新模式

根据清华大学媒介调查实验室此前发布的《打车软件经济与社会影响调研报告》,在安装了滴滴软件后,90.3%的司机认为降低了空驶率,其中41.2%的司机认为每月空驶率下降10%到30%,3.9%的司机认为每月空驶率下降30%以上。

针对网约车与出租车的融合发展,国家发改委城市中心综合交通院院长张国华对包括《每日经济新闻》在内的媒体表示,这一融合需要各方面携手共进,作为网约车的代表企业,滴滴正尝试“多管齐下”方式推进出租车网约车融合,这会促进整个出租车行业的健康发展。

他认为,滴滴和出租车企业携手合作将有非常大的想象空间,有利于出租车企业整体运营效率的提高,可能成为未来的一种模式,为交通行业带来更多变革动力,也会更好适应城市化进程中日益多元化的出行需求。

中国政法大学副教授王军曾表示,传统出租车和网约车各具优势,前者车辆专用、司机专职、服务的稳定性,法律上也规定了服务的义务性;后者极大降低供需信息的传递、撮合成本,提升了合作效率,突破供给瓶颈、信息趋向对称、车辆非专用、司机兼职化。二者的技术融合目前已经做得较好,而在组织融合上,需要探讨网约车平台与出租车企业互相参与对方的重组、再造和转型,如网约车平台可为司机的个体化和合作化经营提供组织和管理平台。

另一方面,滴滴称,其还将与出租车企业在升级企业信息化系统、提升管理效率、探索出租车行业业务创新等方面积极全面合作,未来还将在合适的时机,围绕新能源汽车销售及牌照、汽车后市场、定制巴士、企业用车、政务用车等方面进行更加深入的战略合作。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滴滴出行 网约车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