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今日报纸

每经网首页 > 今日报纸 > 正文

北京多举措防桥区变“积水潭”破解“大拉槽”成城市防涝关键

每日经济新闻 2016-07-21 02:39:26

◎每经记者 冯彪

时隔4年后,7月20日,北京再遭暴雨袭城。当车轮从积水中破水而出,水波四溅,场面既颇显“霸气”,又折射出城市防涝的尴尬。

一则“北京暴雨,车主在北京南五环桥下被困,直播求打赏修车!紧急扩散!”的微博在网上广为流传,视频中清晰可见车主的汽车一半被淹在淤积的雨水中。

对于城市防涝来说,最大的软肋便是地势低洼的下凹式立交桥下,由于其低于正常路面,被市民俗称为“大拉槽”。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自2012年后,北京启动包括改造排水泵、制定应急方案等多项措施应对下凹式立交桥的积水问题。然而,此次暴雨仍造成多处桥下积水。

积水多在“大拉槽”

此次暴雨来袭造成北京部分路段积水。20日11时50分,记者查看全市积水地图,发现重度积水点位达到13个。

重度积水点位主要包括丰台区会城门桥南铁路桥下、海淀区西三环北路紫竹桥、海淀区杏石口路、海淀区杏石口路南辛庄路口、杨庄路、海淀区砂石厂路铁道桥下、海淀区田村东路铁道桥下、海淀区旱河路阜玉北口北铁道桥下、丰台区丰台西路洪泰庄路口、丰台区程庄路程庄路南口、顺义区白马路马坡桥下、怀柔区迎宾路南华公铁立交桥、怀柔区北房路安各庄村南公铁立交桥等。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重度积水点大多位于桥下。有数据显示,在2012年北京“7.21”暴雨中,37处交通中断,其中27处系由桥下积水所致。2015年,北京共有437座下凹式立交桥,无疑为城市防涝带来难度。

昨日的暴雨仍将下凹式立交桥的防涝软肋展露无疑,个别立交桥变身“积水潭”。

以丰台区羊坊桥为例,记者注意到,此地积水已淹没过一辆保时捷轿车车轮的2/3,并导致该车熄火。该车司机向记者表示,车已经在水中浸泡超过3小时都没有叫到拖车。

丰益桥积水同样严重,据新京报报道,丰益桥附近20辆车被困。北京交管局官微称,造成丰益桥积水严重的原因之一是强降雨造成马草河河水倒灌。距丰益桥1千米左右的丽泽桥积水约10厘米,行人均靠着墙根行走,多辆轿车行至此处掉头,单行道变成“双行道”。

多项对策迎“大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下凹式立交桥区域积水此前已经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并制定了专门的应对方案。

据了解,早在2011年,北京市相关部门就开展了对立交桥增设调蓄池的研究,针对每个立交桥进行具体分析。

2012年遭遇“7·21”暴雨后,北京还启动了立交桥排水泵站改造工作,同时还在石佛营、来广营西等9座桥区还将修建蓄水池,今年5月29日,北京市交通委对2016年北京市道路交通防汛工作进行部署。这次会议专门提及下凹式立交桥区域的防汛安排,具体包括:

在莲花桥、六里桥、木樨园桥等共19座下凹式立交桥区设置挡水板,并由市水务局、市公安交管局、市交通委路政局各指派一名工作人员组成三人指挥小组。当19座城区下凹式立交桥主路积水达到20厘米,且积水仍再继续上涨时,市水务局牵头采用现场三方会商机制,决定是否启动挡水板。

启动挡水板的同时,要立即向市公安局交管局报告,由市公安局交管局启动桥区疏导方案。

上述方案还规定,公安局交管局要依据下凹式立交桥区20厘米、27厘米积水线的有关规定,及时封闭交通,防止泡车。

而在去年,北京市规划委还制定了新版的《城市雨水系统规划设计暴雨径流计算标准》,并公开征求意见。其中专门规定了下凹式立交桥的排水能力,将按照不同区域、不同级别分别明确设定。

根据征求意见稿,在中心城区,一般道路下凹式立交桥排水能力要抵御得住20年一遇的暴雨;重要道路和特别重要道路要抵御得住30年一遇的暴雨。

大岳咨询总经理金永祥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应该说此前的各项措施还是起到了效果,这次暴雨时间甚至比2012年长,虽然个别下凹式立交桥仍有积水,但积水点并不像2012年那样多。从另一个角度看,北京防涝工程还应该加快。”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经记者冯彪 时隔4年后,7月20日,北京再遭暴雨袭城。当车轮从积水中破水而出,水波四溅,场面既颇显“霸气”,又折射出城市防涝的尴尬。 一则“北京暴雨,车主在北京南五环桥下被困,直播求打赏修车!紧急扩散!”的微博在网上广为流传,视频中清晰可见车主的汽车一半被淹在淤积的雨水中。 对于城市防涝来说,最大的软肋便是地势低洼的下凹式立交桥下,由于其低于正常路面,被市民俗称为“大拉槽”。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梳理发现,自2012年后,北京启动包括改造排水泵、制定应急方案等多项措施应对下凹式立交桥的积水问题。然而,此次暴雨仍造成多处桥下积水。 积水多在“大拉槽” 此次暴雨来袭造成北京部分路段积水。20日11时50分,记者查看全市积水地图,发现重度积水点位达到13个。 重度积水点位主要包括丰台区会城门桥南铁路桥下、海淀区西三环北路紫竹桥、海淀区杏石口路、海淀区杏石口路南辛庄路口、杨庄路、海淀区砂石厂路铁道桥下、海淀区田村东路铁道桥下、海淀区旱河路阜玉北口北铁道桥下、丰台区丰台西路洪泰庄路口、丰台区程庄路程庄路南口、顺义区白马路马坡桥下、怀柔区迎宾路南华公铁立交桥、怀柔区北房路安各庄村南公铁立交桥等。 值得注意的是,上述重度积水点大多位于桥下。有数据显示,在2012年北京“7.21”暴雨中,37处交通中断,其中27处系由桥下积水所致。2015年,北京共有437座下凹式立交桥,无疑为城市防涝带来难度。 昨日的暴雨仍将下凹式立交桥的防涝软肋展露无疑,个别立交桥变身“积水潭”。 以丰台区羊坊桥为例,记者注意到,此地积水已淹没过一辆保时捷轿车车轮的2/3,并导致该车熄火。该车司机向记者表示,车已经在水中浸泡超过3小时都没有叫到拖车。 丰益桥积水同样严重,据新京报报道,丰益桥附近20辆车被困。北京交管局官微称,造成丰益桥积水严重的原因之一是强降雨造成马草河河水倒灌。距丰益桥1千米左右的丽泽桥积水约10厘米,行人均靠着墙根行走,多辆轿车行至此处掉头,单行道变成“双行道”。 多项对策迎“大考”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发现,下凹式立交桥区域积水此前已经引起相关部门的注意,并制定了专门的应对方案。 据了解,早在2011年,北京市相关部门就开展了对立交桥增设调蓄池的研究,针对每个立交桥进行具体分析。 2012年遭遇“7·21”暴雨后,北京还启动了立交桥排水泵站改造工作,同时还在石佛营、来广营西等9座桥区还将修建蓄水池,今年5月29日,北京市交通委对2016年北京市道路交通防汛工作进行部署。这次会议专门提及下凹式立交桥区域的防汛安排,具体包括: 在莲花桥、六里桥、木樨园桥等共19座下凹式立交桥区设置挡水板,并由市水务局、市公安交管局、市交通委路政局各指派一名工作人员组成三人指挥小组。当19座城区下凹式立交桥主路积水达到20厘米,且积水仍再继续上涨时,市水务局牵头采用现场三方会商机制,决定是否启动挡水板。 启动挡水板的同时,要立即向市公安局交管局报告,由市公安局交管局启动桥区疏导方案。 上述方案还规定,公安局交管局要依据下凹式立交桥区20厘米、27厘米积水线的有关规定,及时封闭交通,防止泡车。 而在去年,北京市规划委还制定了新版的《城市雨水系统规划设计暴雨径流计算标准》,并公开征求意见。其中专门规定了下凹式立交桥的排水能力,将按照不同区域、不同级别分别明确设定。 根据征求意见稿,在中心城区,一般道路下凹式立交桥排水能力要抵御得住20年一遇的暴雨;重要道路和特别重要道路要抵御得住30年一遇的暴雨。 大岳咨询总经理金永祥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应该说此前的各项措施还是起到了效果,这次暴雨时间甚至比2012年长,虽然个别下凹式立交桥仍有积水,但积水点并不像2012年那样多。从另一个角度看,北京防涝工程还应该加快。”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