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今日报纸

每经网首页 > 今日报纸 > 正文

保底发行等于赌博 炒卖电影迟早要出大事

每日经济新闻 2016-07-15 00:54:20

◎每经记者 盖源源

当唐德影视7月8日公告以10亿元出售公司持有的电影《绝地逃亡》票房收益权时,保底发行似乎在这个暑期档更加流行。不过,保底发行更像是完片担保在中国的“变种”,它将风险与票房绑定来博取更大收益。

对于这种强势介入电影发行的手段,电影圈内人士多持排斥态度。UME影院管理集团董事长吴思远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就表示,“保底发行等于是赌博,这会把电影市场搞得很不正常。”

吴思远说,保底发行实际上风险很高,“保底发行一定是看好这部电影,认为有利可图,但电影发行永远没有一定规律。而且,现在的保底发行让制片成本越来越高,一旦保底的票房不好,还会产生官司。”

发行是电影产业链中重要的一环,过去发行公司没有保底一说。吴思远认为,发行公司规矩做好电影的发行,这是正常的运营方式,但现在发行环节容易产生猫腻,“为了实现保底,票房可能作假。还有一些发行公司和制作、电影院连成一线,在遇到对手片子时,电影院就可能不排或少排。这些对电影行业是有损害的。”

据记者了解,在中国电影票房分账中,制片、发行、院线、影院都要分一杯羹。如果没有保底发行,发行在票房总分账中占据的比例很低,而有了保底发行,发行方可以分得保底之外的更多票房收益。

在吴思远看来,发行公司应该做好本职工作,“但现在保底发行是把正常的事情乱搞了,把电影当做生意,像炒房一样炒作。现在动辄一部电影有10家公司来出品,以前根本不会有这样的现象。”

吴思远表示,外界都在谈论这几年票房增速多么快,但忽略了质量,“实际上每块银幕的收入是在下降,电影市场火了,一夜之间诞生了数千家电影公司,大家蜂拥而至赚快钱,搞得像买卖股票。”

看上去,保底发行是一个愿打一个愿挨,发行公司互相竞争,但在吴思远看来,“保底发行相当于赌博,以至于都去搞大电影、大制作。如果接连几部大片的票房都不好,就会产生连锁反应,市场大乱。比如,电影院分账不出来,保底公司无法将保底金额给制作方,制作方无法支付明星工资,再这样搞下去,迟早要出大事。”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