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生活服务

每经网首页 > 生活服务 > 正文

滴滴大数据:北京确实是"首堵"

每日经济新闻 2016-06-30 20:46:35

今日(6月30日),滴滴出行发布《知道--华北城市智能出行大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今年前五月,华北地区共有3.51亿人次使用打车软件智能出行,其中,北京、太原、天津三地智能出行渗透率居于前列。

每经编辑|赵娜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经记者 赵娜

随着移动出行平台逐渐成为人们出行所使用的主要工具,关于不同城市、不同地区的出行需求与出行特点的差异化,也得以从数据和图表上直观体现。

今日(6月30日),滴滴出行发布《知道--华北城市智能出行大数据报告》(以下简称《报告》)。数据显示,今年前五月,华北地区共有3.51亿人次使用打车软件智能出行,其中,北京、太原、天津三地智能出行渗透率居于前列。

那么,华北地区"上班路最长最耗时"的城市是哪里?

华北哪里智能出行渗透率最高?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出行不便、交通拥挤等城市病表现得愈趋明显。《2015北京市交通发展年度报告》显示,北京时交通拥堵有所加剧,中心城出行总量比上一年度增长了2.7%,拥堵时间为1小时55分,严重拥堵级别里程比例占到了10.4%。

数据显示,依托大数据的能力,智能出行平台通过提高闲置车辆利用率有效补充城市运力。以北京为例,在智能出行平台出现以前,每辆车日均服务人次为1.99人次,而智能出行平台的日均服务人次达到2.24人次,小汽车利用率提升12.1%。

根据《报告》的统计,今年前五月,华北地区共有3.51亿人次使用打车应用智能出行,其中,直辖市和省会城市智能出行渗透率有明显的优势。具体来看,北京的智能出行渗透率高居第一,月人均出行次数排名第二。而这一数据背后,是智能出行平台让打车变得更加容易,也让等车变得更高效。

去年,罗兰贝格发布的《移动互联下的城市综合出行变革》报告显示,北京乘客路边扬招出租车时平均等车时间为11.9分钟,10分钟内打车成功的比例仅占40%。而得益于大数据驱动的智能匹配调度体系以及规模优势,在滴滴平台上,北京地区订单在10秒内被接单的比例高达87%,北京乘客人均等车时间为5.6分钟。

北京出行需求仍待满足

该《报告》以北京为例,分析了智能出行平台对城市交通服务的改善。

上下班通勤是城市出行的核心场景。滴滴平台大数据显示,北京地区上班族平均通勤距离达18KM,平均通勤时间达54分钟,成为华北地区"上班路最长最耗时"的城市。每天都要花费大量时间在路上,这与北京的拥堵情况不无关系。

与此同时,北京五环外每天有78万人次智能出行,其中62%的出行起点或终点位于公共交通空白区域。

《报告》就此分析称,在提高人们出行效率的同时,滴滴也通过提高闲置车辆利用率来补充城市运力。但值得注意的是,北京出行需求仍待满足。

《2015北京市交通发展年度报告》数据显示,北京市出租车每天的出行量约为178万人次,若以今年2月时北京市仍存在259万个小客车申请指标及北京平均每辆小汽车每天1.99的出行人次计算,北京市每天潜在小汽车出行需求达515万人次,仍有大量出行需求并未得到满足。

另一方面,滴滴今日和北京理工大学能源与环境政策研究中心联合宣布,双方已共建分享经济与行为能源联合实验室,以研究互联网+交通出行领域的节能减排问题。

据了解,该实验室今日亦公布了首个研究成果:根据目前北京、天津、石家庄三市的滴滴顺风车、滴滴快车拼车的用户渗透率和订单情况,经过测算,市民通过滴滴顺风车、滴滴快车拼车出行,过去一年为三市减排26万吨二氧化碳,这相当于851万颗树一年的二氧化碳吸收量。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滴滴大数据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