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硅谷知名孵化器Founders Space创始人:看好中国创业 计划落地5家孵化器

每日经济新闻 2016-06-28 21:31:30

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他透露自己的目标是在中国成立5~6家孵化器,落址范围覆盖中国东西部走在创新创业前沿的特大型城市,如北京、深圳、广州、杭州和成都等。

每经编辑|吴林静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经记者 吴林静

来自美国的史蒂夫·霍夫曼(Steve Hoffman)来到成都的第一天就感受到了创业者的热情。

史蒂夫是美国硅谷著名创业家、天使投资人和硅谷知名孵化器Founders Space创始人,Founders Space是福布斯杂志评选的十大孵化器之一。6月24日,史蒂夫到成都参加“2016中国·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轮到他演讲时,或许是被创新创业氛围感染,他张开双臂用中文大声喊道,“成都,我来啦!”

一下台,就有创业者找到他聊项目、谈投资。创交会进行了3天,结束后史蒂夫还会多待了一天,他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我要考察成都创业环境,也许成都将成为孵化器Founders Space在中国落地的第二站”。第一站设在了上海漕河泾开发区,大陆第一家Fouder Space将于7月8日开业。史蒂夫非常“坦白”:北京、深圳、杭州和成都等城市都将相继铺开Founders Space孵化器,青睐的领域则是高科技、新技术的创业团队,“一定要有想法,并且能够改变一些东西”。

把硅谷孵化器设到中国来

在来成都之前史蒂夫刚去过杭州,深圳4月份的一个创客交流会上也活跃着他的身影。 一年之内敲定上海的孵化器项目,又频繁往返于中国各大城市之间,史蒂夫对中国市场的雄心已经初露峥嵘。

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他透露自己的目标是在中国成立5~6家孵化器,落址范围覆盖中国东西部走在创新创业前沿的特大型城市,如北京、深圳、广州、杭州和成都等。

一个值得注意的事实是,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环境下,中国各种各样的孵化器已如雨后春笋般涌现,但多数又因无法盈利而只是昙花一现。史蒂夫看上中国市场的同时,既要和具有本土优势的劲敌竞争,又要防止孵化器“随大流”倒闭。 对此,史蒂夫称,中国的创业市场非常巨大,孵化器很多,但也有孵化器在政府的扶持下得到了免费空间,把其中的办公空间租出去而得到盈利,并没有真正帮到入驻企业 ,更重要的孵化功能被忽视了。

“一个好的创业公司,也许第一个想法不行,第二个想法不行,但也许经过学习之后第三个想法就行了。”史蒂夫表示,他认为Founders Space的优势在于可以为入驻企业提供优质的资源及教育。

青睐新型科技的公司

6月24日上午,创交会发布会结束后,酒店会议厅的参会者差不多都散场了,但史蒂夫又折了回来。他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有人约他一起吃饭,他却无法找到这个人以及午饭的地点——在中国各地的活动现场,史蒂夫不吝于向各地的与会者分享自己的微信号,无论是创业者还是媒体亦或投资人,都可以扫描到他的微信二维码。想要和他对接的创业者,通过微信就能方便地联系到他。

作为Founders Space的创始人,史蒂夫“天使投资人”的身份更令人关注,会场间隙已有多家公司、创业团队接触过他,希望得到他的投资,有中国的,也有国外的创业者。

来自美国旧金山的Jyrki Paananen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自己成立了名为“Brella”的公司,此番来成都除了推销自己的产品外,更想获得投资,而他的工作伙伴已经对接上了史蒂夫。

史蒂夫也有自己的筛选标准,他更倾向于投资处于初创阶段的小公司——他捏起左手的拇指、食指和中指,向记者强调了“小”的重要性。投资名不见经传的初创企业,在它羽翼丰满时获得超高溢价退出并赚得盆满钵满,是每个投资者的梦想。除了“小”外,史蒂夫看好的创业公司及创业团队还应有如下特点:具有新型科技技术,创始人团队具有想法。他指出,“想法是很重要的,一定要有想法,不能做跟别人重复的事,而是要想去改变一些东西。”

(实习生段倩倩对此文亦有贡献)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硅谷 孵化器 创交会 史蒂夫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