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头条

每经网首页 > 头条 > 正文

2000亿投资基金已在成都集结 将撬动万亿资金支持创新创业

每日经济新闻 2016-06-27 01:14:16

在会上,由成都、深圳两地市政府展开金融深度合作的首支政府投资基金“成都前海产业投资基金”也正式落地签约,母基金首期规模不低于400亿元,将带动2000亿元以上子基金,撬动社会资本上万亿元。

每经编辑|每经记者 黄丽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经记者 黄丽

创新创业离不开资本的支持,同时资本亦在追逐创新的基因。6月26日,股权投资交易会,作为“2016中国·成都全球创新创业交易会”的压轴戏重磅登场。

这场盛会,吸引了包括赛富亚洲投资基金创始合伙人阎焱、软银资本合伙人宋安澜、新希望集团董事长刘永好等众多知名企业大佬和顶级投资人参会。他们纵论我国创新创业与金融投资的生态融合发展,并为资金驱动与创新驱动双向并行建言献策。

股权投资交易会的举办,亦搭建起了资本与创新对接的平台。在会上,由成都、深圳两地市政府展开金融深度合作的首支政府投资基金“成都前海产业投资基金”也正式落地签约,母基金首期规模不低于400亿元,将带动2000亿元以上子基金,撬动社会资本上万亿元。

2000亿投资基金诞生推动双创

此次股权投资交易会,会前就受到投资机构、创业者的青睐,原本计划容纳300人的会场也最终更换到容纳700人的会场,人气爆满。这也是目前国内创新创业潮的缩影。

国内创新创业激情澎湃,天使投资、VC、PE等各类创投资本鼎盛兴旺,成都市也为创业者和创投之间搭起了一座桥梁。在26日会上,由成都、深圳两地市政府展开金融深度合作的首支政府投资基金“成都前海产业投资基金”正式落地签约,总规模达2000亿元的投资基金宣告诞生,这是国内首次由两地政府共同推动设立的政府引导基金,叠加了深蓉两地在跨境融资便利化政策和金融资源方面的优势。

据了解,成都前海产业投资基金,采用母子基金构架,母基金规模400亿元,其中成都市出资180亿元,前海金控出资20亿元,海内外金融机构共计出资200亿元,将带动2000亿元以上的子基金,撬动社会资本上万亿元。

成都市金融办相关负责人介绍,成都前海产业投资基金,打通了成都—前海—境外的融资通道,加速了成都市金融国际化进程。未来,成都前海产业投资基金将采取市场化手段,重点投资公共服务、基础设施、战略性新兴产业、先进制造业、创新创业等领域,通过金融资本引导产业结构优化调整,助推成都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与此同时,天府新区与前海金控还签署了框架合作协议,中国天府国际基金小镇宣布开镇仪式。据介绍,“基金小镇”将打造创投融资、财富管理的核心产业功能及双创孵化、人才聚集的核心服务功能,构建完整的基金产业生态圈。

目前,基金小镇已经吸引了纪源资本、乐道资本、纪升资本等10家国内外知名风险投资机构入驻,全部建成后,可容纳超过1200家资本机构。

多位与会嘉宾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均表示,基金的设立,将进一步发挥金融对双创的推动作用。

大佬纵论双创与金融投资融合

近年来,创新创业作为经济发展的新引擎,在各地政府大力提倡下,全国掀起了一股双创大潮。在业内人士看来,这正是中国迎来“弯道超车”的机会。

在26日的股权交易论坛上,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产业经济部部长赵昌文发表观点称,“第四次工业革命到来提供了转型的力量,这个机遇我们等了300年,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的制造方式变革,将使发展中国家要素成本优势削弱。新兴经济体将迎来‘弯道超车’的历史机遇。”

国内创新创业的热情也带动了创投机构数量的激增。在论坛上,中国科学技术发展战略研究院院长胡志坚用数据证实了这一现象。胡志坚给出的数据显示,2015年,全国创业投资管理资本总量6653.3亿元,占GDP总量的0.96%,增幅31.7%。全国创业投资机构累计投资项目数17376项。

胡志坚称,2015年资本市场大起大落,但整个创投行业在募资、投资、退出方面仍然出现了不同程度的增长,“中国已经成为名副其实的创业投资大国”。

阎焱认为,“这是最好的年代,亦是最坏的年代”,当前是创业最好时代,首先因为政策环境好,从中央到地方政府,都是拿真金白银支持创业;其次,社会资金多,对好的项目也追捧;最后互联网已让创业的启动成本大幅降低。但他同时指出了一些社会项目融资乱象,“一些项目,仅靠讲故事能要到钱。”

高新技术仍是VC投资主战场

事实上,一方面以滴滴、Uber为代表的移动互联企业异军突起,用高额补贴的方式笼络用户,以所融到的雄厚资金作肉盾干掉竞争对手;另一方面,移动互联的泡沫越吹越大,创投对投资项目的选择更加趋于理性。

“大家过去对移动互联的认识是只有老大,没有老二和老三,所以一定要花钱把你烧死。”分享投资合伙人黄反之揭示了这种“烧钱”背后的商业逻辑。

黄反之表示,从生物技术和医疗领域来看,世界级新药的产生通常需要8到10年,所需要的总投入资金在10亿美元到15亿美元,而新药在商业化之前,是无法给公司产生盈利的。

“高科技公司开始一定要‘烧钱’,然后才会开始增长。”宋安澜表示。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公司才受VC和PE青睐?“创业者更需要思考自己的商业模式,‘烧钱’的目的是什么?获取用户后如何实现盈利?”新沃投资总经理杨栋锐说道。

胡志坚称,2016年,投资机构最看好的前三领域:新能源和高效节能技术、医药保健以及新材料工业。网络产业已经排到了第四,投资者、消费者和创业者对该领域的投资态度趋于理性。

(实习生段倩倩对本文亦有贡献)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