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2016-06-16 17:13:35
“我们的教育机制是校方决定而不是学生决定,这样的方式排除了学生参与创作的可能性,可能要进学校一年,两年后才能判断出这个学生适合做什么行业。我们想创造一个新的可能,使得没有通过高考的热爱电影的人也能进入电影学院。”
每经编辑|每经记者 牟璇
中国电影产业飞速发展,也显示出中国电影行业中人才的短缺,人才跟不上电影产业的发展,这是我国电影产业现存在的一大困惑。陈凯歌是一位著名的电影导演,这位重量级的大师同时也担任着上海大学上海电影学院的院长。他认为电影教学最重要的在于实践,而拍电影最需要的是真性情。
在上海国际电影节上,陈凯歌表示:我自己感觉到中国电影教育发展有一个源头需要关注,我希望能够改变一下招生的模式。现在招生的生源全部是高中毕业生,但是从一所学校进入另外一所学校,对于培养一个好的导演基本行不通。
陈凯歌认为,具有一定社会经验和感受人才能成为一个合格的导演。“我们的教育机制是校方决定而不是学生决定,这样的方式排除了学生参与创作的可能性,可能要进学校一年,两年后才能判断出这个学生适合做什么行业。我们想创造一个新的可能,使得没有通过高考的热爱电影的人也能进入电影学院。”
谈到对电影的感受,陈凯歌说,电影大多是不真实的东西,虽然电影是假的,但假的东西里面也有真的,用真实的细节搭建出来的一个更大的东西,你可以叫他幻想,也可以叫他梦想,小的真实创造出一个大的幻想,这就是我对于电影的理解。
与此同时,陈凯歌还讲了一个自己的故事,他说:“再说一件不相干的事情,小时候我比较斯文,但是我对敢斗狠的人非常崇拜。直到四十多岁时候我却和人打架了,我一个人打六个人,我被人打的头破血流,虽然这是我很痛苦的一天,但是我终于克服了内心深处的恐惧,匹夫之勇拔尖而起。”
陈凯歌表示,电影说到底就是要有真性情,讲真性情放到电影里,才能拍好。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