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今日报纸

每经网首页 > 今日报纸 > 正文

余丰慧:国债销售火爆揭示资本避险情绪浓重

每日经济新闻 2016-04-13 01:31:06

◎余丰慧

4月10日是今年首期电子式储蓄国债销售的第一天,由于网银和柜台同时开售,更有甚者部分银行网点都来不及卖出一笔,额度就全部被抢光。

为何国债销售竟然出现抢购的情况,甚至比抢购春运火车票还难呢?先来看看今年首期发售的电子式储蓄国债的具体内容:两期国债均为固定利率、固定期限品种,最大发行总额为400亿元。第一期期限为3年,票面年利率为4%,最大发行额为200亿元;第二期期限为5年,票面年利率为4.42%,最大发行额为200亿元。两期国债均于2016年4月10日起息,按年付息,每年4月10日支付利息。第一期和第二期分别于2019年4月10日和2021年4月10日偿还本金并支付最后一次利息。

笔者仔细分析后,发现这两期国债有三大优势。与存款利率比较,三年期国债比同期储蓄存款利率高出1.25个百分点。由于五年期存款利率放开,虽然五年期国债无法与之比较,但在银行流动性充裕的情况下,国债利率比存款利率或高出很多。这是一大优势。

每年付息是第二大优势。比如,购买三年期国债300万元,每年4月10日将有12万元的利息划入你的银行账户,你可以再理财吃复利。这个优势是许多购买者看中的。

第三大优势是达到一定期限后,提前支取仍按照规定利率计息,仅是扣除一定天数的利息。这意味着其具有一定的流动性。

但我们应该看到这背后存在的深层次原因。首先,说明百姓手中存量财富潜力是巨大的,理财诉求是强烈的,这也在一定程度上说明市场各个层面都不缺流动性。然而,实体企业特别是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却在持续发酵。这折射出流动性结构配置出了问题,而不是总量有问题。

第二个深层次问题是中国理财投资,特别是适合普通百姓的理财投资渠道和安全稳定的环境或在恶化。股市风险大众所周知,民间高利贷、高息集资正在崩盘,P2P高息平台老板在跑路,互联网金融、银行理财产品收益率都在下滑。在这种投资理财环境下,国债收益率略高,又有国家信用背书,受到青睐应该是意料之中的。

第三个深层次原因是预示市场风险正在增大,资金资本避险情绪浓重,这对新兴市场非常不利。

从国际角度看,美联储与其他国家货币政策背向而行,正在加剧全球经济金融风险,特别是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风险。欧洲、中国、日本等经济体在宽松,而美国却要收紧货币,美联储加息预期又促使资本外流。新兴市场国家风险越来越大了。

敏锐的资本已经洞察到这些,从而做出了投资方向上的选择:国债、黄金等避险保值品种。

当务之急是,央行应该从抢购国债堪比抢购春运火车票的现象中窥视暴露出的深层次问题,从而优化货币政策目标。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