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裁撤部分代理商 58赶集“年关”动刀渠道

每日经济新闻 2016-02-18 23:01:04

近日有报道称,58赶集集团(以下简称58赶集)正在裁撤部分原赶集网代理商,同时赶集网的业绩涉嫌虚增。

2月18日,58赶集方面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称,裁撤代理商是基于合并后的战略考虑,需要将双方的业务进行整合,保证业务的一致性与协调性。

每经编辑|每经记者 赵娜    

每经记者 赵娜

 

尽管合并后整合团队是水到渠成的事情,但对在去年4月合并的58赶集来说,如今或正经历整合阵痛期。

近日有报道称,58赶集集团(以下简称58赶集)正在裁撤部分原赶集网代理商,同时赶集网的业绩涉嫌虚增。

2月18日,58赶集方面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称,裁撤代理商是基于合并后的战略考虑,需要将双方的业务进行整合,保证业务的一致性与协调性。

此外,合并前赶集网通常会将收款等同于收入,体现在内部销售业绩以及渠道商等考核等方面,但仅限于两家公司合并之前赶集网的收入确认方法。去年8月之后,赶集网业绩正式与58同城并表,对外披露的收入数据包含两家公司的数据,并遵循58同城作为上市公司的收入确认原则,如果只有收款不会确认收入。

渠道地位之变因在整合

据无界新闻报道,2015年年末,数十家原赶集网核心区域的代理商被通知其代理权到期,58赶集集团将不与之续约。这次被取消代理权的原赶集网代理商有60多家。近十个城市撤销代理改为直营,涉及的代理商员工逾千人。同时还有负责这些代理商的原赶集网十多位渠道经理的去留,也在博弈当中。

对于上述情况,58赶集方面称,裁撤代理商是因为原赶集网是以渠道为主直销为辅的盈利模式,全国4个直销城市,其余全部都是代理商模式。合并赶集网之后,基于整体业务考虑,需要将双方的业务进行整合,保证业务的一致性与协调性。这是基于合并后的战略考虑,也是合并成功与否的重要内容。

就已裁撤的代理商数量或大致比例,今后是否还有继续裁撤代理商的计划等问题,58赶集方面仅回应《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称,作为上市公司不便透露相关数字和信息。

而据记者了解,58同城和赶集网都成立于2005年,同为分类信息平台的他们在合并前是竞争十年的老对手。除了用户群重合度高,业务领域、产品形态、商业模式和市场拓展也具有颇高的相似性。

长时间的PK大幅增加了两公司的广告和销售等成本。 去年4月,两家公司宣布合并。

合并前后收入确认方法不同

据无界新闻援引的多位代理商的说法,因原赶集网的要求,他们每年都会为了拿到优惠折扣囤积合计2亿元到3亿元的广告端口,自58赶集合并以来,已经停止囤货,一直在消化存货,但是至今尚有合计二三千万元的囤货待消化。这些囤积广告端口的销售收入在合并时候也被划入了58赶集财务报表的收入部分,赶集网业绩有很大的虚增成分。

其中,招聘线作为赶集网的重点业务,虚高的情况也最甚,很大一部分是代理商垫钱给赶集网入账,房产线也有大概三分之一业绩是虚增的,服务线也有这种情况,各地情况不太一样,但都存在虚增、垫钱预付的情况。

58赶集方面则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做了三点回应:第一,在58同城赶集网合并之前,赶集网作为非上市公司收入的确认方法往往不符合,也没有义务符合美国上市公司会计准则。合并前赶集网通常会将收款等同于收入,体现在内部销售业绩以及渠道商等考核等方面,这仅限于两家公司合并之前赶集网的收入确认方法;

第二,58同城作为2013年在美国上市的公司,一直以来披露符合美国会计准则,并且经过四大会计师事务所审计的数据,符合美国证监会的披露标准。58同城只有在收款之外,还要确认服务开通之后才能开始确认收入。会员费的收入在会员合同期间分摊确认,线上推广的收入按照线上资源的消耗确认收入。如果只有收款,没有真实的客户推广服务开通,类似代理商囤货的情况,58同城不会确认收入。

第三,在2015年8月之后,赶集网业绩正式与58同城并表,对外披露的收入数据包含两家公司的数据,且都是基于58同城一致使用的收入确认原则。作为一家美国上市公司,58同城严格保证旗下所有相关公司被披露的数据均为真实有效。

事实上在双方合并半年多后的2015年11月,58赶集进行了合并后的首次组织架构调整,通过设立多个垂直的事业群及事业部,其在业务层面由此有了实质性的融合调整。

面对裁撤风波,58赶集方面日前在一封落款为LBG(分类业务)事业群的渠道发展声明中声称,“58同城和赶集网也加快了合作商(同代理商,下同)招募步伐,在短短三个月内新增合作商百余家,合作商为拓展业务追加近两千名销售员工。”

对于合并后的广告策略及费用支出,去年11月底,58赶集相关负责人在财报发布后的分析师电话会议上称,合并前大量成本被用于相互竞争,合并后整体来讲,2016年用于58同城和赶集两个品牌的广告费用会减少。但对安居客和中华英才网等垂直业务的广告投入会加大,这些业务在各自细分领域里仍面临竞争。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58赶集 代理商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