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2016-01-27 00:54:38
宏观经济迈入“新常态”,房地产结束“黄金十年”进入深度调整期,煤炭、石油市场掉头急转直下,“十二五”过去的五年,是中国经济最为跌宕起伏的五年。
“十二五”收官之年,不管好的坏的一切都已过去,各省份也陆续交出自己“十二五”的年终答卷。
GDP实现年均11.1%高速增长;工业总产值超过2万亿元,工业增加值达到7500亿元;新三板挂牌企业达到64家……这是陕西“十二五”交出的成绩单。
很难想象,在经济形势下行,一度带动当地经济半壁江山的煤炭、石油下跌的双重压力下,作为西部省份的陕西各项经济指标仍能保持高速增长,特别是GDP年均增速位居全国第一方阵。
“十二五”的漂亮数据,让陕西在制定“十三五”规划时底气十足。1月24日,陕西省长娄勤俭在陕西省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上透露,陕西未来五年的目标是,经济增速高于全国平均水平;到2020年,生产总值达到3万亿元、人均超过1万美元。
当然,这定调颇高的底气,还源于“一带一路”战略带来的长远红利,作为新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起点,这个西部省份无疑已具备崛起的基因。
取得令人瞩目的经济指标,“一带一路”战略下的陕西,无论从哪个角度都值得解读。今天,让我们把目光聚焦陕西两会。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