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商业人物

每经网首页 > 商业人物 > 正文

新三板公司伯朗特 融资105亿预案终止

每日经济新闻 2016-01-07 23:11:57

伯朗特董事长尹荣造2016年1月6日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直言,对民营企业而言,实质控制权非常关键,这也是该融资方案的重要目的。同时,他认为105亿元融资方案是一种模式创新,“我想表达一种声音,让大家关注新三板,关注中小企业,关注中国制造。我想用小小力量去撬动价值投资。”

每经编辑|每经记者 陈鹏丽    

◎每经记者 陈鹏丽  

净资产仅6325万元却谋划在新三板融资105亿元。过去两周,伯朗特(430394)成为近期新三板最受争议的公司之一。

2015年12月25日晚间,伯朗特发布重大重组公告称,公司将以每股30元的价格发行不超过3.5亿股的股票,拟筹集资金105亿元。不过,2016年1月6日晚间,伯朗特发布的公告显示,该项融资预案宣布终止。

面对质疑,伯朗特董事长尹荣造2016年1月6日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专访时直言,对民营企业而言,实质控制权非常关键,这也是该融资方案的重要目的。同时,他认为105亿元融资方案是一种模式创新,“我想表达一种声音,让大家关注新三板,关注中小企业,关注中国制造。我想用小小力量去撬动价值投资。”

“我想表达一种声音”

伯朗特百亿融资方案一出,便引来大量关注与质疑。

105亿元的募资从何而来?尹荣造告诉记者,他打算发行35只基金,基金设定为10年封闭型。由35个机构承销,每只基金不超过200人认投,每人投150万元。

“琢磨这个方案的时候,我想是可以实现的。找7000个人来投资。但是方案公告后,媒体和朋友圈都炸掉了。我才发现根本不是那么回事,中国的私募基金根本没有10年期限的,最多也就8年。”尹荣造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

在尹荣造看来,新三板的定位在于服务创新创业型的中小微企业。他认为A股投机氛围太浓,市场不能用A股的思维来看待新三板。“去年我们也因为机器人概念股价被炒高,换手率在新三板排前十,但我们挂牌至2015年7月份停牌,对外融资只融了424万元。”

尹荣造声称自己是想表达一种声音,希望大家关注新三板,关注中小企业融资难,关注中国制造业。

对于公司为什么仅对外融资424万元,尹荣造坦言“不知道”。2015年7月份停牌时,伯朗特股价为21元/股,此次30元/股的拟定增价格也被指过高。

对于公司的发展前景,尹荣造表现出坚定的自信。他给伯朗特制定的目标相当宏大,2026年伯朗特要实现百亿营收,控股100家以上智能制造企业;2058年要实现万亿伯朗特。

根据伯朗特2015年三季度财报,截至2015年9月,伯朗特营收为8705万元,净利润仅889万元。

想借融资稳住控制权

据了解,伯朗特成立之初是由4名创始人股东共同出资建立,每人各占25%股份。在公司发展过程中,尹荣造称,他饱受决策权之痛。“2014年伯朗特曾因决策权问题四分五裂。”

2015年4月,尹荣造等公司13位高管签订《一致行动协议》,协议内容提到,当协议各方对于行使公司股东或董事权利的意见有不一致时,所有提案及表决均以尹荣造的意见为准。

随着并购深圳华成,尹荣造的股份遭受一定稀释。2015年12月“宝万之争”更加加剧尹荣造对决策权的危机感。

借第二次并购重组的机会,尹荣造干脆让荣造投资直接认购融资。据悉,认购后,尹荣造拥有的表决权高达94.57%。

“这类似美国ab股制度,既解决了伯朗特的发展资金问题,我又确保了自己的控制权。”尹荣造直言,控制权非常关键,可以确保企业按照创始人股东的想法发展。

“这个创新融资模式既是打造真正的产业基金,也是私募基金证券化。即使融到1.05亿元,也是成功。往后这个模式可以不断复制,不断引入资金填充公司的现金流。”尹荣造表示。

但是,2016年1月6日晚间,伯朗特发布公告称,由于与精锐达就对赌利润协议未能达成一致,同时,上一次重大重组尚未完成股份登记,公司决定终止该项发行股份重组预案。

1月7日,尹荣造向记者解释,105亿元融资预案是配套并购而来,并购重组终止,105亿元融资预案也终止。证监会去年出台规定,A股上市公司重组募集配套资金用于补充流动资金比例不得超50%。“新三板市场暂时还没这个规定,但我们猜测新三板会不会也效仿A股市场的做法,所以综合考虑就终止了融资方案,但不代表放弃这个融资模式。”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新三板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