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商业人物

每经网首页 > 商业人物 > 正文

突围O2O“死亡路径” 线上线下商业融合是“出路”?

每日经济新闻 2015-12-31 00:07:02

数据显示,在过去几个月里O2O行业里已有超过300家、涉及16个领域的O2O平台未能实现盈利相继倒闭。一方面,是线上品牌急于实现线下的转型、抓牢市场,一方面,是备受质疑的O2O行业盈利能力。

每经编辑|每经记者 张雯    

每经记者 张雯

一大批急于转向开拓线下发展空间的线上品牌,开始集聚起来共谋出路。

“线上经营的成本,已经不亚于在线下经营的成本了,现在线下品牌急于在线下寻求新的发展空间”,12月30日,在素型O2O体验式购物平台发布会上,达晨创投董事总经理高洪庆表示,“三十年河东三十年河西,当初线下店因为过高的实体店成本转去线上,现在则是过高的线上经营成本逼得他们再度转向线下。”

线上店高达30%的库存积压率、30%的退货率,叠加上传统街铺高达35%的关店率,一时之间,线上品牌的出路只得锁定在O2O模式之上。

然而在与会专家看来,O2O亦非良策:今年下半年,O2O“阵亡”名单不断增加。

数据显示,在过去几个月里O2O行业里已有超过300家、涉及16个领域的O2O平台未能实现盈利相继倒闭。一方面,是线上品牌急于实现线下的转型、抓牢市场,一方面,是备受质疑的O2O行业盈利能力。

“按照传统模式,再不转型,传统百货活不过3年时间,这些大卖场都做得很累,更不要说街边门店。”素型生活馆创始人林学波说,“再看线上,现在大家纷纷往线下走,阿里巴巴入股了银泰百货、入股了苏宁,都是线下;京东入股永辉超市。所以现在是线上在往线下走、线下拼命往线上走,而线上盈利吗?很艰难,否则它们不会往线下走。”

就像那座著名的“围城”,里面的想出去,外面的想挤进来,而两边的风景都开始不美。这几乎成为一条悖论。

在这条悖论的挤压之下,“线上线下商业融合”成为“出于O2O又胜于O2O”的出路。

“现在是‘线上线下商业融合’最好的节点,”在会议现场,著名财经评论员叶檀表示,“线上经营的成本上升了,线下成本在下降,这是一个最好的融合点,o2o最难的是担心线上会冲击线下,但如果可以保持线上线下价格统一,那么是可以做的时候了。”

因此,线上不再“乖乖”呆在线上,而是开始拥抱遭受冷落的商业地产。对此,一位从淘宝做出一片市场的“淘品牌”化妆品负责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现在线上经营的增长空间越来越缩窄,产品积压也很严重,如果是与一些大的平台合作,则会遭遇比较严苛的合作条件,价格被压到很低,我们必须开拓线下的发展空间。”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O2O 商业融合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