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今日报纸

每经网首页 > 今日报纸 > 正文

深圳规范理财广告 互联网金融成重点

每日经济新闻 2015-12-21 01:26:22

每经编辑|每经记者 邓莉苹    

◎每经记者 邓莉苹

随着互联网理财的兴起以及行业竞争的加剧,投资理财类的广告变得越来越普遍。12月18日,深圳市市场监督管理局发布《关于规范投资理财类产品广告发布的通知》(以下简称《通知》),对投资理财类产品的广告进行了规范。

在业内人士看来,《通知》中的很多具体要求以前已经存在,此次下发文件或许意味着执行时更严格,而且现在理财尤其是P2P行业广告混乱,需要严格的监管政策和执行。

按照《通知》要求,推销投资理财产品或者服务的广告必须真实、合法,不得欺骗或者误导消费者,应当在醒目位置对可能存在的风险以及风险责任承担有合理提示或者警示等。此外,还要求广告词必须提醒客户:“测算依据和方式见销售文件,测算收益和年化收益不等于实际收益”。

《通知》中要求广告内容不得含有下列内容:(一)对未来效果、收益或者与其相关的情况作出保证性承诺,明示或者暗示保本、无风险或者保收益等。(二)夸大或者片面宣传投资理财产品,违规使用安全、保证、承诺、保险、避险、有保障、高收益、无风险等与产品风险收益特性不匹配的表达。(三)利用学术机构、行业协会、专业人士、受益者的名义或者形象推荐、证明等六项内容。

《通知》称,在日常的监管中发现,媒体上发布的各类投资理财产品和广告着重于介绍产品名称和与其收益率,对产品性质、投资风险以及达到预期收益的投资决策,存在较大的投资隐患,“特别是一些P2P网贷、融资租赁等互联网金融服务的企业,在广告宣传中出现了诸如‘收益率高’、‘保本无风险’等具有严重误导性的广告语,在社会上产生不良投资导向。”

锐衡资产联合创始人洪自华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理财行业的广告本质上也是一种信息披露,理财公司在宣传的时候应符合真实性原则,不能隐瞒风险和夸大事实,更不能提供虚假信息。目前,理财市场的现状就是信息严重不对称,需要监管部门提出明确的界限并严格执行。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