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今日报纸

每经网首页 > 今日报纸 > 正文

曲哲涵 吴秋余:人民币“入篮”将让国人消费、投资更有底

每日经济新闻 2015-11-17 01:21:44

“我记得在2001年,16元人民币才能换1英镑,劳务派遣一年间,每次花钱我都忍不住在心里打算盘:这东西得值多少人民币?一不小心花多了,心疼啊!如今9.6元人民币换1英镑,人民币更值钱了,加上收入高了,出一趟国花钱不再抠抠索索的了。”提起人民汇率变化对个人生活的影响,北京某企业员工程先生如是感慨,认为人民币走强,不仅提高了民众的消费能力,也影响心理体验,说白了就是让人“心里更有底”。

本月底,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执董会将开会最终决定人民币能否“入篮”,而一旦成行,这也将深刻影响普通民众海外购物、求学、投资等诸多行为。

对于个人和企业来说,强势的人民币自然会提高其购买力。比如,2012年1加元兑人民币6.4元,目前1加元兑人民币4.8元,意味着在加拿大置业的成本比2012年下降了25%。

对外经贸大学金融学院院长丁志杰认为,人民币升值对居民生活最明显的影响,就是进口商品、旅游购物、留学和海外置业等成本大幅降低。过去20年间,从全球来看资产收益最高的币种是人民币。

对于这一点,那些在中国生活的外国人感受最明显。当然,这背后是中国经济持续增长的有力支撑。

国际上一些国家曾出现的汇率大幅波动,对民众生活产生了严重影响。比如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期间,泰国被迫放弃固定汇率制,泰铢1年内贬值60%,造成国内政治经济动荡,56家银行破产,股票市场狂泻70%。泰国人民的资产也大幅缩水,生活水平下降。

我国自2005年7月21日启动汇率市场化改革,实行以市场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之后于2007年5月、2012年4月、2014年3月逐步在银行间外汇市场放开人民币兑美元交易价格与当日中间价的波动区间。

今年8月中旬,汇改再迈一大步——人民银行调整人民币汇率中间价的报价机制,将中间价的确定以收盘上一日的收盘价为基础。随后人民币兑美元汇率出现较大幅度波动,让很多有着海外购物需求的人开始关注起汇率波动。

8月中旬的人民币汇率波动,主要原因是人民币兑美元中间价报价机制的调整,即我们在汇改前盯紧美元、“追随”其升值而积累的中间价扭曲,和贬值压力的一次释放。目前偏差调整已基本到位,调整之后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更加市场化。

总的来看,人民币汇率已经进入基本合理的区间,未来很长一段时间内将呈现双向波动的特点,单向升值的可能性很小,也不存在大幅贬值的基础。

随着人民币汇率形成机制的市场化,汇率的小幅波动将成为常态,让普通百姓不必为汇率的日常涨跌过度担忧。

伴随着人民币国际化的纵深推进、人民币汇率的双向波动,境内居民在“国际化大篮子”里进行资产配置的需求日益强烈。银行机构跨境结算类、外汇类、外币理财类、融资类、全球资产配置等出国金融产品业务增长迅猛,居民“全球理财”的热情可见一斑。

目前,合格境内机构投资者(QDII)在境外投资已经常态化,个人可通过购买银行和基金理财产品,间接投资境外资产。

今年10月31日上海自贸区也正式推进研究合格境内个人投资者(QDII2)境外投资试点,允许满足一定条件的境内个人直接投资境外股票、债券,购买保险或进行置业,突破目前每人每年5万美元的汇兑限额。

专家预估,如该项目在全国推广,将释放大量国内财富,可用于投资海外股票、债券、共同基金、金融衍生品、房地产等资产,加速外汇投资多元化。

未来要看中国人在全球配置财富的能力,人民币汇率是很重要的因素,并最终取决于我国经济的发展前景。

人民币国际影响力增强不仅让百姓“走出去”花钱硬气,也吸引更多国际财富“快到碗里来”。就像阿里巴巴在美国上市惠及当地投资者一样,让国外企业以人民币标价来我国上市,让中国投资者分享这些企业成长发展的果实,这样的愿景在为时不远的将来有望实现。

(作者为人民日报记者)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