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专栏

每经网首页 > 专栏 > 正文

叶檀:中美BIT谈判船到江心有妥协方能驶入自贸时代

2015-06-24 00:39:23

在转折时刻守住底线,以理性对话解决问题,而不是被极端思维牵着鼻子走,让事情越走越糟。

◎每经评论员 叶檀

6月23日至24日,第七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美国华盛顿举行,超过400位中国官员参加此次对话。

一年一度的中美战略对话是两国增进互信的重要平台,尤其在全球经济尚未彻底企稳、中美国内日渐微妙之时,站在理性的轨道上保持坦率的沟通尤为重要。

中美对话有一定基础。目前,中美互为重要的经贸伙伴,在气候、经济等一系列重要领域有达成共识的基础。

中美关系走向极端对谁都不利。2014年,中美双边贸易额达5551亿美元,投资存量超1200亿美元,均创历史纪录。

根据咨询机构荣鼎集团和非盈利机构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最新调查,2004年至2014年,中国公司在美国的收购交易花费近460亿美元,其中大多数发生在过去5年中。

上述调查报告估计,到2020年前,美国会收到1000亿至2000亿美元的中国投资,而中国所属公司为美国创造的就业机会也会从20万增至40万个。

密切相关的全球两大经济体,对话可以激烈,尖锐的争执也并不影响两国对话。

未来有多重激烈的谈判,这是国际商业的生存方式之一。在经济领域,无论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还是美国对中国企业的投资安全审核都有极大的谈判空间。以中美BIT(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为例,经过7年长跑,历经19轮谈判,只是船到江心。

6月12日,商务部表示,中国和美国在最新一轮BIT谈判中,首次交换了负面清单出价,并正式开启负面清单谈判,这标志着谈判进入新阶段。双边投资协定终于在今年3月完成文本谈判,进入负面清单谈判环节,并于近日首次交换了负面清单出价。

实际上,中美负面清单博弈并不顺利。美方指责中方所列的负面清单过长,内容宽泛,并给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准入上设置了障碍。中方则认为,美方在负面清单中列举的关键基础设施、重要技术、国家安全三项未作定义,并可能中途叫停,给中国企业在美投资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双方尊重现实各自作出最大的妥协,是进入自贸时代的钥匙。

中美关系并不平坦,《南华早报》发表的美国学者文章指出,《皮尤全球态度调查(2013)》发现,中美人民互不信任的程度正在增加。在美国,68%的公众人士及80%专家和学者都视中国为美国的竞争对手,只有26%认为可以“信任”中国。中国受访民众中有66%的人视美国为“竞争者”,15%的人认为美国是“敌人”。换句话说,中国民众中约有三分之二认为中美关系是一种“竞争”关系。

在转折时刻守住底线,以理性对话解决问题,而不是被极端思维牵着鼻子走,让事情越走越糟。

双方的分歧可以通过坦率的对话解决。6月22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华尔街日报》上发表了《中美对话为什么重要?》的署名文章。他指出,对话可以管控分歧,保留分歧,10年前有人动议对所有进入美国的中国商品加征27.5%的汇率税。庆幸的是,双方选择对话而不是对抗的方式处理汇率问题,避免了一场贸易战。双方的交流越来越坦率,直面问题而不是回避问题。

汪洋强调,当前中美关系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不少挑战。对话机制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解决分歧和摩擦的办法不止一种,对话是投入产出比最高的方式。中美建立高级别、全方位的对话平台,顺应了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是大国关系走向成熟的体现。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经评论员叶檀 6月23日至24日,第七轮中美战略与经济对话在美国华盛顿举行,超过400位中国官员参加此次对话。 一年一度的中美战略对话是两国增进互信的重要平台,尤其在全球经济尚未彻底企稳、中美国内日渐微妙之时,站在理性的轨道上保持坦率的沟通尤为重要。 中美对话有一定基础。目前,中美互为重要的经贸伙伴,在气候、经济等一系列重要领域有达成共识的基础。 中美关系走向极端对谁都不利。2014年,中美双边贸易额达5551亿美元,投资存量超1200亿美元,均创历史纪录。 根据咨询机构荣鼎集团和非盈利机构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的最新调查,2004年至2014年,中国公司在美国的收购交易花费近460亿美元,其中大多数发生在过去5年中。 上述调查报告估计,到2020年前,美国会收到1000亿至2000亿美元的中国投资,而中国所属公司为美国创造的就业机会也会从20万增至40万个。 密切相关的全球两大经济体,对话可以激烈,尖锐的争执也并不影响两国对话。 未来有多重激烈的谈判,这是国际商业的生存方式之一。在经济领域,无论是人民币国际化进程,中国资本市场的开放,还是美国对中国企业的投资安全审核都有极大的谈判空间。以中美BIT(双边投资协定)谈判为例,经过7年长跑,历经19轮谈判,只是船到江心。 6月12日,商务部表示,中国和美国在最新一轮BIT谈判中,首次交换了负面清单出价,并正式开启负面清单谈判,这标志着谈判进入新阶段。双边投资协定终于在今年3月完成文本谈判,进入负面清单谈判环节,并于近日首次交换了负面清单出价。 实际上,中美负面清单博弈并不顺利。美方指责中方所列的负面清单过长,内容宽泛,并给美国企业在中国市场准入上设置了障碍。中方则认为,美方在负面清单中列举的关键基础设施、重要技术、国家安全三项未作定义,并可能中途叫停,给中国企业在美投资带来很大的不确定性。双方尊重现实各自作出最大的妥协,是进入自贸时代的钥匙。 中美关系并不平坦,《南华早报》发表的美国学者文章指出,《皮尤全球态度调查(2013)》发现,中美人民互不信任的程度正在增加。在美国,68%的公众人士及80%专家和学者都视中国为美国的竞争对手,只有26%认为可以“信任”中国。中国受访民众中有66%的人视美国为“竞争者”,15%的人认为美国是“敌人”。换句话说,中国民众中约有三分之二认为中美关系是一种“竞争”关系。 在转折时刻守住底线,以理性对话解决问题,而不是被极端思维牵着鼻子走,让事情越走越糟。 双方的分歧可以通过坦率的对话解决。6月22日,中国国务院副总理汪洋在《华尔街日报》上发表了《中美对话为什么重要?》的署名文章。他指出,对话可以管控分歧,保留分歧,10年前有人动议对所有进入美国的中国商品加征27.5%的汇率税。庆幸的是,双方选择对话而不是对抗的方式处理汇率问题,避免了一场贸易战。双方的交流越来越坦率,直面问题而不是回避问题。 汪洋强调,当前中美关系面临难得的发展机遇,也面临不少挑战。对话机制只能加强,不能削弱。解决分歧和摩擦的办法不止一种,对话是投入产出比最高的方式。中美建立高级别、全方位的对话平台,顺应了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是大国关系走向成熟的体现。
叶檀 中美BIT谈判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1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