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理财产品

每经网首页 > 理财产品 > 正文

记者观察:基金互联网创新进入“大数据1.0”时代

2015-06-24 00:38:58

业内人士认为,面对公募基金人才高度流动性和公募指数化工具的浪潮,“指数+量化”模式或许是未来产品创新的一个热点。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李娜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经记者 李娜

从金融产品基本功能设计和业务运作过程来讲,之前基金业大部分互联网创新都是围绕产品的销售和服务功能进行,目的是使投资者申购过程更加便捷,效率更高,到账速度更快,用户体验更好等。而大数据投资是整个投资策略的一部分,打个比方,前者仅仅是销售和服务,后者是直接参与制造和生产过程,是一种产品的创新。

纵观公募基金大数据投资的试水之路,多采取的是编制指数加量化模型选股的模式,这被不少投资人士称为1.0版本。

“编制指数不难,让指数跑一段时间就可以看指数的效果,但是量化模型选股并不容易,放入哪些因子筛选个股是关键问题。”沪上一位公募基金人士表示。

一位从事大数据研究的人士告诉《每日经济新闻》理财部(微信公众号:“火山财富”huoshan5188)记者:“关键在于对大数据投资的理解,量化模型本来就是主动管理且需要不断动态调整的。”

在一些基金公司人士看来,大数据投资是个时髦的东西,也是产品创新的一个方向,但不少中小型公司并不具备足够的量化投研能力,其发行的一些大数据量化产品和主动选股并没有多大差别。

有基金公司投研人士表示,有些产品打着大数据旗号,可能只是借着大数据名义进行辅助投资,很难分清基金经理人为因素和大数据本身在投研过程中各自所占的比例。

从现有的合作模式来看,目前大数据产品主要都是基金公司和BAT(百度、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巨头合作,整个投资组合更加契合目前市场主题快速轮动以及市场情绪的变化。

业内人士认为,面对公募基金人才高度流动性和公募指数化工具的浪潮,“指数+量化”模式或许是未来产品创新的一个热点。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