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英菲尼迪“50家族”挑战德系三强 欲谋中国豪华车市场8%份额

2015-03-12 01:01:02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刘卫琰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刘卫琰 发自北京

中国汽车市场上的后来者英菲尼迪,正在以百米冲刺的速度推进国产化进程。

3月10日,东风英菲尼迪第二款国产车型——QX50正式上市。从该企业首款国产车型Q50L上市至第二款车型上市,间隔时间仅4个月。

东风英菲尼迪总经理戴雷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随着QX50上市,这款车将与Q50形成‘50家族’,以组合拳的方式挑战德系三强(宝马、奥迪、奔驰)。”

随着国产化步伐的加速推进,英菲尼迪在华销售规模的提升,“未来英菲尼迪在中国豪华车市场的份额没有理由比美国市场低。在英菲尼迪的最大汽车市场美国,这一份额约为7%~8%”。戴雷对英菲尼迪在华的发展充满信心。

然而,目前我国豪华车市场增速放缓,对于英菲尼迪这个后来者,在德系三强守护各自市场份额的情况下,英菲尼迪要想从他们口中分得一杯羹,依然面临巨大的挑战。因为不管是Q50L还是QX50进入的都是德系三强最看重的细分市场,作为先入者,德系三强依然在加码这一市场。

计划增加30家经销商

如果说去年是英菲尼迪的“品牌年”,那么今年则是英菲尼迪的“销量年”。

戴雷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去年我们提出了‘敢·爱’的品牌口号,今年随着QX50的上市,这一品牌将更接地气。”作为接地气的一个重要表现,就是销售车型的进一步增加,销量的不断攀升。

就国产车型而言,去年11月英菲尼迪首款国产车型Q50L正式上市,英菲尼迪的国产化大幕正式开启。今年3月10日,英菲尼迪第二款国产车型QX50也推向市场。

根据东风英菲尼迪的规划,这两款车上市之后,将采取组合拳战略,主要挑战德系三强豪华品牌。“QX50的竞争对手主要为宝马X3、奥迪Q5、奔驰GLK、沃尔沃XC60等同级别主流豪华SUV车型。”戴雷对于英菲尼迪与德系三强的正面较量毫不回避。

戴雷表示,在进口车方面,“今年英菲尼迪Q70将正式引入市场。这款车和QX60在年内都将会有很大的市场空间。”

同时,今年英菲尼迪计划在目前85家经销商的基础上,再增加25~30家经销商,进一步扩大销售网络。

鉴于在国产和进口两个领域同时发力,戴雷认为,今年英菲尼迪在华销量增幅依然将高于豪华车市场的整体水平。

不过,对于英菲尼迪来说,这还仅是个开始。戴雷表示:“未来英菲尼迪在华的目标是跻身豪华车品牌第一阵营。同时该品牌在中国豪华车市场上的份额没有理由低于其在美国的市场份额。目前英菲尼迪在美国豪华车市场上的份额大约为7%~8%。”

据了解,去年英菲尼迪在华累计销量超过了3万辆,同比增幅达到76%,是我国豪华车领域增幅最高的品牌。随着销量的走高,英菲尼迪在中国豪华车市场的份额也在提升。2013年这一份额仅为0.6%,2014年则提升到2%左右。“在北京、上海等一线城市,英菲尼迪的市场占有率已经达到3%左右,而在部分二线市场,市场占有率则达到5%。”戴雷表示。

豪华车市场众强环伺

虽然英菲尼迪国产战略落地之后,竞争矛头直指德系三强,但是德系三强已经布局多年,并成为他们未来发力的重点。此外,不少目前和英菲尼迪处于同一起跑线的豪华品牌也在加速布局这一市场,去年我国的豪华车市场增速相比往年也在放缓,所以英菲尼迪面临的挑战不可谓不小。

就英菲尼迪Q50L所在的细分市场而言,目前其竞争对手宝马3系、奥迪A4L、奔驰C级都早已实现国产化。去年这三款车累计销量达到25.2万辆,较前年同比增长15.33%。

近年来,德系三强依然在加速布局这一市场,去年全新奔驰C级车全新换代上市,宝马3系也推出了搭载四驱系统的xDrive版本,希望借此抢占更多的市场份额。不仅如此,去年凯迪拉克也推出了ATS-L的国产车型,同样对这一市场虎视眈眈。

全新QX50进入的中级SUV市场亦是如此。奥迪Q5和奔驰GLK两款国产车型,去年销量分别为10.7万辆和4.7万辆。宝马X3虽然依然以进口形式销售,但去年销量也达到了3.1万辆。

根据宝马集团的规划,在下一步计划推出的三款国产车型中,X3位列其中,同时这款车还将针对中国市场需求加长。而在这之前,华晨宝马有望推出X1车型的加长版,以期在X3上市之前抢占市场。2016年前后,新一代的奔驰GLK同样有望推向市场。而沃尔沃XC60作为QX50最直接的竞争对手,也已经于去年在华生产。

多个品牌加速发力中国豪华车市场,无疑将进一步加剧市场的竞争。对此,戴雷表示:“未来各个品牌的压力都会进一步增大,但是机会还是有的。”东风英菲尼迪团队将如何在逆境中把握机会?让我们拭目以待。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