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盛毅:两大战略交汇成都要发挥支撑作用

2015-03-11 01:51:56

每经编辑|每经记者 丁舟洋 发自成都    

◎每经记者 丁舟洋 发自成都

成都市在今年全国两会期间提出的“成渝西昆菱形(钻石)经济圈”构想,引发了区域经济专家们的热烈讨论。

对于在“一带一路”战略中,成都怎样与重庆、西安、昆明等兄弟城市加强协同合作,四川省社科院副院长盛毅认为,随着成都的经济发展,必然要扩大资源整合的空间。通过构建“菱形(钻石)经济圈”来加强与周边的联系,不仅拓展了成都的发展空间,也激活了四市相连的经济板块,有利于推动东、中、西部更好地均衡协同发展,有利于中国新经济增长极的形成。

交通环境改善成基石

作为“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的交汇点,成都还起到了衔接两大战略、传递战略优势的重要支撑作用。“比如成都往陕西延伸,就是把长江经济带的发展动力放在了丝绸之路经济带上。向云南、贵州延伸,实际上就是把‘一带一路’的影响延展到了长江上游。”盛毅表示。

2014年,成都经济总量首破万亿。“站在新起点,成都需要与外部紧密的经济联系和产业互动,来拓宽发展的边界。”盛毅表示,成都、重庆、西安、昆明四市发展水平接近,各有各的优势,存在互补性,同时又是近邻。“近年来交通环境改善显著,这几个城市的企业都在向外延伸产业链条、市场,自然就向着联系越来越密切的方向走。”

西南交通大学交通运输与物流学院副院长帅斌也认为,正是由于四市交通基础设施的改善,为“菱形(钻石)经济圈”奠定基石。

“交通方面要发挥共建机制,共同商讨,建立快速通道,把国家的高速道路连接起来。有的地方要共建铁路,共同投资。”盛毅表示,另外还要依托交通干道完善中转、仓储、物流、信息平台等环节的合作,把交通运输在方方面面的协同效益都发挥出来。

四城市经济往来密切

事实上,成都与重庆、西安、昆明的经济往来一向密切。“比如在能源方面,四川与陕西共建电站,解决火电入川与水电出川问题。生态方面,四川与云南共建金沙江流域生态保护区。”盛毅称,而成都和重庆之间人口流动、产业互通方面更是非常频繁。

盛毅认为,成都和重庆,都在发力信息产业,信息产业的细分领域非常多,成都主攻网络、软件,重庆则以笔记本电脑制造为主,它们面对的市场不一样。

如何从制度层面对菱形经济圈作出保障?盛毅认为有三个要点:首先,最好能将“菱形(钻石)经济圈”上升成国家战略,从国家层面指导这几个地区编制规划,完善分工、合作;其次,四地都要从加强区域联系、扩大开放力度的高度来思考,主动联合,推进区域的协作;最后,要分出产业协同的层次。比如将成都和重庆的电子信息技术产业和汽车产业更好地协同起来,带动一大批制造企业;成都和西安在机床制造、输电设备等军民融合产业分工;成都和昆明在农产品加工、旅游产业方面合作。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