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四川

每经网首页 > 四川 > 正文

全国政协委员建议:攀枝花设立阳光康养产业试验区

每经网 2015-03-03 09:48:38

两会即将召开之际,有全国政协委员提出了《设立攀枝花(中国)阳光康养产业试验区的建议》提案。

每经编辑|每经记者 黄丽 江然 发自成都 北京    

每经记者 黄丽 江然 发自成都 北京

两会即将召开之际,《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有全国政协委员提出了《设立攀枝花(中国)阳光康养产业试验区的建议》提案。

从"百里钢城"到"阳光康城",攀枝花正试图乘着养老这股东风开始"蝶变"。为促进产业升级与城市转型,攀枝花去年出台了《中国阳光康养旅游城市发展规划(2012~2020年)》,设立国家级阳光康养产业试验区,也正是攀枝花的转型发展目标。

攀枝花旅游局内部人士表示,攀枝花已经在逐步落实发展阳光康养旅游城市规划,目前正在争取国家级的阳光康养试验区。"攀枝花拥有得天独厚的气候优势,又属于山地城市,更拥有一年四季常年供应的绿色瓜果,将结合自身优势,与其他形成差异化竞争。"

打造阳光康养产业试验区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2015年驻川全国政协委员联名提案中,《关于设立攀枝花(中国)阳光康养产业试验区》的提案位列其中。

提案称,建议国家设立攀枝花(中国)阳光康养产业试验区,建立阳光康养产业发展专项试点基金,分年度逐步建立试验区10亿元的基金规模,用于支持康养产业示范性重点项目、重点企业贴息或补助等,并赋予试验区康养产业发展的土地、税收等社会配套改革等先行先试的支持政策。

实际上,建议设立阳光康养产业试验区,攀枝花是依凭着其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优势。据了解,攀枝花气候资源独特日照时数可达2700小时/年,常年平均气温20.3℃,全年晴好天气天数占比95.3%。

另一方面,背靠山水的良好自然景观亦成为攀枝花吸引游客来此旅游、度假的重要因素。此外,攀枝花还拥有四季丰富的花果蔬菜资源等。

从地理位置而言,攀枝花相对较为偏远,交通基础设施亦相对落后。在此次政协委员在提案中,攀枝花也借此表达了建设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强烈愿望。

如在铁路建设方面,希望尽快启动昭(通)-攀(枝花)-丽(江)铁路可研报告编制工作;高速公路建设方面,尽快开工建设G4216成(都)-丽(江)高速公路攀枝花至宜宾段;将攀枝花至泸沽湖高速公路(G5京昆高速与G7611都匀-香格里拉高速公路联络线)纳入国家高速公路网规划等。

攀枝花差异化突围

"自然条件得天独厚,人口老龄化加速,因而攀枝花发展阳光康养产业市场需求还是有的。" 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刘成玉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为发展攀枝花市养老养生、休闲旅游、医疗服务等阳光康养产业,2014年攀枝花市编制了《攀枝花市创建(中国)阳光康养产业试验区发展规划》,出台了《关于加快阳光康养产业发展的政策意见》等配套政策,计划总投资1958亿元。

但高达1958亿元投资金额,对于正走在转型路上的攀枝花而言并非小数目。上述旅游局内部人士透露,项目资金或大部分还是需要依靠招商引资,基础设施如道路等以政府出资的形式。

"资金方面,若通过招商引资,虽然民间资金充裕,但投资多偏于理性,想吸引投资者,需要进行差异化竞争。"西南财经大学中国西部经济研究中心教授刘成玉表示,目前国内多地都在进行养老产业布局,但同质化问题严重。

刘成玉认为,养老产业其实不好做,需要进行市场细分,"每个年龄阶层的老年人需求是不一样的,这还需要一定的精细化设置。目前国内较多的养老产业,正在异军突起,但概念还相对较新,模式还在探索阶段,市场潜力虽很大,但大多都还发展不成熟。"

对此,上述旅游局内部人士称,攀枝花因气候相对干燥,对于治疗和康复老年人慢性病有很好的作用,再加之攀枝花属山地城市,适合老年人休闲、运动,攀枝花还将结合自然环境资源,来引进高端康养医疗,与三亚湿热的环境形成差异化发展。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