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行业聚焦

每经网首页 > 行业聚焦 > 正文

中澳自贸协定落地 重点围绕“一带一路”建高水平自贸区

2014-12-28 20:54:32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周洲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周洲 发自北京

我国的自贸区(FTA)战略,自十八届三中全会以来明显提速。

2014年11月10日和17日,我国在一周之内分别与韩国和澳大利亚就建立自贸区结束了实质性谈判。

习近平总书记12月5日在中共中央政治局就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进行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做出了“机者如神,难遇易失”的表述。习近平说,自乌拉圭回合谈判之后,全球贸易体系正重构,中国要加快实施自由贸易区战略,逐步构建立足周边、辐射“一带一路”、面向全球的自由贸易网络。

目前,我国正与南亚地区的斯里兰卡进行自贸区谈判。

自贸协定促进经贸投资

据统计,我国正在建设18个自贸区,涉及31个国家和地区。其中,已签署12个自贸协定,分别是中国与东盟、新加坡、巴基斯坦、新西兰、智利、秘鲁、哥斯达黎加、冰岛和瑞士的自贸协定;内地与香港和澳门的更紧密经贸关系安排;以及大陆与台湾的海峡两岸经济合作框架协议。上述自贸协定均已实施。

除了已经完成实质性谈判的中韩、中澳自贸区,正在谈判的5个自贸协定,分别是中国与斯里兰卡、海湾合作委员会、挪威的自贸谈判,以及中日韩自贸区和《区域全面经济合作伙伴关系协定》(RCEP)谈判。

此外,我国完成了与印度的区域贸易安排(RTA)联合研究,也与哥伦比亚开展自贸区联合可行性研究,初步构建起横跨东西的周边自贸平台和辐射各大洲的全球自贸网络。

全球金融危机之后,世贸组织(WTO)多哈回合谈判很长时间没有取得进展。自2010年起,自贸协定开始突飞猛进发展。在2010年之前,向WTO通报的自贸协定仅有20多个。而从2010年到2013年,向WTO通报的自贸协定达220多个。

“以WTO为代表的多边贸易体制多哈回合谈判不给劲儿,不能及时有效地为全球贸易投资体制提供保障,所以大家根据自己的利益需求倾向于小范围自贸区谈判。有些自贸协定已经完成了WTO一直希望完成的议题,实现了高水平自由化。”商务部国际经贸关系司副司长孙元江曾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说,相当一段时间内,自贸区谈判会持续发展,并推动全球贸易发展。

“现在,全球贸易体系正经历自1994年乌拉圭回合谈判以来最大的一轮重构。”习近平在政治局就加快自由贸易区建设进行第十九次集体学习时说,“我国是经济全球化的积极参与者和坚定支持者,也是重要建设者和主要受益者。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妥善应对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面临的困难和挑战,更加需要扩大对外开放。”

自贸协定能促进我国与相关伙伴的经贸投资。

根据商务部统计,2013年前三季度,我国与自贸协定伙伴进出口增势明显,前三季度与东盟、智利、新西兰等9个自贸伙伴(不含台港澳)进出口4811亿美元,占外贸总额的15.7%,高出上年同期1.2个百分点;增速为17%,高出同期外贸增速9.3个百分点。

“中国坚持多边贸易体制主渠道。自由贸易协定是多边贸易体制的补充。”孙元江说。

中国应主动对外开放

“目前的世界贸易体制是一个双轨制的体制。”博鳌亚洲论坛国际咨询委员会成员、原外经贸部副部长龙永图在第五届财新峰会上说,一边是以世界银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世界贸易组织为代表的全球体制;另一边,就是目前风起云涌的区域、双边自由贸易区的合作体制。

这位中国入世的谈判代表,对国际经贸一直有着深刻的见解。他认为,目前在亚太地区最重要的自由贸易协定一个是有中国参加的区域全面伙伴关系协议(RCEP),另外是美日和其他亚太国家正在谈判的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

“这是两个目前来讲难以协调的区域贸易协定。”龙永图坦言,有观点认为,这是美国为了使中国再次从全球贸易中边缘化的一个巨大行动。

认为美国倡导TPP是针对中国并不客观。龙永图表示,“首先TPP不是美国人搞起来的,它是在2002年由新加坡等几个小经济体搞起来的。”他说,正是美国的加入,使得TPP有了质的飞越。TPP的很多谈判内容,比如投资、环保、劳工等方面的规则,都将推动全球化进入高水平,而传统WTO谈判对此没有覆盖。他特别指出,这类高水平的规则也对中国经济未来的高水平发展有益。

“TPP的谈判内容有利于推动全球化进入高水平阶段,也有利于在亚太地区实现统一的自贸协定,中国应该积极加入。”龙永图表示。

我国已经提出建立一个面向全球的高水平的自贸区网络。龙永图说,在此背景下,中国积极加入TPP谈判不仅符合全球贸易发展的趋势,也有利于在亚太地区实现统一的自贸协定,符合中国的利益。

在第五届财新峰会上,中国投资有限责任公司原副董事长、总经理高西庆接着龙永图的发言,“在全球新的经贸规则制定和中国经济步入新常态的过程中,中国要有这样一个心态:我要跟你们一块儿玩。”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