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全部

每经网首页 > 全部 > 正文

木木:学习语言的目的

证券时报 2014-12-19 10:49:52

这几天,京东当家人刘强东的一段全英文“后IPO感言”在网络上引来一片欢歌笑语。本人忍不住好奇心,就也跑到网上去凑热闹。不过,本人的耳朵对“英语”这种声音实在极不敏感,于是把女儿拉来陪听——她在对这种声音的敏感性方面于我而言就是专家的级别——或许,有专家在侧,对理解网上的欢乐气氛就有一些帮助吧。

在欢笑阵阵的背景音里,女儿皱着眉头很认真地听刘强东讲了一会儿,大约是实在忍受不了了,于是堵着耳朵“逃跑”,一边逃,一边很不客气地评论:真让人受不了、真让人受不了!

“专家”的意见大约是错不了的,那“呕哑嘲哳”的调子估计确实很难入得她的耳朵。但网络上的一片欢乐气氛也不像是为照顾刘强东的情绪而装出来的,显然,他的这个刘氏专利产品——“宿迁英语”,不但能让许多人听得懂,而且还很能打动一些人的心。因此,英语学到这种程度,其实,这也就足够了——许多时候,即使再蹩脚的语言,只要找对了场合、抓对了听众,也不乏感动的力量。

林妹妹的莺歌燕语,贾宝玉听起来,就格外地贴心暖肺,但在焦大的耳朵里,或许就“嗡嗡嘤嘤”地格外惹人厌烦。语言的魅力,即在于此。语言,不过一个表情达意的工具罢了。只要能让听者明白你的意思,语言的基本任务就算完成了;而许多时候,无声的表达甚至要比有声的表达,更能传情达意,所谓“此时无声胜有声”是也。

因此,学习一种语言,不能忘了这个根本目标;忘了这个目标,就有可能最终迷失了自己的学习。英语学习,于中国人而言,实在是一件大事,更是一件难事。难在哪里呢?一二十年、二三十年地学下来,绝大多数英语学习者,或许能把英文试卷答出很高的分数,但却很难在不同的场合、针对不同的听众,合适地表达自己。

导致这样的局面,英语教育体制显然难辞其咎。中国的英语教学,说得难听点儿,就是“孔乙己的茴香豆式教育”,浪费了大量的人力、物力、财力,浪费了大量的青春和生命,换来的,不过一份份无用的高分考卷罢了;一到实际运用,许多人就成了张不开嘴的“活死人”。

这样的教育体制,无异于一个“谋财害命”的体制,那一个个学问高深、态度严谨的“专家”,就是帮凶其间的重要角色。一个孩子,六七岁开始学英语,上来就被“ABCD”、语法、时态等很异类的东西包围起来,这种明显违背学习规律、失掉学习目标的做法,只能给孩子们带来无尽的困扰和烦恼,被如此折磨而又能爱上它并乐于在生活中使用它,那才真是见鬼了呢。

其实,合乎语言学习规律、实际效果也非常好的英语教学方法还是有的。女儿能从学习之初就不讨厌英语、而且渐渐喜欢上学习、乐于在生活中运用学会的新语言,就是得益于这样的教育方法。按说,在资讯如此发达的当下,好方法很难“藏”得住,但让人泄气的是,在可预见的时间里,这样的方法很难被全面引入现体系。为什么呢?这样的教育方法,有点儿不容易出“成绩”。而看不到“成绩”,方方面面评价起来,似乎就把握不住。

刘强东过去应该是不怎么爱说英语的吧,从其“宿迁英语”的“悲惨”现状即可估摸个八九不离十。“宿迁英语”,除了用来应付一场场的考试,大约是没人爱听的,也听不懂,所以刘强东不爱说,也情有可原。但京东跑到美国去上市,刘强东也要经常带着“神仙妹妹”满世界走一走,大约“宿迁英语”就要不得不由心而口地越来越频繁地让大家见识见识。而神奇之处也恰在于此,一旦在生活中开始使用,语言——无论蹩脚与否,其魅力马上就能“人来疯”似地扩散、弥漫开来。

相信刘强东的“宿迁英语”一定会走出宿迁,走到纽约去。虽然路途有点儿漫长,但还是希望他多走过的路,对后来者寻出更便捷的途径有些帮助。

(作者系证券时报记者)

责编 邬晓丹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