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天府新区建设新路径:基建与生态齐行

2014-11-18 00:50:13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江然 发自成都    

每经记者 江然 发自成都

老余说,从这里到煎茶,开车只要7分钟。

40出头的老余是一位IT公司的员工,“这里”指的是他位于成都天府大道上的工作地点,而煎茶镇则是他的老家。“一眨眼就到家,离中心城区很近。”

更让老余欣喜的是,2014年底,被称为“百里中轴线”的天府大道三期将竣工。届时,从成都市中心天府广场南下至双流煎茶只需要40分钟。而他的老家煎茶镇已被纳入9个特色小镇之一,将立足其特色生态农业,完成一个贫困乡镇向 “宜业宜商宜居”的转变。

10月2日,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设立四川天府新区,标志着天府新区晋升为国家级新区。总结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诸多新区、特区、开发区的建设经验教训后,天府新区的规划者将其定位于,以现代制造业为主的国际化新城区,打造成为内陆开发经济高地、宜业宜商宜居城市、现代高端产业集聚区、统筹城乡一体化发展示范区。

正是在此定位下,基础设施建设与生态建设成为“两个先行”。

“两个先行”

摊开地图可知,天府新区紧贴中国西部特大中心城市成都主城区,其核心区距离成都市地理中心的天府广场不过20公里。按照规划,天府新区范围共计1578平方公里。其中成都部分1293平方公里;眉山部分93平方公里;资阳部分192平方公里。

天府新区紧邻中心城区,具有区位优势,借助成都现有的交通枢纽地位,天府新区拥有巨大的经济腹地和良好的投资环境。眼下,成都已是名副其实的中国“航空第四城”,位于天府新区域内的成都双流国际机场客货吞吐量均为中西部第一位,成都搭建国内外航线239条,其中国际及地区航线已达77条,通航国内外城市达178个。

9月25日,国务院印发《关于依托黄金水道推动长江经济带发展的指导意见》中,成都第二机场亦被作为国家战略提及。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四川省发改委了解,第二机场最快将于年内立项,估算投资超过千亿元。2018年建成投入使用后,第二机场旅客输送能力将达到每年8000万人次,年货运吞吐量200万吨。

成都亦是全国五大铁路枢纽之一。天府新区至周边省会城市贵阳、兰州、昆明、西安、武汉4小时交通圈,至京津冀、珠三角、长三角8小时交通圈基本形成。

刚刚结束的西博会上,成都市物流办主任陈仲维正式宣布,年内将开通蓉欧快铁返程班列,并优化线路将行程缩短至10天。

在城市轨道交通方面,成都正建设由快线、地铁、轻轨构成的“五横十纵”15条线路360公里的交通系统。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规划局副局长古利军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透露,未来地铁快线将连接起成都新老机场。

“急行军状态”是成都天府新区投资集团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投集团)副总经理彭继咸对当下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基础设施建设的感受。“省委在最初就提出‘两个先行’,一是基础设施,二是生态建设。”他告诉记者,天投集团成立尚满一年,仅200余人,目前,天投集团在直管区基建上已投入逾200亿元。

据彭继咸透露,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三纵一横”骨干交通网络将于年内全面通车。被称作“百里中轴线”的天府大道三期年底通车后,将极大地缩短成都市中心至眉山市的行程。

值得注意的是,天投集团承担的另一重要任务还包括货运通道,这对域内高端制造业发展无疑是极大利好。据彭继咸透露,货运通道位于直管区域内的长度为36公里,投资为45亿元。建成后,货运通道将北至双流,南到龙泉。

“这意味着周边地区的大件物品在运往乐山港口时,不用再经过市区,给城市发展留出空间。”彭继咸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作为天府新区总规划设计的一员,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西部分院副院长刘继华也指出,货运通道眼下从天府新区内部穿越,将来还会随着货运铁路和高速公路调整修建。

“入则城市,出则田园”

值得注意的是,无论是早期选址,还是制定总规划,天府新区都拒绝了“摊大饼式”的城市建设思路。

在参照国际、国内大都市及新区建设经验的基础上,新区规划显示出一系列创新探索:提出了中心区“窄路幅、高密度”的道路系统,形成了产城单元体系,规划了城市绿隔区以及创新的控规图斑表达和指标体系等。

据古利军介绍,按照产城融合、组团布局、宜业宜居的空间布局要求,新区被划分为35个产城单元,每个单元人口规模20万~30万、用地规模20~30平方公里。

而把这些产城单元“区隔”开来的,正是大面积的绿隔区。以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为例,绿隔区在总面积中的占比高至70%。

“天府新区已经是国家批复的第11个国家级新区,应如何借鉴其他新区的经验教训,定位其发展思路?”天府新区成都直管区经发局副局长华敏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国家层面来看,生态文明、绿色发展已经被提到很高的位置,无形中造就了天府新区的发展优势。”

“新区所需产业立足于生态文明,是可持续发展的高端、新型经济。”根据华敏的理解,“就是轻资产运作、低能耗、高智力支撑、高比较效益的新兴经济业态。”伴随这一形态的经济而来的,一定是大量高端人才。

在她看来,这是一个系统且相辅相成的发展思路,利用丘陵地内大面积的湖泊、湿地、中央公园,隔离出多个产城单元,以组团化的方式控制城市发展不朝“摊大饼”的方向发展,同时营造出“入则城市、出则田园、望山见水、职住一体”的环境,吸引高端人才,反过来又将作用于本地产业升级转型。

生态保护与城乡共融

实际上,在生态环境的建设上,成都直管区已经走在前面。目前,该区域以“一城、一区、一带”建设为发展重点。

站在兴隆湖边上,微风拂面,刚刚蓄水的湖面波光粼粼。作为“一城”——创新科技城的重要组成部分,兴隆湖和生态湿地公园规划3.4平方公里,湖水由不远处鹿溪河改道而来,未来将由湖泊、湿地、河道共同构成的兴隆湖生态区。

“兴隆湖与整个路网框架的打造,都有利于对新经济和新产业的定位,而大方向就是集约高效,绿色低碳。”华敏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据了解,环绕兴隆湖,将布局新科技城,建设以文化创意、产业孵化、设计创新、工业研发、以大数据为核心的互联网产业和城市配套功能为支撑的产业创新研发功能区的起步区。

兴隆湖生态区与周边产业的相互交融,恰如其分地体现了天府新区“四态合一、四化同步、产城一体”融合发展思路。而从更长远的角度看,对未来依托成都中心城区与天府新区而发展的成都城市群而言,意义颇为重大。

“天府新区,指的是成都中心城区向南的区域,以成都部分为主体,同时跨眉山和资阳与成都衔接的地域,所以天府新区从开始选址时,就不仅是成都市发展的一部分,更是四川省在成都、眉山、资阳之间的区域合作。”刘继华指出。

在他看来,透过天府新区的发展,能够实现更好带动周边区域发展,最终有利于把成都平原城市群建设成为一个生态环境良好、城镇分工有序,且区域合作高效的城市群。

要达到这一目的,基础设施与生态建设被看成两块基石。

“面向区域构建一体化的基础设施,包括快速路、公交、物流中心,有助于成都产业转移。”刘继华表示,“比如货运通道的建设,以及目前已经建设好的眉山青龙物流园,意味着成都的一些物流功能已经向眉山区域转移,将有利于成都城市群的整体构建。”

在规划者看来,天府新区的建设对于平原城市群构建的意义重大。“所以它的空间结构布局,强调了对成都主城功能的疏解,同时强调了成都的产业功能向区域外部的延伸。”刘继华说。

也正因如此,在功能定位上,天府新区规划提出了高端服务业聚集;布局模式上,避免传统新区过于强调产业而忽视城市配套,规划了产城单元;与此同时,强调大面积生态区保护与城乡共融,对传统文化和古迹进行保留的混合发展形态。

老余的家乡煎茶镇,已被纳入9个特色小镇之一,将立足其特色生态农业,完成一个贫困乡镇向“宜业宜商宜居”的转变。“等准备得差不多了,就回镇上去住。”这是老余心底的算盘。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