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今日报纸

每经网首页 > 今日报纸 > 正文

郑眼看盘:银行板块表现平淡 投机类股人气增加

2014-11-13 01:00:29

每经编辑|每经记者 郑步春    

每经记者 郑步春

本周三A股大幅反弹,上证综指收盘上涨1.00%至2494.48点,深证综指涨1.48%至1345.41点,成交较前一天的天量有大幅缩窄。盘面看,前一天特强势的银行股表现平淡,这就使得投机类个股人气有所增加。上海自贸区板块大涨,次新股中高送转概念股大面积上涨,铁路股涨势亦不错。

昨日涨停的中国银行大幅低开,最终跌2.22%至3.08元。该股在稍事休整后未来仍可能显强势,因沪港通已近在眼前。目前中国银行A股与H股几乎持平,故来自价差方面动能已不复存在,未来上涨将主要得益于国内外投资者关注度的加大。

中国银行大幅低开使笔者想起近期讨论频繁的“T+0”。笔者相信“T+0”对想操纵股价的主力十分不利,而对中小散户相对有利。

如果是“T+0”,中国银行就不太可能是这种走势,这是因为本周三上午买进中国银行的投资者当天就挣了一笔,但当天无法兑现。由于这部分挣了快钱的投资者获利了结意愿相对迫切,故周三只能是低开。另一例子更明显,这就是飞凯股份,该股周二涨停,周三低开低走,盘中居然一度跌停。

另外,如果A股实行“T+0”,那么以前的权证就不会那么火爆,而且现在的股指期货火爆度同样会大降,期指炒作中的部分资金便可能会流向现货股票市场。另外,现货股票市场融资操作者的胆量也许会更大一些,日内的融资成本可能也会低些,故最终应会导致整个现货股市可用资金量增加。

今日为周四,通常A股很容易于周四发生震荡,故虽然大盘走势不错,投资者短线仍应谨慎。

本周五大盘可能仍然不太平,因这是沪港通之前最后一个交易日。一般而言,沪港通正式开闸后,认为A股将受到推动的投资者仍会进场,而怀疑开通时“见光死”的投资者或会选择抛售。

关于沪港通开通时的大盘表现,笔者个人还是较为乐观的。

虽然“见光死”的看法中外均有,但由于沪港通外资购买A股的每日限额较小,故这种“见光死”纵然有其理论基础,亦可能无法通过具体的盘面实现。换句话说,至少在初期阶段,外资每天拿到的购买A股额度多半会瞬间用光,这未尝不是种“饥饿营销”。

投资者倒是应适当提防本月的新股发行。迄今为止发行量有多少仍然未知,估计周末会明朗些。由于新股存在些变数,故不排除股指震荡加剧的可能。

操作方面,近期投资者应仍可参与,但应控制仓位,没必要天天满仓杀进杀出。在持股品种方面,因沪港通原因,笔者认为仍应向绩优股倾斜。

至于近期恶炒的次新股,投资者不宜过度追涨,这个板块泡沫显然已较大了。可能有些投资者比较喜欢次新股的高弹性,对这部分投资者来说,因接近年报公布,若所持个股有送转预期,安全边际一般会相对大些。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经记者郑步春 本周三A股大幅反弹,上证综指收盘上涨1.00%至2494.48点,深证综指涨1.48%至1345.41点,成交较前一天的天量有大幅缩窄。盘面看,前一天特强势的银行股表现平淡,这就使得投机类个股人气有所增加。上海自贸区板块大涨,次新股中高送转概念股大面积上涨,铁路股涨势亦不错。 昨日涨停的中国银行大幅低开,最终跌2.22%至3.08元。该股在稍事休整后未来仍可能显强势,因沪港通已近在眼前。目前中国银行A股与H股几乎持平,故来自价差方面动能已不复存在,未来上涨将主要得益于国内外投资者关注度的加大。 中国银行大幅低开使笔者想起近期讨论频繁的“T+0”。笔者相信“T+0”对想操纵股价的主力十分不利,而对中小散户相对有利。 如果是“T+0”,中国银行就不太可能是这种走势,这是因为本周三上午买进中国银行的投资者当天就挣了一笔,但当天无法兑现。由于这部分挣了快钱的投资者获利了结意愿相对迫切,故周三只能是低开。另一例子更明显,这就是飞凯股份,该股周二涨停,周三低开低走,盘中居然一度跌停。 另外,如果A股实行“T+0”,那么以前的权证就不会那么火爆,而且现在的股指期货火爆度同样会大降,期指炒作中的部分资金便可能会流向现货股票市场。另外,现货股票市场融资操作者的胆量也许会更大一些,日内的融资成本可能也会低些,故最终应会导致整个现货股市可用资金量增加。 今日为周四,通常A股很容易于周四发生震荡,故虽然大盘走势不错,投资者短线仍应谨慎。 本周五大盘可能仍然不太平,因这是沪港通之前最后一个交易日。一般而言,沪港通正式开闸后,认为A股将受到推动的投资者仍会进场,而怀疑开通时“见光死”的投资者或会选择抛售。 关于沪港通开通时的大盘表现,笔者个人还是较为乐观的。 虽然“见光死”的看法中外均有,但由于沪港通外资购买A股的每日限额较小,故这种“见光死”纵然有其理论基础,亦可能无法通过具体的盘面实现。换句话说,至少在初期阶段,外资每天拿到的购买A股额度多半会瞬间用光,这未尝不是种“饥饿营销”。 投资者倒是应适当提防本月的新股发行。迄今为止发行量有多少仍然未知,估计周末会明朗些。由于新股存在些变数,故不排除股指震荡加剧的可能。 操作方面,近期投资者应仍可参与,但应控制仓位,没必要天天满仓杀进杀出。在持股品种方面,因沪港通原因,笔者认为仍应向绩优股倾斜。 至于近期恶炒的次新股,投资者不宜过度追涨,这个板块泡沫显然已较大了。可能有些投资者比较喜欢次新股的高弹性,对这部分投资者来说,因接近年报公布,若所持个股有送转预期,安全边际一般会相对大些。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