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今日报纸

每经网首页 > 今日报纸 > 正文

易纲:存款保险制度已接近成熟

2014-10-31 01:28:55

每经编辑|每经记者 万敏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万敏 发自北京

10月30日,央行副行长易纲表示,存款保险制度建立的工作在稳步的推进,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他认为其“已经接近成熟了。”

易纲是在参加2014金融街论坛时做上述发言的。

目前,金融市场的大部分资金价格已实现了市场化定价,仅剩存款仍有上限管制。今年“两会”期间,央行行长周小川表示将在两年内实现利率市场化。此前,也有市场人士预计,存款保险制度将在今年底或明年初推出。

当日,工商银行副行长张红力发言称,随着市场化定价金融产品的不断增加,特别是市场化的理财产品和信托计划利率显著高于同期存款利率,一定程度上形成了对存贷款的替代,对于最终的利率市场化形成了倒逼。

他认为,商业银行提升综合化经营水平是应对利率市场化的关键,“商业银行的综合化经营,要转化为存款和贷款模式为主体,兼顾价值管理模式的经营体系,实现商业银行作为融资中介、交易中介、信息中介,平衡好利差收入、交易差收入以及中间业务收入,全面适应利率市场化的趋势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鉴于我国金融分类监管的现状,张红力认为,我国应当而且可以分类地开放银行业的综合经营,在严格的监管情况下,循序渐进地稳妥推进,全面开放和商业银行传统功能高度相关或者比较相关、风险可控的综合经营业务。部分开放与商业银行服务比较相关、风险基本可控的综合经营业务。准许国内合格的银行试点进行开展,逐步推进,有限度的开放商业银行服务相关度不高,且目前控制力与风险程度未能匹配的综合类业务——主要是指这些复杂的衍生品的交易和高杠杆的一些投资。“建议在推进利率市场化的过程当中,国家给予商业银行更大的产品创新自主权,对法律法规范围内风险可控的业务和产品创新实行各银行总行审批,“一行三会”报备制。”

此外,张红力还表示,在利率市场化的改革中,把有财务硬约束的企业和只有软约束的企业放在一起进行竞争会出现问题。还要防止病号型的竞争,以避免有问题的机构用更加冒险的方法,用不正常的利率进行竞争。

张红力还谈到了商业银行需要更多自主定价权的问题,他认为,要推动整个金融产品和服务价格体系的市场化,利率市场化的改革应整体推进,在开放存贷款利率的同时,其他一系列上下游产品和替代产品的定价权,也应该同时交给市场决定。“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在逐次放开利率管制的同时,放开商业银行中间业务等收费的合理定价权,逐步实现利率的市场化。”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