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执着”补建 危机四伏处 冥冥转机时

2014-10-23 01:00:46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岳琦 实习记者 黄丽 发自成都    

每经记者 岳琦 实习记者 黄丽 发自成都

作为上世纪90年代 “书生下海”大潮中的创业者,补建从电子科大工会楼上一间僻静小办公室起步,“每一步都踩到了点子上”,如今也踩上移动互联网的“点子”,但自始至终补建对金融领域的执着并未更改。与大多数创业者一样,补建也经历了中国合伙人式的阵痛,走过了去家族化的改造,伴随三泰电子(002312,前收盘价28.10元)一路有惊无险,他的创业历程痛并快乐着。

作为一家市值百亿的上市公司掌门人,补建平时并不怎么看新闻、看电视,也许是早年“技术”情结的影响,他更愿意去捕捉和体验最前沿的高科技产品和创意,并试图以一个消费者的思维去进化。在三泰电子开展速递易业务之前,补建几乎是一位 “甩手掌柜”。在公司内部高管看来,与其说补建像是公司的一位高级产品经理,不如说更像是一位富有想象力并给大家带来前沿思想的“布道者”。

一如三泰电子,补建惯常低调执着,多次面对外界质疑,他都不改初心,喜欢“更多的做事”,极少公开面对公众和媒体。但从投资速递易业务开始,这种情况逐渐转变,互联网思维在这家曾经营传统业务的公司慢慢凸显。近期,《每日经济新闻》记者实地调研三泰电子,专访公司董事长补建及多位高管、员工,试图还原备受市场关注的三泰电子掌门人的性格特质。

三泰电子的互联网基因/

“我们只关注银行。”补建在上市之初曾公开表达过他的发展战略。目前,三泰电子的主营业务仍然是金融自助、安防及服务外包业务。但走过17年创业历程的三泰电子有着显而易见的“创新与改变”。补建在近日接受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银行是我们的客户,银行在变,我们也需要变。”

在成都市金牛区高科技产业园区,三泰电子去年9月刚刚搬进新的总部大楼——三泰科技魔方。这座大楼由著名美籍华人设计师EddieS.Y.Wang担纲设计规划,拥有自由呼吸式的退台设计。补建认为,传统闭塞的办公环境会压抑员工的创造力。在三泰科技魔方,记者看到的是典型的科技公司开放式办公环境和新潮精致的装修。

在三泰科技魔方的乔迁仪式上,补建再次对员工强调,三泰电子“在不断的自我扬弃和自我否定中实现价值升华。”而在一次内部会议上,补建用郑和下西洋比喻三泰电子,“将迎着移动互联网大潮驶入浩瀚的海洋,那里并不是风平浪静,激流险滩时常隐藏在我们不太注意的地方。”

做了十几年传统行业的补建深知互联网浪潮中,有机遇也有危险。而他对三泰电子的转型颇为乐观,“庆幸在移动互联网迅猛到来的当口,我们主动转身拥抱了移动互联网,应该说时机不早不晚,难度不大不小,搭上了时代的快车。”

和传统行业的创业经历类似,在“触网”的路上,补建走得并不平坦。自第一台速递易开始,各种质疑一直相伴,速递易盈利模式不清晰、公司与物业管理公司签订的合同并非是排他性的以及速递易的布点造假等质疑接踵而至。

“受得了多大的诋毁,就经得住多少赞美。”补建坚持自己对互联网时代的理解,“在互联网时代,产品本质上还是那些产品,我们需要站在消费者的角度去思考,了解消费者的最新需求以及到底喜欢接受怎样的销售模式,这就是经营思路的转变。”

“我们不论输赢,只管认真,不认真必输无疑。”面对种种质疑,补建感慨,公司经历的每一步,或是每一个节点,都是危机四伏,甚至面临几近夭折的危险,但是冥冥之中又出现希望的转机,创业者没有退路,只能执着前行。

书生创业的遗憾/

1996年底,在电子科技大学工会楼上一间僻静的小办公室,补建和几位年轻的教师因为创业的冲动和激情,谋划了设立公司的梦想。迄今十七载风雨,回忆起这往昔情景,他仍觉历历在目。

1997年,正是九十年代证券市场蓬勃的最后一波,带着极高的创业热情,补建和他的合伙人们顺势推出了公司的第一款产品——在当时十分领先的大规模集成电路技术的LED显示屏,而这也正与补建电子机械的专业背景契合。

因为有市场需求,加之自身的技术优势,补建的第一次创业尝试相当顺利,他称,“在短时间内我们的显示屏作成了四川省内前两名,在当时积累了第一桶金。”

然而,补建并没有带领他的团队将LED显示屏业务走得更远。他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我们当时感受到,四川的证券公司营业厅就只有那么多,需求有限,很快业务出现饱和。”而时至今日,LED行业发展风生水起,说到这,补建称至今都觉得这是他创业生涯中的些许遗憾。

在此之后,补建把目光转移到银行,并于1997年发明了电子回单箱,这在银行界一时引来了不少关注,并奠定了三泰电子发展的基石。补建颇为自豪地说,“电子回单箱到现在我们一直是第一,占据了50%的市场。”

尽管如此,补建觉得在回单业务上也有缺憾,“过去我们卖给银行的回单箱超过5万台,海量的企业数据十分可贵,在这方面其实可以挖掘出很多有价值的业务。”这也给补建带来启发,开展速递易业务时,补建一直强调“轻终端重云端”。

事实上,三泰电子也曾遭遇过重大的危机。去年上映的电影《中国合伙人》给补建的感触很深,这让他回忆起当初创业的往事。“在2000年的时候,我们几个合伙人起了冲突:是继续投入还是小富即安?后来我的两个合伙人离我而去,让三泰损失了大量的技术研发人才,伤筋动骨。”补建称,这种激烈的价值观冲突几乎让三泰电子夭折。

也许是受到合伙人事件的影响,补建在2002年左右主动劝退其原来在公司的亲属,并引进了一批职业经理人。而对于新晋的职业经理人,补建均对其充分放权,大胆使用,这批职业经理人也成为目前的公司骨干。 在公司日常的经营管理上,补建放权之后并不做过多干涉,当起了“甩手掌柜”,而更多关注公司的治理架构设计,早在三泰电子上市前,补建就要求按照公众公司的标准规范公司的行为。补建透露,证监会在审查IPO材料时也认为,公司治理、规范经营方面做得很好。

想象力缔造创新业务/

“三泰电子的所有产品和创新,都是从想象变成现实。”一位三泰电子高管表示,补建更多的是将最前沿的理念和思想带回公司,他很喜欢外出考察交流,有各种各样的想法,有时候考察归来开会,他一个人可以讲一个上午。

“我觉得我是一个富于想象、善于形象思维、有梦想的人。”补建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他把这种特质也传染给了他身边的人,时时去感召他们、去引领他们。

“最好的投资是投资一个人的思想,思想都高度一致了,还有什么不好办的。”补建认为,三泰电子整个团队做事非常的认真,而且坚持。“速递易”团队就是一只充满活力、有力量、有梦想的队伍。

看似收发快递的一个小箱子,承载着补建和三泰电子很大的一个梦。他对速递易倾注了最大的想象,希望速递易在将来成为这样一个平台:以速递易拥有的社区资源和消费者数据,助力年轻人通过速递易创业,助力小微企业通过速递易更好成长,助力中小电商企业通过速递易降低成本,包括让速递易的员工个人和小团队借助速递易平台自主个人创业。

“只有千千万万通过速递易服务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人的成功,三泰才能算作成功,三泰才有可能成为一家伟大的企业。”补建说。

补建认为,有了足够数量、足够密度的速递易,用户使用速递易就成为一种习惯,形成粘性,未来在速递易这样一个开放的平台,就能集合越来越多的中小微企业和个人创业者,利用速递易的资源和数据,去做更加适合他们的轻资产的精准营销、同城电商、社区金融、媒体广告等各种成长性业务。

事实上,对于速递易商业模式的设想也来源于补建十七年前创业时的感恩之心。补建表示,三十年前考上大学,他为的是感谢父母养育之恩,以学业耀祖;十七年前个人下海创业,他为的是感谢妻子慧眼之恩,以殷实家业酬报;如今,他要通过速递易助力千千万万与他当年一样需要帮助的中小微企业和年轻的创业者。

值得一提的是,对于速递易的商业模式设想,也来源于补建自己的用户体验,他是速递易最早的体验者之一。他也曾在朋友圈里自信地说,“这个东西能够改变人们的生活方式。”

在采访中,补建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他的理想是“三泰成为一个伟大的公司”。而如今依托速递易,正是他对理想的坚持和感恩的践行。补建作为企业家的个人理想则是“改变人们的生活。”

“我不怎么看新闻、看电视,但是一个新的东西出来,我可能比任何人更敏锐地感受到,这个就很特别。”补建说,十多年的创业艰辛一路走来,发现了哪些事情适合自己去做,选对自己的路非常重要。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