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券日报 2014-10-08 07:43:30
今天是国庆节后的第一个交易日,大家不但期待开门红,更期待“十月红”。尽管近期周边不断有事,但笔者认为,中国经济稳定向好的趋势不会因周边有事而改变,全面深化改革箭在弦上、定力尽显,“最有定力的牛市”仍将继续演绎。
从9月份来讲,沪深股市的走势比较良好,对改革的基本面和经济运行的基本面给出了比较好的回应。10月份,随着三季度宏观经济数据露脸,以及上市公司业绩公布,股市在现有基础上应该还有继续上涨的空间。不同的板块可能会根据三季报的业绩情况而此起彼伏,有所变化,但总体上,由于包括沪港通,包括货币供应的一些积极信号会出来,市场整体会向上再有所拓展。
现在,有关三季度经济数据不够乐观的议论又起,但笔者认为,过度的担忧是不需要的。如果戴着有色眼镜看,其实7月份和8月份的一些数据也不是非常理想,但我们要看到,“新常态”理念正在逐步深入人心,减速对于人们经济生活的冲击不仅可以降到最小,而且,“新常态”下的速度将更加厚实,更有质量。同时,我们的政策储备是充足的,稳定7.5%左右的速度没有什么大的困难。大家过去总在说,靠投资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不可持续,但事实上投资还是必须的,只不过,我们要让投资更加有效。投资拉动仍然重要,而不是只靠消费去拉动。
投资、消费和必要的出口仍然是三驾马车,只不过结构发生了变化。我们投资的余地非常大,我们消费的空间也非常大,基础设施包括节能环保等,包括一些重要装备,甚至包括衣食住行等的重点投资项目,还是有非常充分的余地。资金也并不缺乏,所以中国的经济稳定,保持一定的增速,这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从民间来讲,投资的门槛越来越公平,这也在激发民间的投资。民间投资可谓是正在弦上,不得不发。
即将公布9月份月度经济数据和三季度数据,这两个数据如果不够理想,会不会对指数产生扰动?笔者认为,经济数据有波动是正常的,大家会日益接受这种转型进程中的正常波动。当各种机制调整之后,积极的方面会越来越多,促成市场整体向上的概率大。
当然,投资具体的股票,仍然需要做好功课。要看那些在政策、效益、概念三方面达成“正循环”的股票,要坚持效益优先。笔者认为,要特别注重国企改革这个大的范畴,关注蓝筹股,包括银行、能源,也包括大型的物流企业。
投资者信心指数创新高
近六成看好A股未来走势
中国证券投资者保护基金有限责任公司近日公布的调查显示,9月A股月投资者信心指数为70.5,已经连续4个月上升,9月信心指数、股票估值子指数均达到2008年4月份指数创立以来的最高值。
调查显示,9月投资者信心指数环比上升1.3%,同比上升20.5%。值得注意的是,与市场因素相关的5个子指数全面上升,其中,股票估值指数上升0.3;买入指数上升2.8;大盘乐观、大盘反弹和大盘抗跌指数分别上升0.6、0.6和2.3.
报告认为,改革背景下9月份市场向好预期进一步加强,A股市场流动性相对宽裕,多方利好因素共同推动了大盘上升趋势的形成。更重要的是,政府全面深化改革决心坚定、目标明确,“依法治国”主题鲜明,为大盘强势上涨提供了潜在动力,也使得投资者信心指数再创新高。
根据调查,近六成投资者看好A股市场未来走势。投资者认为上证指数在未来1个月会上涨的达到59%;预计未来3个月会上涨的占57.9%;58.1%的投资者看好未来6个月内的中国股市,认为可能下跌的只有7.7%。
在这一背景下,投资者买入意愿进一步增强。在未来3个月内考虑增加投资于股票资金量的投资者占45.5%,考虑减少资金量的投资者仅有7.6%,31.4%的投资者选择维持现有资金量,另有15.5%的投资者回答不确定。
世行将今年中国经济增长
预期下调至7.4%
世界银行近日发布报告,将中国2014年经济增长预期由之前的7.6%调低至7.4%,但强调中国政府的改革措施将使经济走上更可持续的发展轨道。
报告指出,中国政府出台的一系列措施,包括控制地方政府债务、抑制影子银行、应对产能过剩、治理污染等,将导致投资及制造业产出增速下降。世行同时将中国明后两年经济增长预期从7.5%下调至7.2%和7.1%。
世行东亚与太平洋地区首席经济学家苏迪尔·谢蒂说,中国经济增速放缓将是一个缓慢的过程,预计不会对周边国家产生剧烈影响。
考虑到全球贸易复苏状况低于预期,以及利率未来可能上升,世行同时调低了东亚太平洋地区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预期,预计2014年和2015年经济增长率将为6.9%,低于此前预测的7.1%。
展望未来,世行认为,影响地区经济增长的不确定性依然存在,特别是欧元区和日本等发达国家近期可能面临的下行风险、全球金融环境大幅收紧,以及地缘政治紧张局势。此外,东亚地区也很容易受中国经济急剧减速影响,虽然这种情况不太可能发生。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