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股市导读

每经网首页 > 股市导读 > 正文

QFII布局迅猛 投资紧盯政策动向

上海证券报 2014-09-15 07:01:21

 

继上个季度大规模增持银行地产等周期股之后,3季度,QFII基金整体继续积极调整仓位布局大蓝筹。总体看,前期斩获较多的TMT、医药等行业遭遇减持,而同时,低估值消费品的代表——金融、汽车和食品饮料持续获得QFII机构的青睐。

过去的两个月,对于A股市场而言,是罕见的蓝筹股行情。而对于QFII基金而言,则是为境外客户抢先布局A股的关键时刻,而这一切似乎与沪港通有关。

由理柏中国和上海证券报推出的最新一期QFII中国A股基金投资月报显示,继上个季度大规模增持银行地产等周期股之后,3季度,QFII基金整体继续积极调整仓位布局大蓝筹。总体看,前期斩获较多的TMT、医药等行业遭遇减持,而同时,低估值消费品的代表——金融、汽车和食品饮料持续获得QFII机构的青睐。

金融股布局:进入优化阶段

过去5年的A股市场,似乎总在重复一个规律,主升段的行情都是由境内资金主导,但起跑的发令枪则由QFII打响。2季度以来的行情,再度重复了这个故事。

从我们对几家著名的日系和美系QFII基金的跟踪可发现,早在今年3月末,他们已开始对于金融股进行系统性增仓。相比整个市场的其他机构,足足提前了4个月。

以一家著名的日资QFII机构的组合配置为例,3月底,该机构对银行股的配置比例为23%,相比前一个月大举增仓4个百分点。此后,该机构以每月1~2个百分点的速度提升银行股和保险股的配置,至6月末,其在该板块的配置上已经越过30%,达到33%。此外,该机构还同时增仓证券类个股。

而这个效果也在今年3季度显现出来。从今年7月份起,A股蓝筹股指数出现明显不同于以往的运行状态,2000点至2200点的狭窄箱体被轻松突破,代表蓝筹的沪深300指数和上证指数始终在没有调整的情况下运行。

不过,随着行情的整体启动,QFII中国A股基金也逐步进入调仓布局期。从几家代表性的QFII基金月报显示,QFII基金经理不再继续拉高周期股的持仓比例,相反在较高位置进行优化。

比如前述的日系QFII基金,在7~8月份内,就进行了类似的优化操作。其增持了前期涨幅落后的中国平安 ,大规模提升了民营色彩浓厚的民生银行的持股比例,此外,还对农业银行进行了加仓。与此同时,降低了平安银行 、招商银行 、兴业银行等股份制银行的持仓量。最终其金融股的总持仓仍然维持在33%一线的高位。

另一家美资机构也做了类似布局,增持中国平安、减持浦发银行 。同时还减持了部分估值恢复的电子元件股,增持了地产股。总体上看,把资金配置倾向行业龙头,是上述外资机构的明确意图所在。估计未来,这个态势也会体现了沪港通开通后的标的股上。

除了银行和地产外,一些QFII对于证券类的兴趣重燃,至少有3家大型QFII基金在8月份增持了券商股,这个幅度在过去一年内都没有出现过。不过总体上看,QFII仍然最为看好行业龙头股中信证券 。只买“最大或最好”的上市公司,始终是QFII不变的投资情怀。

亚资偏好轮动美资偏好持有

从投资风格上看,QFII机构的内部差异仍然明显。如果一定要概括下的话,亚洲的QFII资金相对灵活一些,更容易做跨行业的轮动。而美资则是往昔一贯的买入并持有龙头股策略。

历史数据显示,美系QFII的后台老板大多数都是综合性的金融集团,从整体上看,其客户更加依赖母公司渠道的销售力量,这也导致了他们相对更强的风险控制意识,以及更强调契约的权威性胜于投资风格的灵活性。

从过去一年看,美国一些大型QFII,以上述的稳健策略斩获了不错的收益。一些组合稳定的大型机构在过去3个月内斩获10%上下的收益,这个水平超过通常的运行预期。

从业绩角度分析,适时提升金融股配置、积极导向低估值品种,是上述机构斩获盈利的一个重要渠道。绝大部分机构仓位内都有工商银行 、招商银行、中国平安、格力电器 。虽然总体配置比例没有日系机构那么激进,美系机构的配置思路也相当接近。

历史数据显示,美国银行机构的金融股配置低点,也是3月末。当期,样本基金的金融股占该基金净值的总和在20%~25%之间。但半个月后,该机构的金融股配置比例达到了26.2%,2个月后达到了29%,提升速度非常之快。

从具体操作来看,美系银行追捧周期的意味更加浓厚。组合数据显示,相关机构是在2季度内,一面清理科技股,一面增仓银行股。从投资角度,上述行为,显然是考虑了上升周期中主流金融更容易受益于经济增长速度。

一些美资机构明确的表示,这一轮布局和他们预期的中国经济稳定复苏态势有关。但从配置角度看,实际的配置行为领先了海外卖方约6个月,同时领先了全市场投资者平均3个半月。这样的配置理念还是很值得关注的。

与之相比,亚洲的QFII则投资风格明显灵活,这或许与他们本土市场和A股市场风格更为接近有关。一些亚洲的QFII,在布局上也敢于尝试创业板股和小盘股等,虽然其配置速度相比本土基金来说还是要慢一些。但在持有周期上和客户申赎上又有一些便宜。两厢对照,这样的风格,收益率比美资机构会更好一些。

宏观经济研判:改革动力将驱动经济回升

QFII对于宏观的判断同样值得关注。和2季度预期货币政策放松不同,3季度的QFII中国A股基金明显偏向了中国经济稳定复苏的判断,这个判断源于他们认定,中国各行业的政策改革深化将会有推进。

一家大型QFII基金表示,近两个月A股市场上涨或许可以归因于市场心理改善,但这种改善不可能主导市场一路上扬,“通常一旦遭遇宏观经济指标不佳,或是新股发行,就可能使得投资者抛售,市场就会发生波折。”

他们更相信,这一轮的市场反弹,源于投资者已经相信中国经济正在逐步探明底部,经济周期在未来一段时间找到底点启动反弹,一些政策将会发生不同的效果有关。

对QFII而言,他们尤其看重的是,中国政府从政治经济结构改革方面取得的进展,这几乎支撑了他们买入A股的最大逻辑,同时他们也认为,由政策驱动的技术、军工部门等新兴产业相关的股票上涨,反映了这个政策逻辑有一定的正确性。

此外,对于8月以来的宏观数据偏弱,外资机构的看法较为积极。他们认为,8月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比上个月下降,7月的银行融资比上个月减少等宏观数据,固然显示经济走弱仍有动力。不过,他们更看重,这种趋势下金融政策调整发挥的威力。

如果说,上一个季度,QFII从预期资金面改善角度把握了一轮市场低点的话,那么这个季度,他们更加关注经济疲软背后的政策应对和推动力的增加,这个想法比内地基金要更为乐观。

此前,一些QFII曾经认为,未来中国经济的变动无非两种可能,其一,随着PMI的下降,未来几个月生产活动指数大幅下降。进而拖累消费者物价指数,这个过程再次导致经济下滑。其二,随着先行指标下滑,中国高层不断突出微调政策的空间,推动经济复苏。

显然,经历了两个月后,他们相信后一种选择正在成为现实。

未来判断:增加国企和低价股配置

对于未来,QFII机构又是如何考虑投资配置的呢?

一些QFII的基金经理表示,他们认为,未来一个阶段,宏观经济可能暂时面临压力,这个过程他们会适当降低金融和周期品的配置。但同时,他们会提升预期“受益于经济改革的低价股票”和“新兴经济相关的中小型品种”的仓位。

随后,如果第4季度,中国经济持续减速的话,他们相信,这将推动政府进一步加快“结构性改革”,而后者将令金融股再度获得买入良机。另外,把握最新的政策脉络仍然是必不可少。

从中期角度,他们仍然秉承之前的判断,宏观经济方面,中国的经济景气改善将是一个趋势。随着中国经济的触底,市场持续反弹的可能性日益增大,中国A股市场存在审慎乐观的未来。

鉴于宏观经济指标的好转是全球性的,他们相信随着投资者从宏观经济获得信心,对经济结构改革所带来的投资机会需要增加考虑。

责编 何剑岭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继上个季度大规模增持银行地产等周期股之后,3季度,QFII基金整体继续积极调整仓位布局大蓝筹。总体看,前期斩获较多的TMT、医药等行业遭遇减持,而同时,低估值消费品的代表——金融、汽车和食品饮料持续获得QFII机构的青睐。 过去的两个月,对于A股市场而言,是罕见的蓝筹股行情。而对于QFII基金而言,则是为境外客户抢先布局A股的关键时刻,而这一切似乎与沪港通有关。 由理柏中国和上海证券报推出的最新一期QFII中国A股基金投资月报显示,继上个季度大规模增持银行地产等周期股之后,3季度,QFII基金整体继续积极调整仓位布局大蓝筹。总体看,前期斩获较多的TMT、医药等行业遭遇减持,而同时,低估值消费品的代表——金融、汽车和食品饮料持续获得QFII机构的青睐。 金融股布局:进入优化阶段 过去5年的A股市场,似乎总在重复一个规律,主升段的行情都是由境内资金主导,但起跑的发令枪则由QFII打响。2季度以来的行情,再度重复了这个故事。 从我们对几家著名的日系和美系QFII基金的跟踪可发现,早在今年3月末,他们已开始对于金融股进行系统性增仓。相比整个市场的其他机构,足足提前了4个月。 以一家著名的日资QFII机构的组合配置为例,3月底,该机构对银行股的配置比例为23%,相比前一个月大举增仓4个百分点。此后,该机构以每月1~2个百分点的速度提升银行股和保险股的配置,至6月末,其在该板块的配置上已经越过30%,达到33%。此外,该机构还同时增仓证券类个股。 而这个效果也在今年3季度显现出来。从今年7月份起,A股蓝筹股指数出现明显不同于以往的运行状态,2000点至2200点的狭窄箱体被轻松突破,代表蓝筹的沪深300指数和上证指数始终在没有调整的情况下运行。 不过,随着行情的整体启动,QFII中国A股基金也逐步进入调仓布局期。从几家代表性的QFII基金月报显示,QFII基金经理不再继续拉高周期股的持仓比例,相反在较高位置进行优化。 比如前述的日系QFII基金,在7~8月份内,就进行了类似的优化操作。其增持了前期涨幅落后的中国平安,大规模提升了民营色彩浓厚的民生银行的持股比例,此外,还对农业银行进行了加仓。与此同时,降低了平安银行、招商银行、兴业银行等股份制银行的持仓量。最终其金融股的总持仓仍然维持在33%一线的高位。 另一家美资机构也做了类似布局,增持中国平安、减持浦发银行。同时还减持了部分估值恢复的电子元件股,增持了地产股。总体上看,把资金配置倾向行业龙头,是上述外资机构的明确意图所在。估计未来,这个态势也会体现了沪港通开通后的标的股上。 除了银行和地产外,一些QFII对于证券类的兴趣重燃,至少有3家大型QFII基金在8月份增持了券商股,这个幅度在过去一年内都没有出现过。不过总体上看,QFII仍然最为看好行业龙头股中信证券。只买“最大或最好”的上市公司,始终是QFII不变的投资情怀。 亚资偏好轮动美资偏好持有 从投资风格上看,QFII机构的内部差异仍然明显。如果一定要概括下的话,亚洲的QFII资金相对灵活一些,更容易做跨行业的轮动。而美资则是往昔一贯的买入并持有龙头股策略。 历史数据显示,美系QFII的后台老板大多数都是综合性的金融集团,从整体上看,其客户更加依赖母公司渠道的销售力量,这也导致了他们相对更强的风险控制意识,以及更强调契约的权威性胜于投资风格的灵活性。 从过去一年看,美国一些大型QFII,以上述的稳健策略斩获了不错的收益。一些组合稳定的大型机构在过去3个月内斩获10%上下的收益,这个水平超过通常的运行预期。 从业绩角度分析,适时提升金融股配置、积极导向低估值品种,是上述机构斩获盈利的一个重要渠道。绝大部分机构仓位内都有工商银行、招商银行、中国平安、格力电器。虽然总体配置比例没有日系机构那么激进,美系机构的配置思路也相当接近。 历史数据显示,美国银行机构的金融股配置低点,也是3月末。当期,样本基金的金融股占该基金净值的总和在20%~25%之间。但半个月后,该机构的金融股配置比例达到了26.2%,2个月后达到了29%,提升速度非常之快。 从具体操作来看,美系银行追捧周期的意味更加浓厚。组合数据显示,相关机构是在2季度内,一面清理科技股,一面增仓银行股。从投资角度,上述行为,显然是考虑了上升周期中主流金融更容易受益于经济增长速度。 一些美资机构明确的表示,这一轮布局和他们预期的中国经济稳定复苏态势有关。但从配置角度看,实际的配置行为领先了海外卖方约6个月,同时领先了全市场投资者平均3个半月。这样的配置理念还是很值得关注的。 与之相比,亚洲的QFII则投资风格明显灵活,这或许与他们本土市场和A股市场风格更为接近有关。一些亚洲的QFII,在布局上也敢于尝试创业板股和小盘股等,虽然其配置速度相比本土基金来说还是要慢一些。但在持有周期上和客户申赎上又有一些便宜。两厢对照,这样的风格,收益率比美资机构会更好一些。 宏观经济研判:改革动力将驱动经济回升 QFII对于宏观的判断同样值得关注。和2季度预期货币政策放松不同,3季度的QFII中国A股基金明显偏向了中国经济稳定复苏的判断,这个判断源于他们认定,中国各行业的政策改革深化将会有推进。 一家大型QFII基金表示,近两个月A股市场上涨或许可以归因于市场心理改善,但这种改善不可能主导市场一路上扬,“通常一旦遭遇宏观经济指标不佳,或是新股发行,就可能使得投资者抛售,市场就会发生波折。” 他们更相信,这一轮的市场反弹,源于投资者已经相信中国经济正在逐步探明底部,经济周期在未来一段时间找到底点启动反弹,一些政策将会发生不同的效果有关。 对QFII而言,他们尤其看重的是,中国政府从政治经济结构改革方面取得的进展,这几乎支撑了他们买入A股的最大逻辑,同时他们也认为,由政策驱动的技术、军工部门等新兴产业相关的股票上涨,反映了这个政策逻辑有一定的正确性。 此外,对于8月以来的宏观数据偏弱,外资机构的看法较为积极。他们认为,8月的制造业采购经理人指数比上个月下降,7月的银行融资比上个月减少等宏观数据,固然显示经济走弱仍有动力。不过,他们更看重,这种趋势下金融政策调整发挥的威力。 如果说,上一个季度,QFII从预期资金面改善角度把握了一轮市场低点的话,那么这个季度,他们更加关注经济疲软背后的政策应对和推动力的增加,这个想法比内地基金要更为乐观。 此前,一些QFII曾经认为,未来中国经济的变动无非两种可能,其一,随着PMI的下降,未来几个月生产活动指数大幅下降。进而拖累消费者物价指数,这个过程再次导致经济下滑。其二,随着先行指标下滑,中国高层不断突出微调政策的空间,推动经济复苏。 显然,经历了两个月后,他们相信后一种选择正在成为现实。 未来判断:增加国企和低价股配置 对于未来,QFII机构又是如何考虑投资配置的呢? 一些QFII的基金经理表示,他们认为,未来一个阶段,宏观经济可能暂时面临压力,这个过程他们会适当降低金融和周期品的配置。但同时,他们会提升预期“受益于经济改革的低价股票”和“新兴经济相关的中小型品种”的仓位。 随后,如果第4季度,中国经济持续减速的话,他们相信,这将推动政府进一步加快“结构性改革”,而后者将令金融股再度获得买入良机。另外,把握最新的政策脉络仍然是必不可少。 从中期角度,他们仍然秉承之前的判断,宏观经济方面,中国的经济景气改善将是一个趋势。随着中国经济的触底,市场持续反弹的可能性日益增大,中国A股市场存在审慎乐观的未来。 鉴于宏观经济指标的好转是全球性的,他们相信随着投资者从宏观经济获得信心,对经济结构改革所带来的投资机会需要增加考虑。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