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热点

每经网首页 > 热点 > 正文

流动性宽松正回购增量 定向降息或扩围

每经网 2014-09-03 08:40:08

每经编辑|陈小雨

每经记者 张喜威 发自北京

随着月末因素消退及IPO申购资金解冻,银行间市场资金利率继续回落。周二(9月2日),央行小幅加大了正回购的规模,但当日仍实现120元的资金净投放。

此外,最新数据显示,8月份的PMI指数为51.1%,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远不及市场预期。

多位分析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尽管本周五(9月5日)是存准补缴日,而中秋小长假也可能会对资金面有所扰动,但随着新股申购资金的逐步解冻,预计本周的

资金面还是会比较宽松。另外,当前经济增长已显现出一定的疲态,如果未来持续疲软,央行降息可能性较大。

央行周二实施正回购180亿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显示,本周二,多数期限资金利率回落,其中14天期Shibor下跌13.60个基点,至3.9810%;隔夜、7天期品种亦小幅下降,仅1个月期反

弹3.90个基点,至4.0960%。同时,银行间市场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多数品种也出现回落,其中14天期品种下跌16.30个基点,至3.8855%。

在此背景下,央行本周二进行了180亿元的14天期正回购操作,比此前100亿元的操作量略高,中标利率维持3.7%不变。

据记者统计,本周公开市场共有400亿元的正回购到期,无央票和逆回购到期;其中本周二到期资金300亿元,周四到期资金100亿元,即本周二实现120亿元的投放。

“尽管本周五是存准补缴日,而中秋小长假也可能会对资金面有所扰动,但随着新股申购资金的逐步解冻,预计本周的资金面还是会比较宽松。”东莞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

师陈龙对记者表示,在可预见的9月中下旬,资金面呈现紧张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央行可能通过资金面松紧之间的调节来维持市场的平衡。如此一来,央行本周的正回购的操作规模

自然会比之前大一些。

陈龙还表示,目前资金价格已开始走低,如果这种趋势继续下降,预计本周四央行应该继续收缩资金,实现净回笼。整体而言,本周资金面应相对平衡。

央行下半年或偏向价格型工具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8月份的PMI指数为51.1%,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而8月汇丰制造业PMI指数略微下修为50.2%,7月终值为51.7%。两个数据均不

及市场预期。

招商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从经济数据看,经济增长已有一定的疲态,并没有延续上升的势头。如果未来经济增长持续疲软

,央行降息,或者降准的可能性很大,而且降息的可能性大过降准;当然,这种降息应该不是全面降息,而是通过变相的方式。也就是说,央行应该会以定向降息为基调,但可能

会推出很多周期的定向降息,不断地把更多的市场主体纳入进去。

“实际上,央行此前已经实行了‘定向降准’,而且除各大行外,大部分银行都已经享受到了。”刘东亮表示,但在当前融资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即便继续降准,可能也不

会有很好的效果;如此一来,通过降息来刺激新的融资需求应是更好的选择。

陈龙也认为,央行不太可能全面降准、降息,因为现在银行间市场已经很宽松,如果央行此时采取全面降息或降准的强刺激措施,就会给金融机构一个加杠杆的信号,资金

就很难流到实体经济。对监管层而言,当前应该是在维持货币政策稳定的基础上,想方设法的把资金引导到实体经济中去。

“上周,央行针对农村金融机构增加定向贷款额度,并对符合条件的农村金融机构降低1%的贴现利率,这些都是‘定向降息’的通道。”陈龙表示,从这个角度看,上半年

实行的主要是“定向降准”和定向再贷款等偏重于数量政策工具,而下半年则可能会更偏向于实施价格型工具。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经记者张喜威发自北京 随着月末因素消退及IPO申购资金解冻,银行间市场资金利率继续回落。周二(9月2日),央行小幅加大了正回购的规模,但当日仍实现120元的资金净投放。 此外,最新数据显示,8月份的PMI指数为51.1%,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远不及市场预期。 多位分析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尽管本周五(9月5日)是存准补缴日,而中秋小长假也可能会对资金面有所扰动,但随着新股申购资金的逐步解冻,预计本周的 资金面还是会比较宽松。另外,当前经济增长已显现出一定的疲态,如果未来持续疲软,央行降息可能性较大。 央行周二实施正回购180亿 上海银行间同业拆放利率(Shibor)显示,本周二,多数期限资金利率回落,其中14天期Shibor下跌13.60个基点,至3.9810%;隔夜、7天期品种亦小幅下降,仅1个月期反 弹3.90个基点,至4.0960%。同时,银行间市场质押式回购加权平均利率多数品种也出现回落,其中14天期品种下跌16.30个基点,至3.8855%。 在此背景下,央行本周二进行了180亿元的14天期正回购操作,比此前100亿元的操作量略高,中标利率维持3.7%不变。 据记者统计,本周公开市场共有400亿元的正回购到期,无央票和逆回购到期;其中本周二到期资金300亿元,周四到期资金100亿元,即本周二实现120亿元的投放。 “尽管本周五是存准补缴日,而中秋小长假也可能会对资金面有所扰动,但随着新股申购资金的逐步解冻,预计本周的资金面还是会比较宽松。”东莞银行金融市场部分析 师陈龙对记者表示,在可预见的9月中下旬,资金面呈现紧张的可能性较大,因此央行可能通过资金面松紧之间的调节来维持市场的平衡。如此一来,央行本周的正回购的操作规模 自然会比之前大一些。 陈龙还表示,目前资金价格已开始走低,如果这种趋势继续下降,预计本周四央行应该继续收缩资金,实现净回笼。整体而言,本周资金面应相对平衡。 央行下半年或偏向价格型工具 近日,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014年8月份的PMI指数为51.1%,比上月回落0.6个百分点。而8月汇丰制造业PMI指数略微下修为50.2%,7月终值为51.7%。两个数据均不 及市场预期。 招商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部高级分析师刘东亮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从经济数据看,经济增长已有一定的疲态,并没有延续上升的势头。如果未来经济增长持续疲软 ,央行降息,或者降准的可能性很大,而且降息的可能性大过降准;当然,这种降息应该不是全面降息,而是通过变相的方式。也就是说,央行应该会以定向降息为基调,但可能 会推出很多周期的定向降息,不断地把更多的市场主体纳入进去。 “实际上,央行此前已经实行了‘定向降准’,而且除各大行外,大部分银行都已经享受到了。”刘东亮表示,但在当前融资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即便继续降准,可能也不 会有很好的效果;如此一来,通过降息来刺激新的融资需求应是更好的选择。 陈龙也认为,央行不太可能全面降准、降息,因为现在银行间市场已经很宽松,如果央行此时采取全面降息或降准的强刺激措施,就会给金融机构一个加杠杆的信号,资金 就很难流到实体经济。对监管层而言,当前应该是在维持货币政策稳定的基础上,想方设法的把资金引导到实体经济中去。 “上周,央行针对农村金融机构增加定向贷款额度,并对符合条件的农村金融机构降低1%的贴现利率,这些都是‘定向降息’的通道。”陈龙表示,从这个角度看,上半年 实行的主要是“定向降准”和定向再贷款等偏重于数量政策工具,而下半年则可能会更偏向于实施价格型工具。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