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今日报纸

每经网首页 > 今日报纸 > 正文

郑眼看盘:资金面较紧有机会低吸

2014-08-29 00:35:06

每经编辑|每经记者 郑步春    

每经记者 郑步春

本周四A股续跌,上证综指跌0.62%至2195.82点,深圳综指跌0.87%至1198.7点,两市成交仍然不大。从盘面看,早盘时段中石油、中石化一度奋力拉抬,但市场响应极差。其余权重股大多表现不佳,银行股对股指形成比较明显的拖累,两市所有银行股下跌,无一幸免。

昨上午央行于公开市场操作时进行了100亿元正回购操作,与周二一样。虽然两次正回购总共才200亿元,但毕竟与前一次发行新股时的暂停正回购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央行上述正回购动作虽然温和,却未能明显支撑市场人气。

在新股申购压力下,昨交易所一天期国债回购价格居然年率达50%。两天期的更离谱,居然一度达到97%。本周新股发行虽然已减去两只,但仍有八只。虽然打新期望收益未必能补上割肉带来的损失,但部分投资者前期配齐市值也并不容易,故一般也很难下决心放弃申购,这种情况下大盘自然容易承压。

若无意外利好,今日大盘仍将承受压力。今日仍有两只深市新股上网发行,顶格申购得三十几万元,其中还包括备受市场人士看好的腾信股份,该股势必吸引大量的申购资金。

因新股申购造成了资金骤紧骤松情况势必会造成股指先蹲后腾,所以下周大盘反弹应是大概率事件。基于这个考虑,笔者认为如果投资者以空闲资金打新也就罢了,但割肉去打新其实没必要。

笔者看了看“新股发行表”,发现最近这批新股机构询价倍率较前一批低得多,或者暗示机构已意识到网下申购实际上已没什么油水,所以不排除这些机构转而进行网上申购,那么本周这批新股中签率自然会更低。

操作方面,踩点水平还可以的投资者不妨采取人弃我取战术,可于今日伺机低吸。笔者认为,股市中扎堆的事情没啥油水,因A股现状近乎就是零和游戏的场所,故盈利的来源也只能来自对手盘的失误,所以逆向思维有些时候或许会有意想不到收获。

下周一官方PMI指标将公布,若不出意外,数据会比较差。再以后的事情比较容易推测,即官方会推出些“稳增长”措施,应该会对周期类股利好。如果投资者挑些超跌的投资类相关个股,当未来利好推出时,届时或许就会有些盈利。

虽然目前官方非常重视经济增长质量,非常重视“调结构”,但任何改革都依赖有稳定的经济增长条件,因此笔者猜测光靠一些“调结构”相关措施可能很难确保今年完成经济增长目标,多少还得依靠些投资拉动。

就中线而言,笔者认为这次股指调整并不足以构成头部,未来一两周股市当有新高可见,除非另有些“黑天鹅”事件发生。从股理说,头部多半应该在一片乐观中形成,很少发生在有明显利空(新股申购)之时。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经记者郑步春 本周四A股续跌,上证综指跌0.62%至2195.82点,深圳综指跌0.87%至1198.7点,两市成交仍然不大。从盘面看,早盘时段中石油、中石化一度奋力拉抬,但市场响应极差。其余权重股大多表现不佳,银行股对股指形成比较明显的拖累,两市所有银行股下跌,无一幸免。 昨上午央行于公开市场操作时进行了100亿元正回购操作,与周二一样。虽然两次正回购总共才200亿元,但毕竟与前一次发行新股时的暂停正回购有着本质的区别,所以央行上述正回购动作虽然温和,却未能明显支撑市场人气。 在新股申购压力下,昨交易所一天期国债回购价格居然年率达50%。两天期的更离谱,居然一度达到97%。本周新股发行虽然已减去两只,但仍有八只。虽然打新期望收益未必能补上割肉带来的损失,但部分投资者前期配齐市值也并不容易,故一般也很难下决心放弃申购,这种情况下大盘自然容易承压。 若无意外利好,今日大盘仍将承受压力。今日仍有两只深市新股上网发行,顶格申购得三十几万元,其中还包括备受市场人士看好的腾信股份,该股势必吸引大量的申购资金。 因新股申购造成了资金骤紧骤松情况势必会造成股指先蹲后腾,所以下周大盘反弹应是大概率事件。基于这个考虑,笔者认为如果投资者以空闲资金打新也就罢了,但割肉去打新其实没必要。 笔者看了看“新股发行表”,发现最近这批新股机构询价倍率较前一批低得多,或者暗示机构已意识到网下申购实际上已没什么油水,所以不排除这些机构转而进行网上申购,那么本周这批新股中签率自然会更低。 操作方面,踩点水平还可以的投资者不妨采取人弃我取战术,可于今日伺机低吸。笔者认为,股市中扎堆的事情没啥油水,因A股现状近乎就是零和游戏的场所,故盈利的来源也只能来自对手盘的失误,所以逆向思维有些时候或许会有意想不到收获。 下周一官方PMI指标将公布,若不出意外,数据会比较差。再以后的事情比较容易推测,即官方会推出些“稳增长”措施,应该会对周期类股利好。如果投资者挑些超跌的投资类相关个股,当未来利好推出时,届时或许就会有些盈利。 虽然目前官方非常重视经济增长质量,非常重视“调结构”,但任何改革都依赖有稳定的经济增长条件,因此笔者猜测光靠一些“调结构”相关措施可能很难确保今年完成经济增长目标,多少还得依靠些投资拉动。 就中线而言,笔者认为这次股指调整并不足以构成头部,未来一两周股市当有新高可见,除非另有些“黑天鹅”事件发生。从股理说,头部多半应该在一片乐观中形成,很少发生在有明显利空(新股申购)之时。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