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7-11 00:26:54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涂颖浩 发自上海
每经记者 涂颖浩 发自上海
去年8月,上海最大保险中介——上海泛鑫保险代理公司(以下简称泛鑫保险)美女老总跑路事件引发一系列风波,震惊了整个保险业,并在随后引发监管部门对全国保险中介的大整顿。
在泛鑫事件发生11个月之后,昨日(7月10日)上午9点30分,上海市第一中级人民法院开庭审理了泛鑫案,泛鑫保险实际控制人、总经理陈怡被控集资诈骗罪。《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案件审理现场了解到,通过“长险短做”的泛鑫模式也随之揭开真面目。
据去年泛鑫保险官网的相关信息显示,与之有业务合作的保险公司有6家,包括海康人寿、光大永明、幸福人寿、泰康人寿、昆仑健康、阳光保险。在今年最新披露的险企2013年报中,对于泛鑫案的影响,部分保险公司都有涉及。其中,泛鑫案对幸福人寿及海康人寿造成了重创,仅这两家公司合计计提金额就达3.58亿元,而其他公司亦不同程度上受泛鑫事件拖累。
“长险短做”模式难维持
泛鑫模式本身并不复杂,通过“长险短做”的模式,将20年期保险产品虚构为1~3年期理财产品,以10%高额收益率吸引客户购买,而承诺高额收益则来自于保险公司的佣金,实为一场庞氏骗局。
根据检察机关指控,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陈怡分别伙同被告人江杰和谭睿(另案处理)以挂靠、收购等方式,先后实际控制了泛鑫保险、浙江永力和中海盛邦三家保险代理公司。
2010年2月至2013年7月,陈怡、江杰先后以泛鑫保险、浙江永力和中海盛邦名义,与6家保险公司签订了销售保险产品的“保险代理协议”,并在上海、浙江招聘了400多名保险代理人组成销售团队。
泛鑫保险以“高佣金”和“高福利”吸引代理人拉保单,而客户大多的是亲戚朋友。据陈怡透露,他们的代理人收入,都是依靠新增客户带来的收益。检控方提供的信息显示,2012年5月泛鑫保险统计的客户人均保费为15万元。
这些收益来自于保险公司给泛鑫保险的佣金,陈怡称,首年佣金为保费的105%~110%,20年的佣金为170%~200%。而在2012年6月以前,保险代理人能拿到佣金和利息收益为保费收入的70﹪~80﹪,此后提高至120%。高额佣金和收益之下,泛鑫保险只能通过不断拉新客户的资金来填补之前的资金亏空,形成了一场庞氏骗局。
陈怡对控方指认的犯罪事实供认不讳,但对于“长线短做”的泛鑫模式,她认为并非蓄意诈骗,而是希望通过引进风投、上市等方式补上资金“漏洞”。陈怡称,为此花100万年薪“挖”来了江杰做公司的高级顾问,筹建运营部规范公司业务;战略部与风投公司谈合作,希望在海外上市。但最终出现资金链断裂。
泛鑫案影响巨大,数据显示,由代理人或通过银行员工在江、浙、沪等地向4433人推销上述虚假的保险理财产品共计约13亿元,并利用上述手续费返还方式套取资金约10亿元;至案发,造成3000多名被害人实际损失约8亿元。
资金链断裂携款外逃
2013年5月,泛鑫保险出现资金链问题受保监会再次调查。走到这一步,陈怡开始策划出逃,2013年7月28日,陈怡、江杰在将5000万元港币转至香港后,携带83万余欧元等巨额现金和首饰、奢侈品等潜逃境外,直到在斐济被捉拿归案。
法庭上透露的信息显示,陈怡通过消费卡、虚开发票等方式将泛鑫保险的资金兑现至个人账户。公诉人的调查显示,陈怡6个月内的消费记录为300万元。在其出逃海外所携带的奢侈品中,包括名表11块,名包和鞋子各20余件,珠宝首饰40余件。
陈怡掌控泛鑫保险的财务,给其资金兑现提供了便利。据悉,陈怡个人的9张银行卡中现金往来多达7.7亿元。
庭审中,陈怡辩护称,这种运营模式最早是由同为泛鑫保险创业团队中的谭睿想出来并决定采用的。谭睿作为陈怡的亲信,担任运营总监,负责处理业务上的一切事宜。
2009年,陈怡和其他5人组成创业团队加盟泛鑫保险,这家公司从此进入保费规模迅速膨胀的时代。公开资料显示,2010年开业当年保费收入1500余万元;2011年,首个完整经营年度,这一数字就达到1.5亿元,增长近10倍;2012年5月底,其保费收入已超过去年总和,达到近1.7亿元。2012年,该公司新单保费超过4.8亿元,同比增长220%。随后保险代理人的佣金也比之前有了极大提高,2012年6月之前代理人佣金为保费的70%~80%,2012年6月之后就达到120%。
江杰的进入成为谭睿退出的直接因素。2012年3月,陈怡介绍江杰进入泛鑫保险,由于江杰与泛鑫保险另一高管谭睿矛盾一度激化,谭睿放话两人只能留一个,江杰因此离开。陈怡后来开除谭睿,返聘江杰回到泛鑫保险。陈怡称,两人于2012年底产生恋情,去国外是自己让江杰同往,江杰亦抛下妻室。而按照江杰所述,二人关系一直暧昧,直到2012年底确定男女朋友关系。
庭审中,陈怡供述自己2013年6月就想逃走,随后其自行移民。作为此案同时被公诉的另一涉案人的江杰,是原泛鑫保险高级顾问。
庭审中,陈怡多次为江杰辨白,称其是在2013年6月才告诉江杰公司的运营模式,江杰之前一直不知情。而江杰到底是否知情成为庭审焦点。昨日庭审直至18时30分才结束,法庭将在合议庭评议之后,再择日宣判。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