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今日报纸

每经网首页 > 今日报纸 > 正文

多地麦价超过托市价 后市涨幅有限

2014-07-09 00:24:03

每经编辑|每经记者 张雯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张雯 发自北京

小麦托市收购全面启动一个多月以来,眼下已经逼近终止托市收购的临界点。

在这一个月时间里,小麦价格走出了一条“高开快走稳升”的曲线。不过,对于后续走势,业内人士普遍认为将出现震荡缓涨的局面。

卓创资讯小麦分析师李红超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目前情况来看,小麦市场供应较为充足,考虑到资金及库容问题,预计7月份市场收购方将会暂缓进度”。

农业部信息中心分析处处长钟永玲认为,综合考虑国内宏观经济、小麦市场调控政策以及国内外小麦供需状况,预计后期新麦还将稳中上涨,但空间不大。

5月25日,黑龙江、辽宁、河南等地每吨小麦收购价仅为2200元,低于2360元的最低收购价,为保护农民利益,各省纷纷启动托市收购预案,这是自2006年以来,各省启动预案时间最早的一年,启动范围也从去年的四个省份扩大到五个省份。

随着托市收购的启动,随之而来的是小麦价格的快速走高趋稳。在多方收麦的角逐中,国有粮食企业仍然是收购主力军,并且收购夏粮的资金较往年更为充足。

据国家粮食局统计,截至6月30日,河南、山东等10个小麦主产区各类粮食企业累计收购新产小麦4158万吨,同比增加1603万吨,其中托市收购量占全社会收购量的比重约45.6%,托市收购量已超过去年837万吨的托市收购总量,这也意味着,今年收购进度大幅快于上年。

随着不断攀升的小麦收购价格,最低收购价政策将迎来停止拐点,小麦价格后市上涨幅度有限。

“6月份2014年新季小麦全面上市,需求方为粮库、面粉厂、饲料厂及贸易商等市场主体”,李红超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目前看小麦市场供应较为充足,且收购进度较快,考虑到资金及库容问题,预计7月份市场收购方将会暂缓进度”。

实际上,由于北方麦区新小麦品质好于南方麦区,加之山东、河北粮源供需相对偏紧,新麦上市以来收购格局呈现“南弱北强”态势,随着新小麦上市量的增加、价格的高位运行,目前苏皖地区小麦收购市场较前期相比略转冷清,部分区域新小麦收购价已显疲态。

从供需角度观察,今年夏粮丰收已成定局,而且1~5月的小麦及制品进口量已达245.88万吨,国内供应总体充足。而今年春节以来,在国内加工行业产能过剩及需求疲软的格局下,面粉加工企业的经营情况较为艰难,尤其是对于中小型面粉加工企业,已经感受到了生存的压力和危机。

“我通过电话了解和走访了一些面粉加工企业,他们都表示今年以来经营状况不好,对后期市场走势看法也并不乐观”,钟永玲表示,面粉加工企业消化麦价上涨的能力明显下降,在“供多需少”的格局下,或将难以支撑小麦价格上涨。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