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万博经济研究院院长滕泰:“稳增长”尤需解除金融抑制

2014-06-27 00:43:50

随着中国密集出台一系列包括对小微、外贸、三农等的支持政策“,微刺激”力度逐步加大,舆论最为关心的是“:微刺激”是否会变成“ 强刺激”?是否意味着调结构、促改革的脚步放缓?中国供给派经济学家滕泰认为“,微刺激”和调结构、促改革并不矛盾,决策部门和舆论不应落入类似于“ 刺激”“、放水”“、去杠杆”之类的语言圈套;同时,为了让经济增长更具可持续性,还应解除金融抑制、降低融资成本,降低税负增加有效供给,通过金融引导资本市场繁荣扩大有效需求。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金微 发自北京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每经记者 金微 发自北京

随着中国密集出台一系列包括对小微、外贸、三农等的支持政策,“微刺激”力度逐步加大,舆论最为关心的是:“微刺激”是否会变成“强刺激”?是否意味着调结构、促改革的脚步放缓?中国供给派经济学家滕泰认为,“微刺激”和调结构、促改革并不矛盾,决策部门和舆论不应落入类似于“刺激”、“放水”、“去杠杆”之类的语言圈套;同时,为了让经济增长更具可持续性,还应解除金融抑制、降低融资成本,降低税负增加有效供给,通过金融引导资本市场繁荣扩大有效需求。

滕泰,万博兄弟资产管理公司董事长、万博经济研究院院长,2012年11月发表 《新供给主义宣言》,提出“淡化总需求管理,从供给侧推动改革”的宏观政策主张,并提出经济长期潜在增长率的五大财富源泉等观点,是中国“供给派经济学家”主要影响者之一,之后又多次阐述“新供给主义经济学”的理论框架和改革思想体系——放松供给约束解除供给抑制。

对于国务院“稳增长”政策,滕泰也及时提出了新供给主义的三大主张,其中部分与中央政府出台的政策不谋而合。6月21日,滕泰接受了《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以下简称NBD)采访,重提“稳增长”三策,首策即是解除金融抑制。

要投资,也要刺激供给/

NBD:一季度GDP增速回落后,政府密集出台各项政策“稳增长”,包括对小微、外贸、三农等的支持政策都被看作是“微刺激”,各地方也出台了“稳增长”政策,但投资依然是主导。你如何看?

滕泰:首先“微刺激”和调结构、促改革并不矛盾。部分外国投行或海外媒体把 “不刺激”、“去杠杆”等与调结构和促改革联系起来,并且把这些概念冠以“克强经济学”强加给新届政府,不但是不对的,而且是严重扭曲和误解。决策部门和舆论一旦落入类似于“刺激”、“放水”、“去杠杆”之类的语言圈套,留给中央政府就只有“紧缩”一条路——似乎不紧缩就是刺激、就是放水、就是加杠杆,新政就再也没有办法“甩开膀子”,被这些似是而非的舆论彻底束缚了手脚。不久前新华社连发三文,为克强经济学正名,就是为了彻底摆脱这些语言圈套的束缚。

其次,摆脱这些错误舆论束缚之后,短期中国政府靠投资直接扩大有效需求的空间其实并不大。因此“微刺激”也是比较现实的选择。比如在经济增速持续下行的压力下,中国政府已连续出台的一系列“稳增长”措施。在新供给主义经济学看来,最终“稳增长”还是要回到供给侧、回到如何扩大有效供给的思路上来。即便是扩大有效需求,也要依靠金融和市场的力量,而不是一味依靠政府投资。

NBD:在国务院出台的系列政策中,是否有新供给派的经济主张?具体是?

滕泰:有。像国务院常务会议部署的简政放权、减少和规范涉企收费、部署落实和加大金融对实体经济的支持、解决融资难、融资贵问题等等,事实上都与新供给主义提出的“解除管制、降低成本、扩大有效供给”的具体措施不谋而合。新供给主义经济学认为,中央政府在这些方面已经找对了方向、找准了问题所在,但是所采取的政策力度还不够。

比如,现在虽然对中小企业实施减税,但总体上减税的力度还不够,企业税费仍然过高,企业综合考虑税收、政府性基金、各项收费和社保金等项目后的税负达40%以上,高于经合组织成员24%~27%的平均水平,更高于日本、韩国和美国约20%左右的综合税负,我们的主张是给企业全面减税负。减税负是降低企业成本、提高企业净利润率来刺激企业家扩大有效供给,或通过降低家庭税负、提高居民消费能力而刺激居民消费,是市场化、可持续的“稳增长”方式。

新供给主义经济学认为,为了使经济增长更具可持续性,还应更多发挥“市场之手”的作用,关键是减少供给抑制和需求抑制,激发经济本身的有效供给活力,提升经济潜在生产力。减税负只是一方面,当前,影响稳增长的最重要因素是高利率——企业实际融资成本居高不下,甚至远远超过社会平均利润率,成为中国经济的主要压力来源。

为什么说今年经济增速回落的主要因素还是高利率呢?因为高税负问题一直长期存在,而且要改变也需要循序渐进,而自去年6月以来,持续高企的实际利率不仅严重降低了企业的投资积极性、基本建设投资的积极性,还增加了企业的运行成本,抑制了有效供给,成为经济增速下滑的主要原因。在这样的背景下,中央政府推出的“稳增长”措施,必然会更多地采纳新供给主义的主张。

应引导实际利率下行/

NBD:您能否概括下新供给主义的具体主张?

滕泰:新供给主义“稳增长”的三大主张是通过降低税负、降低融资成本增加有效供给;通过金融引导资本市场繁荣来扩大有效需求;最重要的是要解除金融抑制、降低融资成本。

中国现行三道货币供给管制,20%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是第一道,成熟市场经济的法定存款准金率多在5%左右;“贷存比”是第二道货币供给管制,进一步减少了银行可用的信贷资源;“额度”是第三道管制措施。这三道措施,使中国巨大而廉价的储蓄资本之“水”在流经金融体系之后,变成珍贵而价格高昂的信贷之“油”。

其次,紧缩银根导致“逆向调结构”。“水变油”形成高利率,影子银行迅速膨胀。主管部门对此从资金空转的现象出发,进一步紧缩银根。其结果如何?按照货币流向规律,紧缩的结果首先是中小企业、民营企业资金干枯;其次没有土地、厂房等硬资产抵押的创业企业、科技企业资金可得性差……由此可见,通过收紧银根不但不能“调结构”、不能“把资金逼回到实体经济”,反而加强资金逆向流动,进一步抬高资金利率。

因此,应尽快采取措施从降低法定存款准备金率、取消“贷存比”、取消信贷额度等三方面入手,解除金融对经济的抑制,引导实际利率全面下行。

NBD:目前我国对部分银行进行了定向降准,这能否缓解高利率现象?

滕泰:在当前环境下降准、降息并不是刺激,而是恢复金融常态的必要举措。因此,在当前经济融资成本高的背景下,中国应旗帜鲜明地提出“解除金融抑制”的改革目标:不能让钱最多的国家钱最贵,而应该让资金价格真实地反映中国储蓄和信贷需求的关系,让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主要作用。

定向降准还远远不够,我认为在年内应降低存款准备金率2~4个百分点,未来三到五年内逐步把20%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到10%以下的正常水平,还要尽快放松“贷存比”限制,尽快放开信贷“额度”这种典型的计划手段。

长期来看,货币供应多或少,不应该以中央银行控制新增信贷或社会融资总额这样的计划手段为主,而应该或以资金价格(利率)作为主要参照指标,只有实体经济真实的融资成本下来了,央行才能说它提供了适度的货币流动性;只要实际利率仍然远远超出实体经济可承受的水平,超出社会平均利润率,就不能说货币流动性整体充足。

当前形势下,一味把资金紧张的原因归于金融机构和金融市场的效率问题是不对的。这种逻辑有点像上世纪80年代末中国曾经有过的 “钢材紧张”——一味指责商业部门“囤积”、“倒卖”行为加剧了紧张虽然不无道理,但首先是总体的短缺才造成当时的情况;上世纪90年代中国还有很多倒腾外汇的“黄牛”——你不能说他们囤积了外汇才造成外汇短缺,因为他们首先看到了外汇紧缺,才去倒腾外汇。

总之,在经济有下行压力、通货紧缩风险、房价回调甚至有大幅下跌风险、高利率造成资金空转的背景下,任何市场经济国家都会毫无犹豫地采取降低存款准备金率、降低利率,而不只是一味扩张财政投资。

股指上涨1000点,将扩内需4万亿/

NBD:除了减税负、降融资成本,您还提到股市问题,这对稳增长有什么意义?

滕泰:股市能激活实体经济,这早有国际先例可寻。无论是美国奥巴马政府,还是日本安倍政府,在促进本国经济摆脱危机中,都借力股市上涨推动经济复苏。由于美国股市上涨,新增加的股权价值显著改善了美国商业银行和企业的资产负债表,支持了美国经济复苏。而由于中国股市下跌,导致中国企业股权质押贷款能力缩小,投资能力明显受限;且造成居民消费能力缩水,抑制了需求的增长。过去几年,上证从6100多点下跌到2000点左右,蒸发掉市值约25万亿元,企业股权质押贷款能力缩小10多万亿元。在当前背景下,如果上证指数上涨1000点,股市市值可增加10万亿元,由此带来的新增企业股权质押能力和居民消费潜力将高达4万亿元以上,是社会成本最低、最立竿见影的扩大内需方式。

新供给主义虽然更强调通过减税、降低利率等要素成本来扩大有效供给,但也不排斥利用市场化手段减少需求抑制的措施。我们主张充分发挥股市扩大内需、“稳增长”的作用,不仅因为它长期超跌,适当上涨没有什么风险,而且股市上涨扩大内需几乎不消耗任何政策资源。我个人认为:随着房地产、影子银行产品预期收益减少、风险加大,股市的风险/收益预期也在逆转——从风险/收益逆转,到供求关系逆转,是金融资产趋势扭转的临界规律——今年中国股市必然会上涨,而且有可能会成中国经济增长目标实现的主要原因。

NBD:你如何看待调结构?我国调结构的效果如何?

滕泰:新供给主义经济学认为,中国经济周期性放缓的短期原因是“水变油”的金融机制抬高了融资成本,抑制了有效供给,中长期原因则是新供给经济周期中所阐述的经济结构问题。任何一个产业都会经历“新供给形成、供给扩张、供给成熟和供给老化”四个阶段,经济也一样。如果有太多产业处于供给老化,改变经济下行趋势的根本方法就是更新供给结构。

传统的调结构,是政府来研究哪些部门有产能过剩,然后去控制它;哪些部门未来有前景,就把它定义为战略新兴产业,然后去支持它。但是过去几年效果未必好:很多我们2004年曾经严厉控制的产能过剩行业,后来2007年都出现了供应不足;那个阶段支持的太阳能、风电等产业后来也出现了严重的供给过剩。

新供给主义的调结构主张,主要是解放土地与资源、人口和劳动、资本和金融、技术和创新、制度和管理等五大财富源泉,让这些要素充分流动、自由组合,自然形成新的产业结构和经济结构。政府能够做的,不是伸出自己的手替代市场去做规划,恰恰相反,政府应该把自己的规划和计划之手缩回去,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

当然,“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各部门都在说,但是做起来很难。比如,资金作为最重要的资源,到底是央行总量控制、定点投放,还是让市场来配置?

滕泰眼中的经济热点

·微刺激

“微刺激”和调结构、促改革并不矛盾。短期中国政府靠投资直接扩大有效需求的空间其实并不大。因此“微刺激”也是比较现实的选择。

·金融抑制

20%的法定存款准备金率、“贷存比”和“额度”三道管制措施,使中国巨大而廉价的储蓄资本之“水”在流经金融体系之后,变成珍贵而价格高昂的信贷之“油”。

·定向降准

在当前环境下降准、降息并不是刺激,而是恢复金融常态的必要举措。应旗帜鲜明地提出“解除金融抑制”的改革目标,让市场在金融资源配置中发挥主要作用。

·资本市场

在当前背景下,如果上证指数上涨1000点,股市市值可增加10万亿元,由此带来的新增企业股权质押能力和居民消费潜力将高达4万亿元以上,是社会成本最低、最立竿见影的扩大内需方式。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