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阿里:频繁并购+内生应用改写格局

2014-06-27 00:42:56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陶力 发自上海    

每经记者 陶力 发自上海

通过长期发展“内部生长+外部并购”的双线模式,阿里终于可以在移动互联网领域与腾讯及百度抗衡。阿里近来在国内的收购活动更为频繁,而“移动”是这些收购活动的关键字眼。在中国,阿里及其竞争对手都在布局因智能手机迅速普及而催生出的巨大市场。

中国互联网信息中心的数据显示,中国智能手机用户已经达到5亿,仅去年一年新增的移动互联网用户人数就达到5400万,居全球之首。考虑到中国上网人口只占45%,移动互联网应该会继续保持增长势头,加上今年中国刚开始启用超高速的4G网络,阿里方面表示,未来计划围绕位置、O2O服务和数字内容打造新的移动产品。

移动领域的连环收购

过去一年,阿里动用逾20亿美元或入股或直接收购了超过10家规模较小的公司。这些公司包括地图软件制作商、社交媒体网站、网络浏览器、物流公司以及一家创意源自巴黎跳蚤市场的美国网站。这轮大收购是有章可循的:根据《华尔街日报》援引晨星基金(Morningstar)的最新预估,阿里赴美上市的估值可能高达2200亿美元。阿里此轮在移动领域的连环收购,显然意在IPO前弥补其经营短板。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阿里对高德地图以及UC浏览器的收购是都是极为重要的策略。中国IT研究中心数据显示,截至今年一季度,高德地图位列中国手机地图市场份额第二位,仅次于百度地图;UC浏览器的市场占有率则高居第一。

对这两家公司的并购无疑会给阿里带来大量新客户:更好的地图服务有助于吸引那些用智能手机查找店铺的顾客;更好的手机浏览器则可以迎合用户的使用习惯,通过手机与阿里旗下的支付宝、手机淘宝等应用进行链接,这种便捷的手机链式服务能让用户拥有更好的使用体验。

培养用户的移动支付习惯是阿里的重要目标。根据知情人士的说法,阿里此前之所以花巨资补贴快的打车,原因也在于此。

移动端交易额增长394%

在最新的招股书中,阿里首次披露了淘宝和天猫两大平台单独计算的成交总额。在截至今年3月末的2014财年,淘宝总成交总额为1.172万亿元,天猫成交总额为5050亿人民币。在2014年第一季度,天猫单季成交总额达到了1350亿元,较上年同期增长了91%,这一增长比例领先于其他B2C电商。

此前,业界一直认为移动互联网是阿里的软肋。不过,经过多方并购和布局,阿里或许要刷新外界的印象。数据显示,阿里2013年各平台商品交易总额为2480亿美元,为全球最高,其中19.7%来自移动端。根据艾瑞咨询的数据,2013年,阿里移动零售占中国总移动零售规模的76.2%。而在2014财年,阿里移动端商品成交总额达到3190亿元,较上年度的810亿元增长394%,其移动端月活跃用户也上涨至1.63亿,增加19.9%。

今年第一季度,阿里移动端交易额占总交易额的比例从10.7%上升到27.4%,总交易额为1180亿元。第一季度无线业务收入较去年同期增长了691%,达到11.62亿元,收入占比已经高达12%。

阿里一名内部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透露,今年一季度是阿里与旗下投资的各个应用的全面整合时期,“全面收购UC,让公司获得了2.64亿用户入口,这些流量入口与阿里原有用户重合度不高,所以带来了新的增长。”

阿里未来整合道路漫长

阿里在上市前夜收购UC,其实就是意图通过融合UC的业务补上自身在移动浏览器、手游、搜索上的短板,盘活淘宝浏览器、一搜等资源,弥补阿里在移动互联网领域入口的不足。

有分析指出,到了移动互联时代,阿里逐步意识到入口的重要性,但是由于在入口布局方面经验的缺乏,造成了阿里在移动端布局的无序,特点就是手段单一,过度依赖收购,包括微博、高德、UC等。

另外有观点认为,由于长期专注电商,使得阿里在收购后的资源整合方面缺乏经验,更多的是单方面索取,比如利用微博的广告位、高德的推广、UC的入口……但如果没有团队和资源的融合,很难达到1+1>2的效果。

近两年由于移动互联网的崛起,BAT继续加快“圈地”的进程。三家之中,腾讯拥有微信,这是在移动端布局的最大一张牌,但是仅仅有微信还不够,腾讯也在不断发掘新的入口;百度的特点是产品+平台,其布局已经在发挥效用、各个产品之间的协同作用,生态闭环为今后百度在移动互联网的发展提供了基础,未来的问题在于如何做大做强;阿里由于长期专注PC端,缺乏在移动端的布局经验,又由于种种原因使其布局时间晚,而且效果欠佳,要构建自身在移动端的未来,阿里需要做的不仅是砸钱,在布局过程中,更重视整合,更重视共赢。从现在来看,阿里未来的整合之路还很长。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