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今日报纸

每经网首页 > 今日报纸 > 正文

央行9周来首次净投放“宽货币”预期存分歧

2014-04-11 00:58:23

每经编辑 每经记者 张喜威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张喜威 发自北京

周四(4月10日),央行继续在公开市场开展14天期和28天期正回购操作,规模分别为700亿元和440亿元。不过,由于另有1320亿元规模的正回购到期,所以本周公开市场上共有550亿元的资金实现净投放,为9周来首次。

那么,这是否预示央行转向“宽货币”,《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到,多位分析师观点并不一致。

本周净投放达550亿

周四,央行继续在公开市场开展14天期和28天期正回购操作,操作规模分别为700亿元和440亿元。而央行本周二也分别开展了470亿元14天期正回购和160亿元的28天期正回购。

由于本周有1320亿元规模的正回购到期,所以本周公开市场上共有550亿元的资金实现净投放,为9周来的首次。此外,下周也将有2260亿元规模的正回购到期。

“此前,央行在公开市场上开展正回购的规模比较大,本月正回购到期量本来就很大,以至于在央行开展正回购的情况下,仍为资金净投放。”华南某券商固定收益高级研究员对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每年4月份,资金面相对3月份都会有所收紧,这主要是因为4月份有财政存款的上缴,会对资金面带来影响。另外,3月的存款上涨向来比较多,所以4月份的缴准规模也会比较多。在此情况下,央行提前进行净投放符合预期,并没有特别的政策含义。

周四,上海银行间同业在放利率(Shibor)显示,14天期Shibor下跌46.7个基点,报3.715%;7天期Shibor微涨3.8个基点,至3.708%,其他期限品种均与前一交易日持平。

“宽货币”条件已具备?

中信证券固定收益研究主管邓海清博士表示,央行开始在公开市场净投放资金,更多的是因为经济下行的趋势已越来越显性化,并不像大家认为的那样“平缓地下滑”,这从最近公布的宏观经济数据都可以得到验证。“对于利率敏感部门,资金利率已难以承受。国务院在上周的常务会议上,以及‘十二五’实施中期评估报告中,都已明确要求降低融资成本,服务实体经济。”

邓海清认为,现在“宽货币”的条件已基本具备,接下来,资金面的放松将是必然的,不管从监管层面还是从经济角度来看,现在的情况跟去年下半年都是不一样的。

邓海清此前曾指出,尽管目前的经济回落与2012年相似,但政策面的背景与2012年有本质性的差异。如果3月的经济数据仍为低位,则货币政策适当放松的条件已经成熟。

对此,前述某券商固定收益高级研究员仍认为,4月份的资金面相对3月肯定会偏紧一些,但大幅趋紧的概率也不大,毕竟央行对此已有所准备,还不至于开始调整货币政策方向。

招商银行总行金融市场部高级金融分析师刘东亮在一份报告中也表示,随着稳增长计划的出台,宏观经济有较大可能在二季度企稳,虽不可能强劲反转,但进一步恶化的可能性也不大。通过小型刺激计划和财政政策的运用,央行放松货币政策的空间已经明显被压缩了。基本面的企稳,将在二季度使市场失去推动利率下行的重要基础。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