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头条

每经网首页 > 头条 > 正文

创业板改革:现金分红增加酝酿市值管理新模式

每日经济新闻 2014-03-22 14:03:43

3月21日,证监会在"两会"后终于祭出重磅改革措施。其中创业板上市规则的改革,无疑是重中之重,对市场将产生重大影响。对此,《每日经济新闻》将新规逐一解读。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证监会组合拳推市场化新政及政策解读——创业板改革:现金分红增加酝酿市值管理新模式

每经记者  赵笛

3月21日,证监会在"两会"后终于祭出重磅改革措施。其中创业板上市规则的改革,无疑是重中之重,对市场将产生重大影响。对此,《每日经济新闻》将新规逐一解读:

一、修订首次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暂行办法,适当降低财务指标要求。主要措施:

取消持续增长要求,允许收入在一定规模以上的企业只需要有一年盈利记录即可上市;

影响解读:

1、更多的企业发行上市,冲击市场资金面;

2、创业板企业大量增加,难免出现良莠不齐现象,分化加剧;

3、加强对违规违法的监管。

二、拓展市场服务覆盖面,停止执行《关于进一步做好创业板推荐工作的指引》,创业板申报企业不再限于九大行业。主要措施:

1、简化发行条件;

2、进一步加强对创新型、成长型企业发展的扶持力度。

影响解读:

1、创业板老股吸引力降低,促使高估值的老股价值回归;

2、更多更新题材的公司上市,资金炒作的选择范围更大。

三、建立符合创业板特点的再融资制度,合理设定发行条件,推出"小额、快速、灵活"的定向增发机制,满足创业板上市公司持续发展的融资需求。主要措施:

A:规范再融资

1、提供了公开增发、配股、定向增发、可转债等多个融资品种;

2、公司须最近二年盈利,且按公司章程的规定实施现金分红的企业才允许再融资;

3、公司资产负债率较低的,可以通过银行贷款、发行公司债满足资金需求的,不支持其公开发行股票再融资;

4、前次募集资金尚未使用完毕,或前次募集资金使用进度和效果与披露情况出入较大的上市公司不得再融资;

影响解读:创业板公司的现金分红将增加。

B:"小额、快速、灵活"的定向增发机制

1、将"小额快速"定向增发的融资额限定为12个月内累计不超过公司净资产的10%,每次不超过5000万元且不超过公司净资产的10%;

2、适用简易审核程序,监管部门自受理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核准的决定;

3、允许发行人不聘请保荐、承销机构,自行销售股票,降低融资成本。

4、缩短股票发售至上市的间隔,降低市场风险。

影响解读:

1、利好一批最早上市的、资产负债相对较高的、超募资金用得差不多了的老创业板公司。

2、对券商投行业务构成利空;

C:定向增发定价机制

1、非公开发行股票价格不低于发行期首日前一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的,不锁定;

2、非公开发行股票价格低于发行期首日前20个交易日或者前一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但不低于90%的,锁定12个月;

3、支持战略投资者定向入股。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或者其控制的关联方,以及董事会引入的境内外战略投资者以不低于董事会作出本次定向增发决议公告日前20个交易日或者前一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的90%认购的,锁定36个月。

影响解读:

不同的参与主体,有望构建新的市值管理模式。

四、完善创业板并购重组制度,支持创业板上市公司通过并购实现持续发展。

主要措施:

鼓励创业板上市公司并购。对于通过定向增发进行收购兼并的,可以适当放宽对盈利的要求。

影响解读:

1、创业板的上游下游、同行业兼并购增多。

2、缺乏盈利限制,容易导致收购不良资产,涉嫌利益输送,侵害小股东利益,完善的公司治理更加重要。

五、完善信息披露规则,以信息披露为中心,改进信息披露内容与质量。

主要措施:

1、披露内容从监管导向转为投资者需求导向,取消与投资决策不相关的冗余信息披露要求;

2、结合创业板企业业务模式新、业绩波动大等特点,提出差异化的披露要求,重点披露商业模式、经营风险、财务分析和战略规划等信息;

3、强化风险揭示,要求风险披露须全面、深入、具体,风险警示要直接、醒目;

4、信息披露简明易懂。要求使用浅白语言,进一步提高招股书的可读性;

5、强化对信息披露的监管,坚决打击虚假披露、恶意隐瞒等违法违规行为;

6、全面落实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投资者权益保护等意见中关于信息披露的相关要求。

影响解读:

对创业板的监管加强,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和有效性。

六、严格执行退市制度,不允许借壳上市,抑制投机炒作。

影响解读:

各种变通的资产并购方式,效果有待检验,关键是具体的执行力度和标准。

责编 张旭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证监会组合拳推市场化新政及政策解读——创业板改革:现金分红增加酝酿市值管理新模式 每经记者赵笛 3月21日,证监会在"两会"后终于祭出重磅改革措施。其中创业板上市规则的改革,无疑是重中之重,对市场将产生重大影响。对此,《每日经济新闻》将新规逐一解读: 一、修订首次发行股票并在创业板上市暂行办法,适当降低财务指标要求。主要措施: 取消持续增长要求,允许收入在一定规模以上的企业只需要有一年盈利记录即可上市; 影响解读: 1、更多的企业发行上市,冲击市场资金面; 2、创业板企业大量增加,难免出现良莠不齐现象,分化加剧; 3、加强对违规违法的监管。 二、拓展市场服务覆盖面,停止执行《关于进一步做好创业板推荐工作的指引》,创业板申报企业不再限于九大行业。主要措施: 1、简化发行条件; 2、进一步加强对创新型、成长型企业发展的扶持力度。 影响解读: 1、创业板老股吸引力降低,促使高估值的老股价值回归; 2、更多更新题材的公司上市,资金炒作的选择范围更大。 三、建立符合创业板特点的再融资制度,合理设定发行条件,推出"小额、快速、灵活"的定向增发机制,满足创业板上市公司持续发展的融资需求。主要措施: A:规范再融资 1、提供了公开增发、配股、定向增发、可转债等多个融资品种; 2、公司须最近二年盈利,且按公司章程的规定实施现金分红的企业才允许再融资; 3、公司资产负债率较低的,可以通过银行贷款、发行公司债满足资金需求的,不支持其公开发行股票再融资; 4、前次募集资金尚未使用完毕,或前次募集资金使用进度和效果与披露情况出入较大的上市公司不得再融资; 影响解读:创业板公司的现金分红将增加。 B:"小额、快速、灵活"的定向增发机制 1、将"小额快速"定向增发的融资额限定为12个月内累计不超过公司净资产的10%,每次不超过5000万元且不超过公司净资产的10%; 2、适用简易审核程序,监管部门自受理之日起15个工作日内作出是否核准的决定; 3、允许发行人不聘请保荐、承销机构,自行销售股票,降低融资成本。 4、缩短股票发售至上市的间隔,降低市场风险。 影响解读: 1、利好一批最早上市的、资产负债相对较高的、超募资金用得差不多了的老创业板公司。 2、对券商投行业务构成利空; C:定向增发定价机制 1、非公开发行股票价格不低于发行期首日前一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的,不锁定; 2、非公开发行股票价格低于发行期首日前20个交易日或者前一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但不低于90%的,锁定12个月; 3、支持战略投资者定向入股。上市公司控股股东、实际控制人或者其控制的关联方,以及董事会引入的境内外战略投资者以不低于董事会作出本次定向增发决议公告日前20个交易日或者前一个交易日公司股票均价的90%认购的,锁定36个月。 影响解读: 不同的参与主体,有望构建新的市值管理模式。 四、完善创业板并购重组制度,支持创业板上市公司通过并购实现持续发展。 主要措施: 鼓励创业板上市公司并购。对于通过定向增发进行收购兼并的,可以适当放宽对盈利的要求。 影响解读: 1、创业板的上游下游、同行业兼并购增多。 2、缺乏盈利限制,容易导致收购不良资产,涉嫌利益输送,侵害小股东利益,完善的公司治理更加重要。 五、完善信息披露规则,以信息披露为中心,改进信息披露内容与质量。 主要措施: 1、披露内容从监管导向转为投资者需求导向,取消与投资决策不相关的冗余信息披露要求; 2、结合创业板企业业务模式新、业绩波动大等特点,提出差异化的披露要求,重点披露商业模式、经营风险、财务分析和战略规划等信息; 3、强化风险揭示,要求风险披露须全面、深入、具体,风险警示要直接、醒目; 4、信息披露简明易懂。要求使用浅白语言,进一步提高招股书的可读性; 5、强化对信息披露的监管,坚决打击虚假披露、恶意隐瞒等违法违规行为; 6、全面落实新股发行体制改革和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投资者权益保护等意见中关于信息披露的相关要求。 影响解读: 对创业板的监管加强,提高信息披露的质量和有效性。 六、严格执行退市制度,不允许借壳上市,抑制投机炒作。 影响解读: 各种变通的资产并购方式,效果有待检验,关键是具体的执行力度和标准。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