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专家访谈

每经网首页 > 专家访谈 > 正文

刘纪鹏专访:垄断行业下游领域可向民资敞开

证券时报 2014-02-28 09:41:39

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刘纪鹏认为,垄断性行业下游领域可以完全向民资敞开。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改革还可以更大胆些,垄断性行业下游领域可以完全向民资敞开。”

中国石化率先启动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吸引了市场多方关注,对此,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刘纪鹏接受证券时报记者专访时如是评价。

和“土豪”做朋友

2月19日,中国石化的董事会通过一项决议,同意对其下属的油品销售业务板块进行全面重组,引入社会与民营资本参股,且授权董事长在社会与民营资本的持股比例不超30%的情况下,行使有关权力。这被视为央企打响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第一炮。

“混合所有制改革本质上是股份制改革,是国内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高级形式。”刘纪鹏认为,混合所有制改革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国企股份制改造是一脉相承的,本质上是央企国企从经营者市场化到所有者市场化的沿革,是“从企业层面改革进入资本层面改革”。

谈及改革的必要性,刘纪鹏认为,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大部分央企国企已经完成股份制改造,如今面临着将大型央企国企组建成与国际接轨的跨国公司难题,进行深层次的股份制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势在必行。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一些大型央企国企已经发展壮大,成为世界500强企业。“即便到了今天,由于国有成分高或者一股独大,大型央企国企在国际商业活动中仍会受到一些国家政府的不公平待遇。因而,央企国企学习大型跨国公司的经验,引入包括民资、外资在内的多种资本,在股权分布上趋向市场化,更加有利于央企国企开展国际业务,成为名副其实的跨国公司。”刘纪鹏说。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外能与国际接轨,对内则可以打破垄断。”刘纪鹏认为,一些民用消费领域完全没有必要由央企国企垄断。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领域,如汽油销售、通信业务服务、水电气供应等,与民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引进社会资本,促进市场公平竞争,更有利于国计民生。

刘纪鹏认为,石油、电信、电力等行业的下游领域“完全可以向民资敞开大门”,油田开采等上游领域在不影响国家安全(如能源安全、信息安全)的情况下,可以逐步放开社会资本准入门槛。“甚至一些事业单位,如医院、学校等,都可以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尝试,并不一定要是在竞争性领域。”他说。

“据我了解,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很多央企都投奔新机制,积极探讨引入民资的问题。”刘纪鹏说,“过去是民营企业傍国企大款,现在是央企国企主动示好民营企业,和‘土豪’做朋友。”

对自己“动手术”

“混合所有制改革,没有所谓的固定模式。”刘纪鹏表示,改革目的是促进垄断领域市场化竞争,央企国企改革没有必要讲究按部就班进行国有成分和民营成分按各占多少比例进行股份配比。

谈及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国有成分占比问题时,刘纪鹏认为,国有资本完全没有必要拘泥于51%持股比例的绝对控股地位,在一些需要逐步放开的领域,国资占比保持在30%以上的相对控股地位即可,甚至国有股东仅保持第一大股东地位不变即可,类似于华润集团对万科的控制。

“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把步子迈得更大点,一些企业在所有权形式上不必体现为国家控股。”刘纪鹏表示,央企国企改革,可以借鉴国际经验。“例如,在一些国家,电力公司为民营企业,国家仅持有少量特别股份,在表决权享有绝对优势。”

“民资也好,外资也好,高管持股、员工持股,或者股票期权等等,不必拘泥形式。”刘纪鹏认为,央企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应该探索实现多种股份形式并存,通过股份稀释降低国有资本比例。“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公平公开公正。”他说。

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刘纪鹏认为,资本市场是实现国资退出的最佳平台。在三公原则之下,央企国企股份转让的价格更接近市场定价,能够避免暗箱操作,不会导致贱卖国有资产。

刘纪鹏认为,通过资本市场运作国有股权转让,还能帮助央企国企建立现代化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

“这就要求国资委要收起有形之手。”他认为,混合所有制改革到了最后就是各级国资委要对自己“动手术”。“国资委作为政府特设机构,既是国企的所有者又是国企的监督部门,从管事、管人到管资产,国企运营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政府干预色彩,不符合现代化企业的管理理念。”他建议,各级国资委成立专门的国企经营公司,由国企运营公司代表国有股权市场化运营央企国企,做企业的出资人代表,而国资委则应该完全退出企业经营领域,做国企的独立监管者。

“整体”不如“拆分”

“一谈到国企上市,市场投资人士就对‘整体上市’趋之若鹜,这是个误区。”刘纪鹏认为,央企国企上市,没有必要追求整体上市,应该反其道而行之,鼓励分拆上市。

刘纪鹏认为,央企国企实现整体上市,全部资产证券化固然是好事,但对于投资者而言,很难发现大型央企的投资价值。

“大央企往往被视为大蓝筹,但股价并没有蓝筹股特质,比如,国有四大行都整体上市了,但股价却天天在‘画心电图’。”刘纪鹏说,“往往大央企都同时拥有多种业务,有的业务在某些年度赚钱而另一些业务则不赚钱,两相抵消,投资者难以准确把握趋势,倒还不如将各项业务分拆上市。”

“大型央企整体上市还有一个弊端,就是巨额再融资的问题。”他说,不管新股上市还是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大型央企一次融资都是几百亿上千亿级别的,对股价乃至整个股票市场造成冲击巨大,假若分拆上市,单一业务的融资需求就没有那么大,而且可以分批次融资,对市场造成影响要小点。

刘纪鹏认为,央企国企分拆上市还能快速实现在特定领域的退出。由于目前部分大型央企一部分核心业务涉及国家安全等原因,要求国家保持绝对控股地位,因而可以保留该部分业务,将副业或者处于完全竞争领域的业务分拆上市,逐步退出。

责编 邬晓丹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改革还可以更大胆些,垄断性行业下游领域可以完全向民资敞开。” 中国石化率先启动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吸引了市场多方关注,对此,中国政法大学资本研究中心主任刘纪鹏接受证券时报记者专访时如是评价。 和“土豪”做朋友 2月19日,中国石化的董事会通过一项决议,同意对其下属的油品销售业务板块进行全面重组,引入社会与民营资本参股,且授权董事长在社会与民营资本的持股比例不超30%的情况下,行使有关权力。这被视为央企打响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第一炮。 “混合所有制改革本质上是股份制改革,是国内国有企业股份制改革的高级形式。”刘纪鹏认为,混合所有制改革与上世纪80年代开始的国企股份制改造是一脉相承的,本质上是央企国企从经营者市场化到所有者市场化的沿革,是“从企业层面改革进入资本层面改革”。 谈及改革的必要性,刘纪鹏认为,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大部分央企国企已经完成股份制改造,如今面临着将大型央企国企组建成与国际接轨的跨国公司难题,进行深层次的股份制改革——混合所有制改革势在必行。 随着中国经济的腾飞,一些大型央企国企已经发展壮大,成为世界500强企业。“即便到了今天,由于国有成分高或者一股独大,大型央企国企在国际商业活动中仍会受到一些国家政府的不公平待遇。因而,央企国企学习大型跨国公司的经验,引入包括民资、外资在内的多种资本,在股权分布上趋向市场化,更加有利于央企国企开展国际业务,成为名副其实的跨国公司。”刘纪鹏说。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外能与国际接轨,对内则可以打破垄断。”刘纪鹏认为,一些民用消费领域完全没有必要由央企国企垄断。一些关系国计民生的领域,如汽油销售、通信业务服务、水电气供应等,与民众日常生活息息相关,引进社会资本,促进市场公平竞争,更有利于国计民生。 刘纪鹏认为,石油、电信、电力等行业的下游领域“完全可以向民资敞开大门”,油田开采等上游领域在不影响国家安全(如能源安全、信息安全)的情况下,可以逐步放开社会资本准入门槛。“甚至一些事业单位,如医院、学校等,都可以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尝试,并不一定要是在竞争性领域。”他说。 “据我了解,十八届三中全会之后,很多央企都投奔新机制,积极探讨引入民资的问题。”刘纪鹏说,“过去是民营企业傍国企大款,现在是央企国企主动示好民营企业,和‘土豪’做朋友。” 对自己“动手术” “混合所有制改革,没有所谓的固定模式。”刘纪鹏表示,改革目的是促进垄断领域市场化竞争,央企国企改革没有必要讲究按部就班进行国有成分和民营成分按各占多少比例进行股份配比。 谈及混合所有制改革中国有成分占比问题时,刘纪鹏认为,国有资本完全没有必要拘泥于51%持股比例的绝对控股地位,在一些需要逐步放开的领域,国资占比保持在30%以上的相对控股地位即可,甚至国有股东仅保持第一大股东地位不变即可,类似于华润集团对万科的控制。 “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把步子迈得更大点,一些企业在所有权形式上不必体现为国家控股。”刘纪鹏表示,央企国企改革,可以借鉴国际经验。“例如,在一些国家,电力公司为民营企业,国家仅持有少量特别股份,在表决权享有绝对优势。” “民资也好,外资也好,高管持股、员工持股,或者股票期权等等,不必拘泥形式。”刘纪鹏认为,央企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应该探索实现多种股份形式并存,通过股份稀释降低国有资本比例。“在这一过程中一定要公平公开公正。”他说。 阳光是最好的消毒剂。刘纪鹏认为,资本市场是实现国资退出的最佳平台。在三公原则之下,央企国企股份转让的价格更接近市场定价,能够避免暗箱操作,不会导致贱卖国有资产。 刘纪鹏认为,通过资本市场运作国有股权转让,还能帮助央企国企建立现代化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 “这就要求国资委要收起有形之手。”他认为,混合所有制改革到了最后就是各级国资委要对自己“动手术”。“国资委作为政府特设机构,既是国企的所有者又是国企的监督部门,从管事、管人到管资产,国企运营都存在一定程度的政府干预色彩,不符合现代化企业的管理理念。”他建议,各级国资委成立专门的国企经营公司,由国企运营公司代表国有股权市场化运营央企国企,做企业的出资人代表,而国资委则应该完全退出企业经营领域,做国企的独立监管者。 “整体”不如“拆分” “一谈到国企上市,市场投资人士就对‘整体上市’趋之若鹜,这是个误区。”刘纪鹏认为,央企国企上市,没有必要追求整体上市,应该反其道而行之,鼓励分拆上市。 刘纪鹏认为,央企国企实现整体上市,全部资产证券化固然是好事,但对于投资者而言,很难发现大型央企的投资价值。 “大央企往往被视为大蓝筹,但股价并没有蓝筹股特质,比如,国有四大行都整体上市了,但股价却天天在‘画心电图’。”刘纪鹏说,“往往大央企都同时拥有多种业务,有的业务在某些年度赚钱而另一些业务则不赚钱,两相抵消,投资者难以准确把握趋势,倒还不如将各项业务分拆上市。” “大型央企整体上市还有一个弊端,就是巨额再融资的问题。”他说,不管新股上市还是上市公司股权再融资,大型央企一次融资都是几百亿上千亿级别的,对股价乃至整个股票市场造成冲击巨大,假若分拆上市,单一业务的融资需求就没有那么大,而且可以分批次融资,对市场造成影响要小点。 刘纪鹏认为,央企国企分拆上市还能快速实现在特定领域的退出。由于目前部分大型央企一部分核心业务涉及国家安全等原因,要求国家保持绝对控股地位,因而可以保留该部分业务,将副业或者处于完全竞争领域的业务分拆上市,逐步退出。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