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1-23 01:18:11
每经编辑|每经记者 原金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原金 发自北京
昨日(1月22日),国家发改委召开宏观经济与政策新闻发布会,发改委发展规划司司长徐林表示,“十二五”规划实施的总体情况比较顺利,绝大部分的实施进度好于预期,但其中有四项指标进度滞后于预期。“一是氮氧化物排放总量减少;二是能源消费结构优化方面的指标,即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比重;三是能源消费强度的指标,即单位GDP能源消耗降低;四是二氧化碳排放强度,即单位GDP二氧化碳排放降低。”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从2013下半年开始,国家发改委就不断对“十二五”期间的节能减排形势做出预警,在如今中期成绩单上这一部分指标仍然是弱项。
据发改委方面介绍,在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之后,发改委已经对详细的中期评估报告作出进一步修改,等下一步修改完成之后,该报告会对外公开。
徐林表示,“比如GDP的增长目标,是一个预期性指标,‘十二五’规划提出来的是年均增长7%,在过去3年里,分别是9.2%、7.7%和7.7%。根据目前经济发展的走势,要完成‘十二五’规划提出的年均增长7%的目标是没有任何问题的。”
上述四项滞后指标都跟节能减排有或多或少的关联。“也可以看出这四个指标相互之间有一定的关系,节能的水平和二氧化碳排放强度之间是有一定关系,能源消费强度指标完成好的话,二氧化碳排放强度指标也会好。”徐林称。
根据发改委披露的数据,虽然一些指标没有达到“十二五”规划的要求,但也是取得了一定进展。徐林表示,“比如单位国内生产总值 (GDP)的能耗降低了5.54%,非化石能源占一次能源消费的比重,虽然进度有一点慢,但是从8%提高到9.4%,要达到‘十二五’末期的11.4%要求,在后两年的进度必须要比前几年加大,才可能实现。”
在前不久的全国发展和改革工作会议上,国家发改委主任徐绍史已经明确,在2014年中央预算内投资主要投向重大基础设施以及重大节能减排和环境治理工程等。
高耗能、高污染等产能过剩的行业是重点整治的对象,产业协调司司长陈斌称,化解产能过剩工作正在继续推进,阶段性的效果已逐步显现,2014年将继续做好化解产能过剩工作。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