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IPO

每经网首页 > IPO > 正文

杨晓嘉:加快市场创新发展 培育中国经济未来

中国证券报 2014-01-20 08:43:09

到2014年1月16日,全国中小企业股份转让系统(简称“全国股转系统”)已走过一年的历程。全国股转系统董事长杨晓嘉在接受中国证券报记者专访时指出,要加快市场创新发展,培育中国经济未来。展望2014年,全国股转系统将在市场的广度和深度、规模和质量两个维度上推进各项工作,具体包括:实现对各类企业全覆盖,推出债券、优先股等新融资工具,推出市场指数,加快交易系统建设、实现多样化的交易方式,大力发展多样化的机构投资者群体,深化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推动综合融资平台服务的形成。

培育中国经济未来

中国证券报:总结一年历程,全国股转系统是否充分发挥了服务中小微企业发展的功能,未来将成为一个怎样的市场?

杨晓嘉:这是党中央、国务院赋予全国股转系统的历史使命。中小微企业有两个重要的特性:一是数量众多,占企业总量的90%以上;二是具有创新型特征。

十八届三中全会《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激发中小企业创新活力。目前市场前沿的创新技术由于过于领先,往往没有稳定的商业模式,但它们是灵活的中小微企业擅长的领域。依靠对新技术、新概念的研发和投入,中小微企业获得成长的机会,变身为领军企业。从美国经济发展历程看,中小微企业的创新精神在经济发展过程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中国中小微企业贡献了50%的税收、60%的GDP、80%的就业、66%的专利发明、74%的技术创新和82%的新产品开发,但无论是直接融资还是间接融资对中小微企业的支持都很薄弱。

某挂牌企业高管谈及在全国股转系统挂牌的目的时表示,第一,对外能提升企业的形象,扩大企业的知名度;第二,对内通过市场机制充分反映企业价值,实现股权激励,汇聚优秀人才;第三,为了获得更好的创业环境,获得银行的信贷支持和政府部门的重视,赢得相关资助和帮扶政策。我听了之后很受启发。

中国经济的未来体现在创新型中小微企业上。如何借力资本市场、创新金融工具与制度安排,激发、激活中小微企业的创新能力,是全国股转系统面临的重要课题。正是在这一背景下,国务院批准全国股转系统试点进一步扩大到全国确实具有战略意义。我们的愿景是把这个市场真正建设成为服务中国经济细胞、推动中国经济转型、培育中国经济未来的重要平台。

把市场的属性还给市场

中国证券报: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要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决定性作用,全国股转系统制度设计如何体现市场化?

杨晓嘉:全国股转系统的发展理念是坚持市场化取向,坚持改革创新,把市场的属性还给市场。全国股转系统服务的对象多数是处于成长前期的企业,这类企业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形成了一定的经营模式和盈利模式,但普遍规模较小。我们通过降低准入门槛、简化审核流程、公开交易转让,让企业的价值能被市场有效发现和挖掘;通过发行股票或债券等工具,挂牌企业可以获得资金支持;通过信息披露,不断提升公司治理水平,强化规范意识。在这一基础上,由投资者自主进行投资决策并自行承担投资风险。市场运管机构不对企业做实质判断,将选择、评判企业的权利交给市场。资本市场改革已进入新的历史阶段,股份转让系统试点扩大到全国,不仅是新一轮改革的重要内容,也应成为新一轮改革的重要推动力量。

作为一个主要面向机构投资者和有一定风险承受能力个人投资者的市场,全国股转系统要冲破各种观念的束缚,大胆开拓、勇于创新,真正为实体经济提供高效的金融工具和资本舞台。我觉得主要有这么几点:

一是准入、退出的市场化。改变重业绩增长、轻规范经营的状况,将主办券商的推荐和持续督导与企业持续发展紧密联系起来,形成市场化的培育、遴选和服务机制。对于不符合继续挂牌条件的,我们将在制度层面做出多样化安排,遵循公司自治原则,逐渐形成能进能退的市场机制。

二是自律监管市场化。坚持开门办市场,阳光办市场,使服务市场的各项流程尽可能公开透明,从而保障各类主体平等进入市场,引导各类主体归位尽责。

三是制度建设市场化。最重要的是要“接地气”,实践先行,“谋定而后动”。我们的队伍很多都来自市场机构,在规则制定过程中广泛听取、吸收市场各方意见建议。

四大创新构建市场平台

中国证券报:围绕服务中小微企业发展、推进资本市场创新,全国股转系统一年来推出了哪些创新举措?

杨晓嘉:作为一个全新的市场,我们没有历史负担,创新是全国股转系统发展的主旋律。如何建设一个服务中小微企业的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是一个新的尝试,已经初步构建符合中小微企业特点和需求的制度体系和服务体系,目前正在实施的创新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一是创新准入制度。坚持制度公平和理念包容的原则,针对创新创业型中小企业的发展特点和风险特征,科学合理地设置准入条件。准入条件不设财务指标,也不受地域、规模、业态的限制,以信息披露为核心,实现资本市场对创新型、创业型、成长型中小微企业的覆盖。截至2013年末,全国股转系统挂牌公司总数达356家、总股本97.17亿股、总市值553.06亿元,分别比2012年末增长78%、78.28%和64.55%。挂牌公司覆盖12个行业,绝大部分为高新技术企业。

二是创新融资方式。特点是小额、快速、按需,为中小微企业提供多元化、个性化的综合金融服务。挂牌公司可以通过发行股票直接融资,也可以通过与全国股转系统开展战略合作的商业银行间接融资。在发行融资方面,企业可自主选择发行时点,没有时间间隔要求,新增股份不强制限售;定价方式多元化,可以通过路演等方式推介、通过询价等方式确定发行对象和发行价格,也可与特定发行对象协商谈判确定发行价格;认购形式多样化,除可以用现金认购外,还可以用其他非现金资产认购。挂牌公司2013年完成60次发行融资,募集资金10.02亿元,分别比2012年增长150%和16.65%。其中,挂牌同时发行10次,募集资金2.11亿元。

三是创新交易方式。全国股转系统挂牌公司在企业规模、发展阶段、股权集中度等方面不尽相同,为此,我们提供协议、做市商、竞价三种交易方式供企业自主选择。做市商制度的推出是证券市场的一次创新尝试,将有效提升市场定价功能,提高市场的活跃度与流动性。

四是创新监管方式。确立以信息披露为核心的监管方式,以市场自律监管为主,强化过程控制和事后监管。以投资者需求为导向,建立企业挂牌、融资、日常监管等各个环节有机衔接的信息披露规则体系及日常监管机制。

维护自律监管公信力

中国证券报:全国股转系统服务范围已覆盖全国,下一步面临的主要挑战是什么?应如何应对?

杨晓嘉:最主要的挑战是如何尽快形成并维护市场自律监管的公信力,并融入多层次资本市场体系中,实现与其他市场板块的差异化发展。建设全国股转系统并非简单地降低上市挂牌标准,关键在于根据不同的服务对象和功能定位,形成差异化的制度安排,而不是同质化竞争。要做到这一点,需要正确处理和把握规模与质量、创新与风控、服务与监管的关系。

首先,规模与质量历来相辅相成。全国股转系统还处在初创阶段,有扩大规模的刚性需求;但这种对规模的追求绝不能变成饮鸩止渴式的盲目冒进。在自律监管为核心的市场,这一点尤为重要。我们的准入审查和公司监管必须要经得起市场的考验,受得住公众的监督。我们提出“开门办市场”,就是要把市场的自律监管置于“阳光”之下,保持市场的公信力。

其次,创新与风险历来如影随形。创新是全国股转系统的魅力所在,但有创新就必然有产生风险的可能。例如,我们在做市商制度上做了“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但实施后会产生怎样的效果、会不会遇到始料不及的问题都是未知数。我们并不是孤立地推出做市商,而是辅以券商内部业务隔离等一系列举措,就是为了在创新的同时防控风险。今后我们还将继续加大创新力度,但也一定会牢牢守住风险的底线。

再次,服务与监管实际上是促进市场发展的两种不同手段和方式,不能人为割裂。全国股转系统一直主张寓监管于服务,最终的目的是让市场规范发展。

打造综合金融服务平台

中国证券报:2014年全国股转系统的发展设想是什么?

杨晓嘉:如果说2013年是全国股转系统起航的一年,那么2014年就是发展之年,全国股转系统将进入全面发展、创新发展、快速发展的新阶段。在新的一年里,我们将着力构建充满活力、高效多元、富有特色的全国性证券交易场所,不断夯实市场基础,完善市场功能,提升服务市场的能力与水平。

就具体部署而言,全国股转系统将在市场的广度和深度、规模和质量两个维度上推进各项工作:

一是进一步拓展市场的广度,实现对各类企业的全覆盖;二是不断丰富市场产品,推出债券、优先股等新融资工具,推出市场指数,研究开发信息服务和互联网金融产品;三是进一步完善市场功能,加快交易系统建设、实现多样化的交易方式,完善发行融资、落实并购重组、推动投融资有效对接;四是进一步优化市场服务,大力发展多样化的机构投资者群体,深化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的合作,推动综合融资平台服务的形成;五是进一步完善市场制度建设,探索市场分层、市场评价、信息披露弹性安排等制度安排,建立全国股转系统与交易所市场、区域市场的有机联系;六是进一步加大市场法制法规的宣传与培训,开展挂牌公司的常态化培训服务,实现电子化报送、网络化沟通;七是进一步加强市场监管,提高市场的规范化水平。

责编 叶峰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