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2013车市成绩出炉:八家跨国公司座次重排

2014-01-09 01:28:54

八家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累计销量超过1240万辆。如果2013年中国市场销量规模达到2100万辆的话,八大跨国公司则占据六成市场份额。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在中国汽车市场上,车企如同逆水行舟,不进则退。2013年,中国车市的排行榜座次重排。

继通用汽车高调发布在华销量后,大众汽车两家合资公司不甘示弱地先后发布销量数据。大众汽车在中国重夺车市冠军头衔。

在两家跨国巨头之后,现代汽车和日产汽车凭借162万辆和127万辆的销量,稳定在第三和第四。由于福特这匹黑马迅速攀升至第五,丰田汽车排名降至第六位,跟随其后的是本田汽车。尽管标致雪铁龙仍居第八名,但是销量已较上年有所增长。

粗略计算,八家跨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累计销量超过1240万辆。如果2013年中国市场销量规模达到2100万辆的话,八大跨国公司则占据六成市场份额。

市场普遍预计,2014年中国汽车产销可能在2013年高位增长的基础上有所回落。但是鉴于目前中国已经成为通用、大众、现代、日产和标致雪铁龙全球最大的单一市场,因此他们的投入有增无减。当蛋糕不再无限膨胀,竞争才真正宣告开始。

领先车企

大众夺2013中国车市冠军 通用新车导入待提速

每经记者 刘旭 发自北京

2014年伊始,中国汽车市场的两大巨头年销量冠军之争再次受到关注。大众汽车有望9年来首次超过通用,问鼎中国汽车市场销售冠军。

从目前披露的数据来看,通用在华销量超过316万辆。尽管大众汽车集团尚未公布数据,但据预测,2013年大众两家合资公司在华销量合计超过312万辆,大众进口车销量达8万辆左右。照此计算,2013年大众将问鼎中国汽车市场冠军席位。

伴随中国汽车市场竞争日渐激烈,合资品牌在各个细分市场的高端化步伐愈发明显。作为欧美合资汽车企业的代表,大众和通用间不仅在销量上竞争,同时也引领了各个细分市场的新方向。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2013年中国A级车市场的整体增速达到20%,B级车市场仅10%左右,C级车市场约13.5%。这意味着,在A级车市场表现出色的企业,能实现更多销量。

大众销量创新高/

2013年,大众汽车在华销售增长势头强劲。从一汽-大众发布的数据来看,2013年销量共计160.71万辆,同比增长17.4%,其中大众品牌销量111.86万辆,奥迪品牌销量48.85万辆。大众旗下的另一家合资公司上海大众累计销售152.5万辆,同比增长19.14%。

上海通用全年销量超过157万辆,其中别克品牌完成80.99万辆,雪佛兰品牌完成71.52万辆,凯迪拉克品牌完成5万辆。上海通用表示,2013年上海通用的产品结构更加健康,以别克品牌为例,凯越占比明显下降,君威和君越“双君”销量贡献明显。

在B级车市场上,别克“双君”销量共计17.59万辆,上海通用一直主打的“双君一宝”中的迈锐宝销量达10.14万辆,同比销量近乎翻倍,成为上海通用增长最快的车型。

对此,汽车分析师钟师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雪佛兰品牌获得中高级车市场认可还需要努力,雪佛兰品牌的提升和别克品牌的销量结构调整,是摆在上海通用面前的双重挑战。

在A级车市场,凯越2012年占比上海通用销量40%的情况有所改变,2013年凯越销量共计29.62万辆,占比为18.80%,销量增长仅6.89%。

一汽-大众在A级车市场上,2013年捷达完成销量27.30万辆,同比增长12.58%。此外,一汽-大众旗下宝来、速腾销量均超过20万辆,处于生命周期末端的高尔夫,仍取得了10.67万辆的市场成绩。

罗磊指出,随着三四线城市的市场份额不断提升,在7万~10万的价格区间填充新的入门级家用轿车产品,是上海通用需要关注的问题。

冠军争夺刺激投资加码/

在中国市场销量超过通用汽车,意味着大众汽车重新夺回在华“最大外国汽车制造商”的称号。

2005年,通用在中国市场销量首次超过大众,此后一直保持着优势地位。

2012年,大众在中国市场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变速箱危机”,但仍维持了此前增长速度。对此钟师表示,在中国市场,大众产品谱系更加完备,同时在各个细分市场走向高端化的过程中,大众利用多年建立的口碑以及品牌形象,增强了消费者的忠诚度。

同时,通用的销量也在直线增长。2013年12月12日,通用高调宣布,在华销量首次突破300万辆。“通用赢在数字上。”钟师直言不讳地表示,上汽通用五菱2013年完成销量160.05万辆,在通用中国销量中占据半数以上,而这家公司并不单经营通用品牌。

汽车行业分析师张志勇也认为,通用的高速增长一方面归功于上汽通用五菱的增长,另一方面是通用的外部环境因素导致了其竞争的有利地位。

对市场冠军的争夺,也督促大众和通用不断增加在华投入,包括引入新车型、建立新工厂以及扩张经销商渠道。按照通用的计划,到2016年将通过在华合资企业从产品、工厂和员工三大方面投资约110亿美元;大众也表示将在2015之前投资约合130亿美元用于其在华的合资公司。

2014年比拼新车速度/

按照此前规划,无论是大众还是通用,在中国市场的扩张脚步仍在加速,销量之争也更加白热化。此外,中国市场对于车企全球市场的决定性意义,迫使车企巨头更加激进。

在战略上,大众旗下斯柯达、奥迪、保时捷、宾利、兰博基尼和西雅特等品牌,都将帮助大众进一步抢夺更多的市场份额。

按照规划,2014年一汽-大众奥迪品牌将开始在中国市场销售国产的A3以及新款A4L。有消息称,大众宝来和斯柯达明锐均有计划推出新车型,这些都有助于提升市场份额。

通用高管此前公开表示,新车型的缺乏直接导致2013年公司的发展和业绩开始落后。分析认为,通用采取强化宝骏地位、增发雪佛兰新车等一系列措施,欲重新夺回桂冠。有消息称,2014年通用将在中国市场推出四款雪佛兰的新车型。

北京北辰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总经理迟亦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预测2014年车市维持平稳增长的同时,消费者的选择将愈发严苛。伴随品牌优势放缓,企业全方位的竞争将继续加剧,对于合资品牌而言,挑战同样刚刚开始。

“神速”车企

福特在华销量超越丰田 120万辆产能蓄势待发

每经记者 刘旭 发自北京

福特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福特在华销量共计93.6万辆,同比增长49%,首次超越丰田汽车,排名大众、通用、现代、日产之后,位列外资品牌中国市场销量的第五位。

福特在华的高速增长,最重要支撑来自合资企业长安福特。数据显示,长安福特汽车2013年销量达67.89万辆的新高,同比增长62.2%。

此外,福特进口车增速同样走高。数据显示,2013年福特在华的进口车新增了福克斯ST、嘉年华ST和探险者,加上之前引进的锐界,四款进口车型全年销量达到2.69万辆,同比增长231%。

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福特在华高增长与2013年密集的产品导入密不可分,此前“福特在中国太慢了,2013年的新产品拉动了其销量增长”。

2014年,长安福特在没有新车导入的情况下,将冲击79万辆销售目标。战略管理、渠道发展以及体系能力能否支撑,成为关键。

长安福特破单极增长

在经历了2011年到2012年上半年的“谷底”之后,长安福特从2012年新福克斯上市开始,进入新一轮销量爆发期。

2013年,长安福特延续了这一趋势:旗下车型翼虎上市后加价热销,此后新蒙迪欧上市月销量稳定9000辆左右,进入主流中高级车市场。伴随翼虎、翼搏和新蒙迪欧的上市热销,长安福特靠福克斯“一款车型打天下”的情况有所好转。

福特表示,2013年,新老福克斯销量共计40.36万辆,占长安福特总销量的59.45%。而2012年,福克斯销量占比超过72%。

在其他车型上,2013年翼虎销量共计9.59辆,占比长安福特总销量的14.13%,已经超出长安福特预期;翼搏销量5.97万辆,占比8.79%;而8月29日的上市的新蒙迪欧,4个月销量达到3.57万辆,月均接近9000辆。

2014年,长安福特将重点提升翼虎和新蒙迪欧的销量贡献,这也是长安福特提升品牌力的关键。

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的数据显示,在翼虎所在的细分市场,1~11月大众途观销量17.81万辆,月均销量1.62万辆;本田CR-V销量16.82万辆,月均1.53万辆。在新蒙迪欧所在B级车市场,南北大众仍旧是中高级车市场的销量领军车型,2013年1~11月,帕萨特销量超过20万辆,迈腾销量超过11万辆。

2014年增速或回落

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获悉,在没有新车型投放的情况下,长安福特在2014年锁定79万辆销售目标,同比增幅达到17%。

其中,长安福特对于翼虎的销量预期为14.4万辆,占总销量目标的18.23%;而新蒙迪欧的销量预期已经提升至月均1万辆的水平,占总销量的15.19%。同时,伴随经典福克斯逐步退出市场,新福克斯在长安福特中的占比将继续下降,而嘉年华、翼搏等小车的比重将有所上升。从上述销售布局可知,长安福特2014年的销量增长将重点依托翼虎和新蒙迪欧。

不过,2013年,翼虎爆发的“断轴门”事件让长安福特备受关注。在日前召回之后,这一事件并未平息。罗磊告诉记者,2014年长安福特将面临更大的挑战。

“长安福特以销量为导向的风格十分明显。”熟悉长安福特人士向记者表示,销量是企业的唯一考核,售后服务、经销商管理等体系能力目前仍旧流于表面。

根据福特规划,中国市场将成为其未来重要的销量支撑,在2015年,长安福特在华产能将达到120万辆。但如何实现这一销量和市场口碑,将是对其综合能力的极大考验。

突围车企

A级车市场遇劲敌 韩系车突围中高级车市

每经记者 黄琳涵 发自上海

在车市竞争愈发激烈的背景下,以北京现代、东风悦达起亚为代表的韩系企业仍然保持着较为稳定的增长速度。

近日,现代汽车集团公布了2013年销量,年内该集团在华销售共计161.8万辆,同比增长16%,位居跨国车企第三位。有观点指出,韩系的增长主要得益于多产品组合策略,这在快速增长的SUV市场以及占据乘用市场份额中最大的A级车市场,都有明显体现。

但是,在整体增长的背后,韩系的隐忧也开始显现。A级车向来是韩系车的主打领域,然而在大众、通用等企业的强势进攻下,韩系车在这一领域的地位已遭受挑战。

从具体车型上看,目前除了K3和朗动还能保持快速增长外,其他多款产品均呈现出增长乏力状态。业内人士认为,对于韩系车而言,大本营一旦受到干扰,将影响其整体发力。

同一细分市场“多棋布阵”

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副秘书长崔东树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指出,韩系品牌销量取得增长,主要得益于善用产品组合。

首先,SUV市场的快速增长为韩系提供了增长的重要契机。乘联会数据显示,2013年前11月SUV累计销售252万辆,同比增长53.8%,远超出狭义乘用车20%的平均增长水平。东风悦达起亚推出了智跑、狮跑两款车型共同出击SUV市场,2013年前11月累计销量达到11.88万辆,为整体品牌销量贡献占比为24.4%;北京现代更是进一步细化了这一市场,高低分布了三款车型,途胜、ix35、全新胜达,同期累计销售24.48万辆,在整体销售中的占比达到26.8%。

韩系车多产品组合在A级车市场体现更为明显。从两大品牌的具体车型销售情况看,北京现代伊兰特、朗动、悦动以及东风悦达起亚的K3、赛拉图、福瑞迪等车型组合销量仍在整体品牌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乘联会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前11月,伊兰特、悦动、朗动几款车型的销量总和为37.7万辆,占据北京现代整体销售的41.2%。K3、赛拉图、福瑞迪几款车型同期销售17.4万辆,占据东风悦达起亚整体销量的35.9%。

此外,值得一提的是,在B级车方面,韩系车2013年也取得一定突破。表现最为明显的是北京现代,第八代索纳塔在2013年前11个月累计销量达到9.8万辆,紧随迈腾、凯美瑞,一举冲进B级车前五阵营,同时将通用的双君(君威、君越)以及日产天籁等车型甩在身后。

A级车遭遇大众通用强势竞争

然而,韩系车在A级车市场固有的优势已经开始受到挑战。

自2012年底起,凯越、捷达、桑塔纳等车型已经先后完成改款换代,并且以新桑塔纳和新捷达为代表的车型还在营销、产品定位等方面作出重新调整,力图全面阻击8万~12万元的A级车市场。此外,以东风日产、东风雪铁龙、东风标致为代表的多家汽车企业也相继开启了“军团作战”方式,在A级车市场均配备了三款甚至更多车型。

腹背受敌的韩系A级车市场已感受到了明显压力。为了求取销量,以价换量的力度有所加强。“虽然K3还能保持一定增长,但优惠幅度明显增加。”一位西南地区东风悦达起亚经销商人士向记者介绍,2013年K3的平均优惠在8000元左右,相较2012年增加了约3000元。同时,《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华东、华北等多个地区的北京现代和东风悦达起亚销售终端了解到,在竞争激烈的环境中,2013年同款车型的促销力度大多高于上一年同期。

然而,市场促销这一手段在竞争更加激烈的市场中已经很吃力,乘联会数据显示,韩系两大品牌的A级车阵营中,除了K3和朗动增长显著外,其他车型均呈现出下滑,其中起亚福瑞迪、赛拉图等车型的下滑幅度超过四成。

“目前韩系车在谋求多方位发展的同时,也需要注意强化固有的优势市场。”崔东树认为,小型车是韩系车的发家之地,也是韩系车向上发展的重要根基,向上突围的现代和起亚汽车都需要坚守此阵地。

逆袭车企

寄望混动车高增长丰田在华冲刺110万销量

每经记者 刘旭 发自北京

在华销量遭福特、现代“超车”之后,丰田正在酝酿一场逆袭。2014年,丰田汽车(中国)投资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丰田中国)将在华销量增幅目标设定为19.89%,达到史上最高的110万辆。

丰田中国相关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这一销量目标的设定是基于两点考虑:一是市场恢复情况,二是2014年的车型导入规划。

丰田1月6日公布的销量快报显示,2013年在华销量共计91.75万辆,同比增长9.2%。“这已经达到了丰田在华销售的最好成绩,过去我们的最高年销量为88万辆。”丰田中国总经理大西弘致表示。

对于以丰田为代表的日系品牌在华销量预期,业内普遍认为,2014年汽车市场整体增幅将较2013年有所下降,市场波动因素仍笼罩在日系品牌头顶。

小型车与本土化推动回暖/

2013年,丰田在华销量同比增长9.2%,这被认为是日系车回暖的重要标志。

“日系品牌在中国市场面临的非市场因素较多,2013年的回暖主要是此前购买能力的释放。”北京北辰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总经理迟亦枫曾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从现阶段市场表现来看,日系品牌仍有较长的路要走。

2013年被称为丰田在中国的“小型车元年”,丰田从商品层面体现了“中国丰田”在本地化战略方面的新突破。经过一年的预热,2013年广州车展前夕,一汽丰田全新威驰和广汽丰田致炫先后上市。两款车型的低价入市,已经暗示了丰田在中国市场力拼销量的野心。

除了小型车,2013年丰田在华的发展还有一个关键词——本土化。不管是新威驰还是致炫,都改变了原来依赖日系供应商的局面,实现了高度本土化采购,进一步降低了成本,突破了此前阻碍丰田小型车在华售价过高的瓶颈。此外,2013年11月,丰田常熟研发中心正式落成,研发本土化成为丰田践行“中国最重要”的技术支撑。

上述丰田汽车相关负责人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2014年,丰田将进一步延续和深化小型车和本土化战略。

此外,丰田中国研发中心落成后,丰田把混合动力技术转移到了中国,这是其首次在日本以外的国家建设混合动力核心组件的研发基地。

“混合动力车型核心零部件将逐步实现国产,我们预计凯美瑞尊瑞和普锐斯的价格还将进一步降低。”大西弘致曾表示,随着混合动力车型价格降低,普及速度加快,未来混合动力技术还将搭载在B级以及更高级别的车型上,更多的混合动力车型将引入中国市场。

丰富产品体系谋销量逆袭/

丰田中国执行副总经理董长征曾在2013年广州车展上表示,“明年,丰田在华销量计划达到100万辆。”现在看来,丰田中国已将这一目标进一步提升至110万辆。

上述丰田中国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实际上,100万辆的目标丰田已经讨论多次,但近年来遭遇的各种不确定因素,让这一计划几度延后。

在丰田看来,以小型车为代表的传统走量车型在2014年会进一步带动销量,而混合动力车的普及同样将成为2014年丰田看好中国市场的另一重要原因。

2014年伊始,一汽丰田将混合动力车型普锐斯的销售范围拓展到全国。一汽丰田相关负责人表示,经过多年酝酿,混合动力车型已经在技术上得到消费者的认可,2014年市场环境将有望好转。

分析认为,普锐斯在中国市场试水多年,一直没有成为丰田的销量支撑。根据全国乘用车联席会发布的数据,2013年1~11月,普锐斯在华销量仅1275辆,比去年同期增长7.3%。

董长征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丰田不遗余力地发力混合动力车市场,是因为混合动力技术是目前最成熟、最易于普及的节能技术。传统车型和混合动力车型销量的双提升,是丰田冲击110万辆销售目标的产品支撑。

据了解,2014年丰田在华将推出多款换代车型。但中国汽车流通协会副秘书长罗磊告诉记者,日系品牌的加速回暖刚刚开始,但是不确定因素众多,能否实现2014年的销量目标,尚无法判定。

增长车企

本田增速领跑日系车企 SUV短板亟待弥补

每经记者 刘卫琰 发自北京

2013年,不少日系车企都交出了靓丽的成绩单。

近日,本田(中国)公布的销量数据显示,2013年该企业在华共销售新车75万辆,同比增长26%。相对于日产和丰田,本田在华销量增幅处于领先地位,日产和丰田在华销量增幅分别为17%和9.2%。此外,本田在华的两个合资企业广汽本田和东风本田,2013年销量增幅同样超越了不少其他日系车合资企业。

“2013年我们共完成销售43.5万辆,同比增长37.6%,不仅超额完成销量目标,增幅也高于行业平均水平。”广汽本田执行副总经理郁俊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2013年本田在华销量增长较快,和本田在华引入的A级车终端销量较好有着必然联系。截至2013年12月,广汽本田凌派上市6个月的累计销量已经突破9万辆,东风本田杰徳上市5个月的累计销量也已达到2.74万辆。

本田在华的另一家合资公司东风本田也有不俗的表现,2013年完成销售32.14万辆,同比增长13.9%。

不过,从本田在华的产品体系来看,SUV依然是其亟待弥补的短板。

A级车带动销量增长

进入2013年第二季度之后,不少日系在华合资车企呈现复苏迹象。

本田(中国)发布的数据显示,2013年9~12月,本田在华销量连续4个月实现环比增长,分别为7.4万辆、7.52万辆、8.3万辆、10.15万辆;2013年本田在华共销售75万辆,同比增长26%,创历史新高。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虽然2013年本田在华销量依然落后于丰田和日产,但是增速明显高于后两家企业。2013年丰田在华销售新车91.75万辆,同比增幅为9.2%;日产销售127万辆汽车,同比增长17%。

来自广汽本田的消息称,2013年该企业共实现销售43.5万辆,同比增长37.6%。“不仅超额完成全年销售目标,增速也超过行业平均水平。”郁俊表示,根据计划,2013年广汽本田的销售目标为40万辆。

郁俊透露,在2013年高速增长的基础上,2014年广汽本田计划实现50万辆销售目标。

东风本田也有不俗的表现,2013年该企业共销售新车32.14万辆,同比增长13.9%。

在郁俊看来,本田在华销量的增长,不仅和日系车全面复苏有关,也与本田2013年下半年导入中国的两款A级车密切相关。

2013年6月底,广汽本田的首款A级车凌派正式上市。截至12月,凌派的累计销量已经达到9.16万辆,在广汽本田全年销量中占据五分之一的份额。

“凌派销量不断走高的同时,雅阁销量依然处于爬坡期,广汽本田已经从一个以B级车带动的企业转变为一个以A级车促销量的企业。”广汽本田的一位经销商表示。

和广汽本田相似,与凌派基于同一平台的杰徳自2013年7月底上市之后,也已成为东风本田销量增长的主力。数据显示,截至2013年12月,杰徳累计销量为2.74万辆。

“杰徳的热销,使东风本田9月、10月两个月的销量连续创下历史新高。”东风本田副总经理刘洪曾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2014年弥补SUV短板

虽然2013年本田旗下的两大合资公司在A级车市场展示了后发实力,但其在SUV市场的短板亟待弥补。

目前我国SUV市场增长迅速,但从本田在华的两家合资企业的车型体系来看,仅东风本田拥有CR-V一款SUV车型,远远落后于日产和丰田。日产在华合资企业东风日产目前拥有奇骏、逍客两款SUV车型,而丰田在华的两个合资企业一汽丰田和广汽丰田分别拥有RAV4和汉兰达。

2013年1~11月,我国SUV车型累计销售251.99万辆,同比增长53.8%,增幅不仅高于乘用车整体市场,而且11月SUV车型在乘用车市场的占比已经超过五成。缺席快速增长的SUV市场,对本田来说无疑是一大遗憾。

不仅如此,目前本田在华唯一一款SUV车型的市场表现也不尽人意。CR-V曾经是我国SUV市场多年的销售冠军,但从2012年开始,CR-V丢失了这一桂冠。

数据显示,2012年CR-V累计销售16.9万辆,同比增长5.6%,落后于途观,后者的销量为17.3万辆,同比增长34%;哈弗H6位居第三,当年销量为14.8万辆,同比增长659%。

2013年,哈弗H6继续发力。从前11个月的销量数据来看,CR-V已经沦为SUV销量季军。前11个月哈弗H6、途观、CR-V的销量分别为19.24万辆、17.8万辆和16.82万辆,同比分别增长47.9%、13%、17%。

“作为东风本田的一款重要利润车型,CR-V目前在不少地区均在降价促销,部分地区的综合优惠幅度已经接近2万元,不仅影响了这款车的利润,甚至影响了经销商的整体利润。”一位东风本田的经销商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相比之下,途观目前正在加价提车。据北京北辰亚运村汽车交易市场总经理迟亦枫透露,目前途观的加价幅度为1万元左右,即便如此,提车仍需等待1个月以上。

好消息是,本田在国内SUV市场的产品短板将在2014年得到弥补。上述东风本田经销商透露,2014年CR-V或将迎来换代车型,希望能够改变目前的销售现状。此外,郁俊透露,2014年广汽本田将迎来首款SUV车型。

然而,在竞争日益激烈的SUV市场,本田作为一个后发者,还能有多大的市场空间,目前仍是未知数。

回归车企

东风日产回归增长节奏 2014年加码SUV市场

每经记者 黄琳涵 发自上海

东风日产像坐过山车一样,在经历2012年的销量低谷之后,再次回到以往增长节奏。

2013年,东风日产实现销量92.6万辆,同比增长19.8%,超额完成年初制定的90万辆销售目标。

回顾2012年,日系车整体遭遇市场风波,东风日产不得不推迟其百万辆销量计划。但在东风日产市场销售总部副总部长杨嵩看来,这也许是一件好事,因为以往快速增长的时候,一些潜伏在东风日产体系内的问题被掩盖了,而在市场下滑之后,这些问题才得以清晰呈现。

在完成大区制改革之后,2013年东风日产再次推出“牵引式营销”模式,并从销售、营销、服务等多个维度进行调整。自2013年9月起,东风日产单月销量已突破9万辆。更为重要的是,东风日产的市场信心全面复苏,面对2014年,东风日产乘用车公司副总经理任勇表示,“好玩的时候才刚刚开始”。

“牵引式”奏效百万辆目标渐近

2012年,日系车遭遇销量大幅下滑。东风日产也未能幸免,原本计划的百万辆销量,当年仅实现77.3万辆,同比下滑9.7%。

“这次风波对于我们来说,是一次总结和反省的机会。”杨嵩此前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

在过去市场高速增长的背景下,东风日产推行的是“狼性文化”营销,经销商在库存压力和奖励刺激下卖力销售,成就了该公司三倍于行业的增长速度,一度被业界称赞和效仿。

但在市场下滑之后,这种“唯销量论”开始受到质疑,高库存让经销商的资金压力与日俱增,经销商降价求生,经营质量下降、消费者满意度下滑等现象时有出现。

对此,东风日产于2013年推出了“牵引式营销”策略:在厂商对经销商的管理方面,颠覆了过去的“以产定销”模式,转为了经销商自行向厂商上报销量计划;在终端消费者层面,则通过强化服务,为消费者提供更多价值回报,进而带动消费需求。

“今年我们库存只增加了16000多辆,库存比例非常小,是比较健康的发展。”杨嵩向介绍称,远离高库存之后,东风日产经销商的压力已经得到缓解,销售体系也开始呈现良性发展。

2014年1月3日,东风日产发布了2013年销量数据,全年共实现销量92.6万辆,较2012年的77.3万辆增长19.8%,超额完成年初制定的90万辆销售目标,其中10~12月单月销量均达到9万辆。

从具体车型来看,新世代天籁自上市以来,销量逐渐爬坡,至2013年12月,单月销量已达到1.2万辆,尽管无法与月销动辙2万辆的帕萨特和迈腾相提并论,但在中高级车市场仍然进入销量前十。

在A级轿车市场,2013年轩逸平均月销水平在2万辆左右,前11月累计排名第七;12月单月销量更是上升至3.2万辆。此外,新骊威、骐达等A级车产品单月销量也基本保持在1万辆左右,两款车合计为东风日产贡献约20%的的月销量。

日产突围SUV启辰布局新能源

任勇认为,东风日产已经具备了百万辆的销售能力,接下来将从恢复阶段跨入追赶阶段。

不过,转守为攻的东风日产,在2014年面临的压力仍然不容小视。除了竞争更加激烈的整体市场,城市限购、节能减排等因互都对销量带来挑战。如何探寻新的增长空间,保持领先甚至超越竞争对手,是摆在东风日产面前的新课题。

在杨嵩看来,过去推行的“牵引式营销”、四五线城市渠道深耕计划,都已取得较好的市场反馈,2014年应当继续沿用。

而在新策略上,东风日产的第一步棋是补齐产品短板。杨嵩坦言,在产品方面,东风日产在SUV市场还留有遗憾。

近年来高速增长的SUV市场,已经出现了诸如福特翼虎、YETI野帝、三菱劲炫、昂科拉等多款强势车型,东风日产的逍客和奇骏却面临着进入生命周期末期的尴尬。

“SUV已经成为中国乘用车市场第二大板块,占比将近五分之一。接下来的3年,我们将在此领域全线出击,打一个翻身仗。”杨嵩透露,日产新一代奇骏将于2014年正式上市,而启辰品牌也会新推一款SUV。

此外,电动车也被东风日产视作未来的重要增长点。启辰晨风电动车将于2014年正式上市,然后在部分区域率先销售,进入商业化发展。

除了产品,面对未来的非市场因素,东风日产也开始未雨绸缪。在天津加入汽车限购城市名单之后,其他多个二线城市也将限购提上日程。

“面对这些情况,对于保有客户的维护和挖掘就显得非常重要,不再只是客户满意度,而是客户忠诚度的问题。”杨嵩表示,限购推涨的置换业务也是公司未来重点发力的方向,主要着力点应是对于体系内客户的深挖。他认为,客户忠诚度高,不仅体现在该客户会回厂、回专营店维修和保养,其所产生的口碑效应更值得关注。

据了解,在率先实施限购的北京,目前东风日产的置换比例已经达到30%。

“意外”车企

神龙双品牌作战挑战65万辆目标

每经记者 黄琳涵 发自上海

2013年,神龙汽车的增长超出预期,全年销量已突破55万辆,高于年初定下的50万辆目标,同比增长25%。在此背景下,神龙为2014年定下的销售目标为65万辆。

从神龙公司旗下标致和雪铁龙两大品牌各自的产品销售结构来看,A级车仍然是最重要的销售阵营,除了标致308、雪铁龙世嘉已被逐渐被塑造成神龙公司旗下的 “明星”车型之外,新生换代也为神龙公司注入了新的增长动力。继东风雪铁龙全新爱丽舍于2013年9月正式上市后,另外一款A级车东风标致301也在当年11月上市销售。

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注意到,在A级车市场,两大品牌均采用了差异化的定位方式,雪铁龙新爱丽舍、世嘉、C4L以及标致308、301、408各自形成的产品组合,分别攻占不同的细分市场。据统计,目前神龙公司旗下的标致和雪铁龙A级车,为其贡献了七八成的销量。

密集布局A级车市

“从销量上来看,还是雪铁龙世嘉和标致308两款A级车的贡献最大。”神龙公司的一位人士对《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称。据全国乘用车市场信息联席会数据,2013年前11个月,标致308和雪铁龙世嘉分别销售7.1万辆和9.5万辆,分别占据各自品牌整体销售的30.9%和39.7%。

在雪铁龙C4L和全新爱丽舍、标致301相继上市之后,神龙公司的A级车阵营得到进一步巩固。

从产品策略上看,神龙也效仿了大众、通用等汽车公司惯用的“军团作战”方式,其中标致301、雪铁龙爱丽舍定位为入门级A级车,而雪铁龙世嘉、标致308两款车型定位于主流A级车,在攻占一二线市场的同时,也能辐射部分三四线城市;此外,标致408、雪铁龙C4L两款车型则定位于A+级市场,挖掘介于A级车与B级车市场之间的消费潜力。

从产品营销上,厂商也采用以差异化取胜的方式。以东风标致为例,在301上市后,目前308的市场优惠已经达到1.5万元,优惠后的价格与301相差不大。据了解,2013年11月上市的东风标致301,12月在某经销商单店销售20多辆,占该店总销量的1/9。

上述经销商人士向记者介绍,“这几款车型一方面为消费者提供了更多种选择,另一方面,新车上市一般也会伴随较大力度的营销宣传,使得品牌曝光度得到提高,对于销量拉动也有帮助。”2013年该店东风标致销量同比增长四成左右,东风雪铁龙销量增长三成。

乘联会数据显示,2013年前11个月,东风雪铁龙累计销售23.9万辆。其中,新爱丽舍销售5.72万辆,同比增长15.5%,在东风雪铁龙整体销量占比为23.9%;C4L同期销售4.19万辆,占比17.5%。

东风标致方面,301在2013年12月的销量为3405辆,接近单月207与307三厢的合计销量。

力推网络下沉

根据神龙公司最新公布的消息,2014年该公司销售目标为65万辆,同比增长18%;到2015年,将挑战80万辆以上的销售目标。

销量的增长除了产品的支持外,销售网络也同样重要。据神龙公司公关部相关人士介绍,目前全国神龙公司4S店数量已由2012年的700余家,增加至850家左右。

此前,乘联会在2013年公布的调查中显示,在未来车市增量中,三线城市会占30%,四线城市会占38%,二线城市占14%,而一线城市跟乡镇已经很少。在神龙公司未来的网点规划中,渠道下沉已成为发展主线之一。

“目前在三四五线城市,由于建店成本高、投资回报时间难以预计,因此一般采用二级网点的拓展模式。”上述西南地区经销商人士向《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介绍,该集团2013年二级网点增长较快,这部分网络的平均销量占据该集团整体销量的30%~40%,“鼎盛”时期高达60%。

根据东风雪铁龙和东风标致最新公布数据,东风雪铁龙2014年的网点数量将由2013年的436家拓展至472家,二级网点数量将由2013年的660家扩展至2014年的725家,网络覆盖率将达到85%;东风标致2014年初期将确保410家4S店投入使用,随着网店布局逐渐深入,未来网络覆盖率也将达到80%以上。

奇瑞挑战7万元单车价“门槛”内销冲击36万辆

每经记者 刘旭 发自北京

刚刚过去的一年,奇瑞汽车先后发布全新品牌战略、全新研发体系、全新的制造工厂以及全新架构下的车型。或许是正在经历转型的阵痛,奇瑞汽车销量并没有随之上扬——继2012年奇瑞汽车销量同比下滑12.4%之后,2013年销量再度下滑9%。2013年,奇瑞汽车海内外销量近50万辆,国内市场销量约为30万辆。

“2014年公司考核我的任务是36万辆,我觉得是有机会的。”日前,奇瑞汽车总经理助理、奇瑞汽车销售公司总经理黄华琼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

36万辆国内销量目标的确定,意味着奇瑞汽车的高管层希望能在2014年终结奇瑞在国内市场的颓势。为达到这一目标,奇瑞汽车计划在2014年发力营销,通过销售渠道整合及新车上市,彻底结束转型“阵痛”。

按照奇瑞的计划,将有20%的经销商面临“末位淘汰”,奇瑞在售车型也将从目前的20款降至8款,同时将单车成交的价格从2013年的5万元提升至2014年的7万元。

艾瑞泽7销量待提升/

2013年,奇瑞汽车海内外销量近50万辆,同比去年下滑9%左右。其中,国内市场销量30万辆左右,同比下滑约20%。

对此,奇瑞汽车相关人士表示,销量下滑主要是砍掉的一些不赚钱又占用资源的车型,这部分车型损耗销量近3万辆;此外,利好小型车的节能惠民政策取消,导致QQ、A3等车型销量下滑。

奇瑞汽车董事长兼总经理尹同跃在接受《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时曾表示,2013年是奇瑞汽车的转型年,在品牌、产品布局都完成之后,今年奇瑞汽车开始追求销量增长。

对于这一目标,奇瑞汽车面临的最大挑战,仍是价格策略和现有产品体系能否被市场接受的问题。

记者走访北京地区奇瑞汽车经销商发现,目前主销车型仍为E3、瑞虎5等主打性价比的车型。全国乘用车联席会统计数据显示,E3在2013年9月上市之后,月销量维持5000~6000辆;艾瑞泽7去年7月上市后,月均销量为2000辆左右。

“月销2000辆的一款车型,难说是成功的。”汽车行业分析师贾新光向记者表示。

艾瑞泽7对于奇瑞汽车战略意义毋庸置疑,这款车肩负了奇瑞转型的众多任务。艾瑞泽7上市后,头两个月的月销量4000辆左右。当时,奇瑞汽车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虽然不是太“出彩”,但是艾瑞泽7在市场上有了“一席之地”。这一销量对于市场重新定义奇瑞的意义重大。

但遗憾的是,艾瑞泽7的销量并没有保持稳定。对此,黄华琼表示,为了保证“转型期”的奇瑞对市场的持续冲击力,奇瑞在四个月内上市了3款产品,因此在营销方面,艾瑞泽7的关注度被其他新车的营销策略所淹没。

这一情况也是奇瑞汽车在2014年需要引起警惕的,毕竟艾瑞泽是奇瑞未来最重要的产品序列。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的了解,艾瑞泽系列在奇瑞汽车中的销量中将达到45%~50%。

有经销商向记者表示,艾瑞泽7目前最大的挑战来自价格。在7万~12万元的定价区间,有太多合资品牌的车型布局其间。实际上,定价能否支撑现有品牌和产品力,也是奇瑞面对的最重要问题。

对此,黄华琼向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表示,2014年奇瑞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艾瑞泽7的营销中,巩固这款车的市场定位和口碑,而价格的“坚挺”对于奇瑞而言至关重要。

在北京市场上,经销商对于艾瑞泽7在2014年的表现不太乐观。“现在就看3月份之后,这款车有没有降价的可能性了。”一位华北区的奇瑞经销商向记者表示,厂商对于这款车严苛的价格把控,令他们对于这款车的市场预期不乐观。

渠道整合淘汰两成经销商/

除了产品,渠道整合是黄华琼带领的营销团队当下面临的最棘手问题。2013年,在奇瑞汽车营销体系中,盈利的经销商占比三分之一左右,而2012年这一数字约为五成。在单车利润上升不敌销量总数下滑的背景下,经销商盈利危机显现。据了解,在2014年下半年之前,奇瑞汽车将完成渠道整合。

黄华琼告诉记者,今年奇瑞汽车经销商淘汰比例大概为20%。今年下半年,奇瑞汽车将对经销商进行三轮考核,从销售和服务能力、与奇瑞汽车现有产品的运营能力等方面考核,得到两张“黄牌”、一张“红牌”的经销商都将被淘汰。

目前,奇瑞汽车有经销商519家。“我走访经销商发现,有很多奇瑞经销商是门对门的,这一现象很奇怪。”黄华琼表示,在奇瑞过去规划的多品牌时期,这些经销商为奇瑞汽车贡献良多,但是现在必须精简。

黄华琼向记者表示,2014年首要解决的问题是 “维持这些产品和保证这些产品的市场竞争力,保证经销商的盈利。”他表示,经销商盈利是一个系统工程,要提升单店盈利能力,提升售后利润占比,“把奇瑞经销商落下的功课补回来”。

黄华琼认为,目前经销商的盈利能力,主要来自于单车的销售利润。据了解,2013年奇瑞单车成交价格比2012年上升近1万元,达到5万元,直接的影响是,奇瑞汽车在2013年的销售额提升了20%左右。在2014年,奇瑞汽车计划将单车平均成交价提升到7万元左右。

此外,黄华琼认为提升经销商的售后利润水平对于改善经销商的盈利状况至关重要,“由于此前产品价格低,消费者购车之后基本不会回店保养。”因此,此前奇瑞经销商的售后利润不足20%,这与售后服务获取30%利润的行业水平相比存在差距。黄华琼认为,在完成产品结构调整之后,售后利润会明显提升。

QQ贡献份额有望降至15%/

全国乘用车联席会2013年11月的产销统计显示,奇瑞汽车在产和在售车型有20款,而据《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了解,完成产品调整之后,2014年奇瑞主销车型约为8款。也就是说,过半的车型都将消失。

对此,奇瑞相关负责人告诉记者,经过三年的时间,奇瑞产品体系出来了,现在是往体系里填充产品。

尹同跃表示,2013年奇瑞的产品结构发生了明显变化。此前,以QQ代表的A00级产品占整体销售比例超过三分之一,2013年这一数据下降到20%,而2014年有望下降到15%。

按照此前奇瑞汽车的规划,QQ、风云、瑞虎和艾瑞泽等四大产品体系的梳理完成之后,奇瑞汽车预期,未来艾瑞泽系列占比将达到45%~50%,而QQ系列将从当下超过30%的销量占比下降到5%~10%;此外,风云系列占比20%左右,瑞虎占比25%。

汽车行业分析师贾新光表示,现在还不能判断奇瑞的转型是否成功,2014年应该是关键的一年。产品定位是奇瑞制定的,消费者是否愿意为此“埋单”才是关键所在。

2014年,奇瑞将有6~8款新车上市,包括全新瑞虎3,紧凑级别的艾瑞3、小型车E2、代号B14FL的中型MPV,以及艾瑞泽71.6T版和瑞虎51.6版等。对此,奇瑞相关负责人向记者表示,新车规划已经出台,但是还要依照市场情况最终确定上市时间。

菲亚特100%收购克莱斯勒JEEP在华国产进程或提速

每经记者 刘卫琰 发自北京

日前,菲亚特集团发布公告称,已与美国汽车工人联合会(UAW)达成协议,将出价43.5亿美元收购后者持有的克莱斯勒41.5%股份。这意味着菲亚特将持有克莱斯勒全部股权。

菲亚特完成对克莱斯勒的收购其实并不容易,从2009年菲-克联盟成立,菲亚特持有克莱斯勒35%的股权,到持有克莱斯勒股份超过50%,控股克莱斯勒,再到今年年初完全收购克莱斯勒,历时4年半之久。

业内分析师张志勇认为,菲亚特逐步控制克莱斯勒,对其借克莱斯勒旗下Jeep品牌发力中国市场大有裨益。根据菲亚特和克莱斯勒集团CEO马尔乔内的规划,2014年菲亚特集团在华的市场占有率要达到2%左右。而从目前菲亚特在华唯一的合资企业广汽菲亚特的表现来看,要实现这一目标挑战较大。而借助Jeep品牌的国产,或将推进这一目标的实现。

湖南一位接近Jeep国产项目的政府人士告诉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虽然目前Jeep国产细节依然未定,但是菲亚特100%收购克莱斯勒之后,解决了Jeep国产落地的一个重要掣肘因素,这将加速这一品牌首先在广汽菲亚特长沙工厂国产。”

4年收购之路

在2014年的第一天,菲亚特集团的全球员工均受到了来自董事长约翰·艾尔肯和马尔乔内的一封信,信中写道,“菲亚特终将持有克莱斯勒集团100%股份,根据这份协议,我们将完成收购克莱斯勒在金融和技术等层面的工作。”

同时,菲亚特集团发给媒体的一封声明中也表示,经过4年半的谈判,菲亚特终于完成了对克莱斯勒的收购。

据了解,早在2009年4月底克莱斯勒宣布破产保护之时,菲亚特就已经成为克莱斯勒的股东,持股35%;同时,菲亚特-克莱斯勒联盟正式成立。

彼时,菲亚特意图控股克莱斯勒的野心已经显露。2009年7月,欧盟委员会终于“放行”,称菲亚特收购克莱斯勒后不会对欧盟汽车市场竞争构成威胁,因此予以批准。

在欧盟的障碍破除之后,2011年4月,菲亚特发布消息称,以约13亿美元再收购克莱斯勒16%的股权,持股比例将增至46%;两个月之后,菲亚特又出价5亿美元,收购美国政府持有的克莱斯勒集团6%股份。通过数次股权收购,菲亚特对克莱斯勒的持股比例达到52%,得以控股克莱斯勒。

然而,马尔乔内对于克莱斯勒的野心并未止步于控股,2012年初他曾公开表示,菲亚特集团的目标是100%控股克莱斯勒。2012年初,菲亚特对克莱斯勒的持股比例进一步增加至58.5%。

天有不测风云,2012年9月,克莱斯勒向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提交了IPO申请,“如果这一申请通过,则意味着马尔乔内的梦想将最终破灭,或者菲亚特将出更高的价格收购克莱斯勒剩余股份。”业内分析师钟师表示。

最终,马尔乔内化险为夷,成功购得克莱斯勒剩余的41.5%股份。对此,菲亚特亚太区以及克莱斯勒(中国)均未发表评论。

加快中国布局

在业内人士看来,菲亚特集团排除诸多障碍,历时4年半完成对克莱斯勒集团的收购的同时,也在推动集团在中国的发展。

据了解,在2008年金融危机的打击下,欧洲汽车市场一直处于低迷状态,受此影响,菲亚特在其大本营欧洲市场的销量也持续滑坡。数据显示,2013年1~9月,菲亚特在欧洲市场共销售57.27万辆新车,较2012年同期的62.41万辆下滑8.2%。

据国外媒体报道称,自2011年之后,菲亚特欧洲业务持续亏损,只能依靠在南美和北美的业务来确保集团盈利。然而,2013年菲亚特在巴西的新车销量下滑明显,而巴西是南美洲最大的汽车市场。

在新兴市场上,2009年菲亚特集团就与广汽集团签署协议,计划在中国成立合资公司,开始再次布局中国市场。2013年,菲亚特、克莱斯勒、广汽集团正式签署吉普国产协议。

随着菲亚特集团在华投入的增加,菲亚特-克莱斯勒在华销量也在快速提升。2013年前11个月,菲亚特-克莱斯勒全球累计销量404.61万辆,同比提升3.5%;其中中国销量为11.26万辆,较2012年同期的4.94万辆增长128.2%,市场份额从0.4%提升至0.8%。

然而,在菲亚特在华快速增长的背后,广汽菲亚特合资公司的销量贡献有限。数据显示,2013年前11个月,该公司共销售4.1万辆,占菲亚特-克莱斯勒集团在华销量的36%。

根据马尔乔内的规划,2014年菲亚特在中国乘用车的市场份额目标是2%。要实现这一目标,菲亚特2014年在华的销量目标不能少于37万辆。而广汽菲亚特执行副总经理王景秋曾表示,今年广汽菲亚特的最大产能也仅为21万辆。

因此,菲亚特在华目标的实现,克莱斯勒是不可或缺的力量。借助SUV热销东风,2013年Jeep品牌进口量上升明显,个别单月进口量已经破万,并跃居进口车进口量前三名。

“在菲亚特收购克莱斯勒之后,必将加大力度推动JEEP在华的加速发展,进而提升菲亚特集团在华的市场占有率。”张志勇表示,“未来Jeep国产落地之后,克莱斯勒对于菲亚特在华发展的作用将更加突出。”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版权合作及网站合作电话:021-60900099转688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