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推荐

每经网首页 > 推荐 > 正文

财政补贴骗补、截留、腐败现象频出

新华网 2014-01-02 11:13:09

2013年10月份以来,沪深股市有至少35家上市公司,共获取了超过11亿元的财政补贴。“补血”的上市公司有的处于严重产能过剩的钢铁、化工等行业,有的连年靠补贴延缓退市来“续命”……财政补贴的随意性不断受到公众质疑。

Graywatermark.thumb_head

新华视点:财政补贴缘何成“乱贴”?

新华网北京1月2日电(“新华视点”记者欧甸丘 王晓洁)2013年10月份以来,沪深股市有至少35家上市公司,共获取了超过11亿元的财政补贴。“补血”的上市公司有的处于严重产能过剩的钢铁、化工等行业,有的连年靠补贴延缓退市来“续命”……财政补贴的随意性不断受到公众质疑。

回顾近年情况,财政补贴乱象并非止于上市公司一隅,国家大力保障的民生补贴、产业补贴、节能补贴在局部地区被异化,财政补贴俨然成了财政“乱贴”。

财政补贴“补”了谁

财政补贴,被称为“从财政牙缝中挤出的钱”,多是为实现特定的经济和社会目标,向企业和个人提供的一种经济补偿。但这些有着特殊用途的资金,却时常曝出未用在刀刃上,骗补、截留、腐败现象频出,该补贴的未补到,却养肥了一窝“蛀虫”和“硕鼠”。

--产业补贴成“救命皇粮”

时值年末,上市公司迎来了新一轮财政补贴的“输血”高峰,据不完全统计,2013年第四季度上市公司收到财政补贴近百亿元,环比增长近50%。

设立股市的目的,就是借助市场规律,淘汰业绩不佳的公司。然而,在一些地方,凭借财政的“救命皇粮”,化工、钢铁、LED等产能过剩领域的上市公司频频得以“续命”,催生了“年年亏损年年补”的财政补贴依赖症。

*ST南化2013年年底收到经营性财政补贴2.9亿元,成为了年度资本市场补贴金额最大的企业之一。这一剂“补药”,显然能够弥补公司约1.96亿元的亏损,也使公司免于面临退市,但这已经是该公司经历的第二轮危机。此前几年,南化股份连续两年发生亏损,2010年得到财政补贴款3.3亿元。但好景不长,近两年南化股份再度亏损。让人不免质疑类似财政补贴的合理性和科学性。

--民生补贴成民生“乱贴”

审计署2013年公布的报告显示,由于相关部门资料审核把关不严,致使近十万户不符合保障条件的家庭违规领取租赁补贴1.53亿元,重复领取租赁补贴2100多万元。

旨在保护粮农利益的补贴也被一些企业盯上,在政府官员的“帮助下”流入不法分子的口袋。2013年7月,中储粮河南分公司原总经理李长轩以受贿1407.9万元以及巨额财产来源不明被一审判处无期徒刑。在判决书中,揭开了粮食差价补贴的黑洞。该公司一些基层粮库与粮商或面粉生产企业串通,陈粮在库中原地未动,账目上却显示大进大出,许多企业纷纷向李长轩“公关”,骗取了近亿元原本属于农民的国家补贴。

--节能补贴成“唐僧肉”

节能减排补贴资金也大量被企业骗取。TCL、美的、格兰仕、长虹等在内的8家知名家电企业,在高效节能空调推广项目中,通过虚报节能空调销售安装数量,套取中央财政高效节能空调推广补贴资金超过9000万元。云南省昆明金利马热力设备有限公司一节能热泵热水机组产业化项目,则通过不实申报材料,违规获得中央财政节能重点工程投资补助资金1000万元。

“掮客”出入提成 补贴层层“瘦身”

由于有些财政资金的决策和资金使用并不公开透明,财政资金的管理者可自由裁量,“跑技术不如跑关系”成了一些企业的心态。为了获取补贴,不惜花重金打通关节,甚至求助于“补贴掮客”,财政“红利”转眼变成了权钱交易的“黑金”。

财政部一处长陈某,因被控从2001年到2011年的10年间受贿2454.4万元,近日被北京市一中院一审判处无期徒刑。检方共指控其9项罪行,主要是在陈某担任处长期间,利用掌握国家专项资金管理权,多次为企业获得政府专项资金提供帮助,其中“冶金独立矿山专项资金”上“帮忙”的好处费就达700多万元。此案中的一些“补贴掮客”,最高索取补贴金额40%的好处费。

审计署2013年调查发现,国家能源节约利用、可再生能源和资源综合利用项目补贴中,在相关政府部门的眼皮底下,102个项目单位编造虚假申报材料,套取、骗取“三款科目”资金5.56亿元。“去企业稍作核实了解,就能看出真面目,为什么还让造假企业得逞?”一些未获补贴的企业质疑。

“真材料不管用,假材料能蒙混过关,根子在于领导一支笔,动辄数千万甚至过亿元的补贴就批出去了!”广东一位光伏产业企业家王伟如此形容部分产业的补贴。

领导自由裁量权越大,其间隐藏的猫腻就可能越多。“每年数亿LED专项资金,发给了谁,为什么发,公众难以知晓,财政补贴信息不透明,一些补贴资金几乎无迹可寻。”王伟说。

一家获得过国家财政补贴的奶粉企业,把补贴资金的七成用于“公关”,竟然表示还划算,“毕竟进入了未来财政补贴视线。”记者调查了解到,财政补贴资金重拨付轻管理,发放过程缺乏监督,使用状况评估压力不大,导致一些正常的财政补贴中间环节雁过拔毛,补贴遭遇层层“瘦身”。

重庆检方曾查出的一个农技站“分肥”规矩:一张常用农机具秧盘,国家补贴2角5分钱。农技推广站人员将补贴款骗领到手后,站里先提1角8分,站长再拿3分钱,剩下的留给合谋企业。山东某县一村庄,种植一亩小麦,国家规定给粮农补贴金额是125元,由于被截留抵扣,到了农民手里只剩下五六十元。

 

责编 赵庆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