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12-03 01:03:57
备受瞩目的嫦娥三号探测器于12月2日凌晨成功发射,并将实现中国航天器首次在地球以外天体软着陆,这将使我国航天相关技术实现巨大跨越,为我国深空探测的发展奠定重要的技术基础,在我国航天事业的发展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而作为中国探月工程官方合作伙伴的燕京啤酒集团,也一直在坚持以科技创新引领企业发展,振奋民族精神,壮大民族品牌,发展民族啤酒工业。
燕京啤酒酵母菌种搭载“神舟十号”遨游太空
今年6月26日早晨8点07分,在经过15天太空飞行后,神舟十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在内蒙古中部预定区域安全着陆,天宫一号与神舟十号载人飞行任务取得圆满成功。而搭载“神十”飞向太空的燕京酵母菌种,经过遨游15日后,一起成功返回。这是燕京啤酒继2010年成为 “中国探月工程专用品”、2011年4月成为中国探月工程官方合作伙伴之后首次进行的飞天之旅。
“神十”发射,燕京集团创造性地提出将酿酒酵母送入太空育种,开创了中国啤酒历史上将传统酿酒技艺与先进航天技术完美结合的先河,在国内啤酒行业独树一帜,标志着燕京集团成为中国第一家将酿酒酵母送入太空的啤酒企业。
太空育种作为现代微生物育种的技术之一,具有变化率高、变化幅度大、有益变化多、变化稳定快、变化后遗传性好等优点,并且该技术并无外源基因植入。据中国食品发酵研究院唐尔明教授描述,太空育种可以达到的正突变率为3%~5%,因此通过将啤酒酵母菌种送入太空进行诱变育种,将有利于筛选出适宜啤酒生产且品质优良的菌株运用于啤酒的酿造。在这过程中,燕京啤酒的质量控制体系、产品研发能力都将得到空前提升。
此次首次将啤酒原料大麦和酵母搭载返回式卫星送上太空,利用太空特殊的环境诱变作用,使酵母菌种在特殊环境下成长发育,再返回地面进行数代培育,然后选取最优良的品种进行太空啤酒的研发,从而使中国制造的“太空啤酒”的梦想变为可能。“太空风味”的燕京啤酒,通过燕京酵母菌种搭载神舟十号飞船,支持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参与空间微生物改良技术的发展,展现高科技带给国人的无穷魅力,振奋民族精神,共筑航天梦想。
燕京啤酒集团董事长李福成强调,加强自主创新能力,促进高科技成果转化,一直是燕京啤酒的战略之一。“十一五”期间,公司重点开展了啤酒原辅料的研究、酿造工艺优化、微生物体系的研究、新检测技术的开发,完成了国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优势传统啤酒制造业关键技术的研究。全面适应啤酒清爽型、淡爽化发展趋势,研制开发10度清爽型啤酒,调整无醇啤酒新工艺,加强现代色谱技术在啤酒质量评价体系上的应用,技术成果多次获得行业科技成果奖。2010年,燕京科研中心人员顺利完成科技部“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鉴定,通过了国家发改委技术中心创新能力建设项目的验收,国家工信部工业啤酒产品质量控制和技术评价实验室申报。燕京啤酒集团公司、燕京漓泉公司先后成为高新技术企业,前者还顺利通过了CNAS国家实验室资格审定。
“十二五”之际,在“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发展观指导下,在中国航天精神的鼓舞下,燕京啤酒继续倡导自主创新、集成式创新、引进式创新相结合,提高企业科技实力,坚持科研服务生产经营的宗旨,积极做好相关附属企业的产品研究与深度再利用,进一步促进高科技成果向实践的转化,提高产品的科技含量与附加值,为国人奉献出更好的产品。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