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日经济新闻
要闻

每经网首页 > 要闻 > 正文

机电商会调研600企业:近半订单降 八成成本升

2013-10-25 01:12:06

每经编辑|每经记者 周洲 发自北京    

每经记者 周洲 发自北京

10月15日,第114届广交会开幕。在17日召开的内部座谈会上,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以下简称“机

电商会”)和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的相关负责人,对外贸形势并不乐观。

机电商会针对600多家企业的调研结果显示,45%的企业订单在减少,八成企业综合成本在上升。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了多家外贸企业人士,所述的情况与商会的调研差不多。他们表示,应保持汇率稳定、将贸易便利化措施落到实处、继续缩小出口法检目录、提振外贸的免检措施等不要阶段化、要常态化。

中国制造的艰难时期

“如果再找不到转型的路,下一步形势更严峻。”浙江省商务厅官员在近期商务部一次外贸形势内部座谈会上称,浙江目前的外贸产业结构难以为继。

浙江省商务厅对省内2500家重点外贸出口企业的监视显示,今年以来,出口订单的景气指数在100点荣枯线上下波动。

“9月份是100点左右,属于微弱景气区间,没有明显好转的迹象。企业对全年出口预期仍然是不太乐观。”该商务厅官员说,“9月对后期出口持乐观态度的只有21.3%,是今年以来最低点。”每个月,浙江省商务厅都会调查出口企业,听取专家对出口形势的预判。

宁波市的情况也大体如此。宁波市重点监测了99家外贸企业的财务数据。这些数据反映,宁波外贸企业1美元的出口获利能力只有人民币0.23元。最新监测数据表明,宁波约47%的外贸企业除去各项费用以后,基本没有利润,也即一半左右企业无利可赚。

到8月底,宁波市重点检测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5.39%,这个数字比去年增加了0.45个百分点,但仍然处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水平,亏损企业面达到25%。

上海一家纺企总经理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第三季度订单比第二季度减少了20%,现在也没有出现像往年那样“圣诞消费”的火热订单,而圣诞订单直接影响第四季度出口。

由于综合成本一直在上升,价格优势渐失,欧美客商的订单这几年一直在往东南亚地区转移。记者了解到,国内一些纺企现在正在停产卖设备。

今年,从巴基斯坦和印度来了一些纺织服装企业商人,9月份他们已经是第二次组团来中国了。这些客商准备购买中国纺企的二手进口设备,批量生产以应付更多的订单。

外贸企业几大难

今年前9个月,人民币升值了2.24%。

江苏省参加第114届广交会的企业,因目前人民币汇率还在升值,日本、土耳其、东南亚国家货币都在贬值,在内外夹击之下,报价基本持平。

而目前,劳动力成本还在上涨。江苏省调研的结果是增长了20%左右,而其他省市则上涨的幅度也至少超过10%。

除了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外,外贸企业还面临环境资源短缺问题。山东省商务厅的调研显示,有24.5%的省内重点企业反映土地供应不足。

这些因素导致沿海外贸企业转移订单,或到中西部去,或到国外去。据浙江省商务厅的数据,9月,遭受客户订单转移的企业超过了25%。

此外,对外贸企业而言,融资难一直是没有彻底解决的难题。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多家外贸企业处了解到,现在国内供货商要求提前付款、国外进口商却要求滞后付款,双重挤压外贸企业,导致外贸企业资金困难。

而为出口企业解决安全收汇和资金占用问题的国际保理业务,由于中东和北非地区大环境不稳定,银行以及保险机构对这些地区的业务进行了调整,范围较去年缩小了近一半。

呈上涨趋势的贸易摩擦,也让外贸企业喘不过气来。

1~9月,浙江遭遇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提起的贸易救济调查案件68起,同比增长17.2%;河南遇到18起,涉及400多家企业。

而新竖立起来的贸易壁垒,也让外贸企业的国际市场受到打击。

欧洲新出台的 《新能效法》,使得占全球吸尘器1/6销售份额的国内厂商莱克电气出口大受影响。

新兴市场中,俄罗斯要求国内摩托车在出口时需要与一对一的经销商相对应。而阿塞拜疆和巴西的进口关税也在成倍增长。

(本报记者张雯对此文亦有贡献)

如需转载请与《每日经济新闻》报社联系。
未经《每日经济新闻》报社授权,严禁转载或镜像,违者必究。

读者热线:4008890008

特别提醒:如果我们使用了您的图片,请作者与本站联系索取稿酬。如您不希望作品出现在本站,可联系我们要求撤下您的作品。

每经记者周洲发自北京 10月15日,第114届广交会开幕。在17日召开的内部座谈会上,中国机电产品进出口商会(以下简称“机 电商会”)和五矿化工进出口商会的相关负责人,对外贸形势并不乐观。 机电商会针对600多家企业的调研结果显示,45%的企业订单在减少,八成企业综合成本在上升。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采访了多家外贸企业人士,所述的情况与商会的调研差不多。他们表示,应保持汇率稳定、将贸易便利化措施落到实处、继续缩小出口法检目录、提振外贸的免检措施等不要阶段化、要常态化。 中国制造的艰难时期 “如果再找不到转型的路,下一步形势更严峻。”浙江省商务厅官员在近期商务部一次外贸形势内部座谈会上称,浙江目前的外贸产业结构难以为继。 浙江省商务厅对省内2500家重点外贸出口企业的监视显示,今年以来,出口订单的景气指数在100点荣枯线上下波动。 “9月份是100点左右,属于微弱景气区间,没有明显好转的迹象。企业对全年出口预期仍然是不太乐观。”该商务厅官员说,“9月对后期出口持乐观态度的只有21.3%,是今年以来最低点。”每个月,浙江省商务厅都会调查出口企业,听取专家对出口形势的预判。 宁波市的情况也大体如此。宁波市重点监测了99家外贸企业的财务数据。这些数据反映,宁波外贸企业1美元的出口获利能力只有人民币0.23元。最新监测数据表明,宁波约47%的外贸企业除去各项费用以后,基本没有利润,也即一半左右企业无利可赚。 到8月底,宁波市重点检测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5.39%,这个数字比去年增加了0.45个百分点,但仍然处于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的水平,亏损企业面达到25%。 上海一家纺企总经理告诉《每日经济新闻》记者,第三季度订单比第二季度减少了20%,现在也没有出现像往年那样“圣诞消费”的火热订单,而圣诞订单直接影响第四季度出口。 由于综合成本一直在上升,价格优势渐失,欧美客商的订单这几年一直在往东南亚地区转移。记者了解到,国内一些纺企现在正在停产卖设备。 今年,从巴基斯坦和印度来了一些纺织服装企业商人,9月份他们已经是第二次组团来中国了。这些客商准备购买中国纺企的二手进口设备,批量生产以应付更多的订单。 外贸企业几大难 今年前9个月,人民币升值了2.24%。 江苏省参加第114届广交会的企业,因目前人民币汇率还在升值,日本、土耳其、东南亚国家货币都在贬值,在内外夹击之下,报价基本持平。 而目前,劳动力成本还在上涨。江苏省调研的结果是增长了20%左右,而其他省市则上涨的幅度也至少超过10%。 除了劳动力成本上升以外,外贸企业还面临环境资源短缺问题。山东省商务厅的调研显示,有24.5%的省内重点企业反映土地供应不足。 这些因素导致沿海外贸企业转移订单,或到中西部去,或到国外去。据浙江省商务厅的数据,9月,遭受客户订单转移的企业超过了25%。 此外,对外贸企业而言,融资难一直是没有彻底解决的难题。 《每日经济新闻》记者从多家外贸企业处了解到,现在国内供货商要求提前付款、国外进口商却要求滞后付款,双重挤压外贸企业,导致外贸企业资金困难。 而为出口企业解决安全收汇和资金占用问题的国际保理业务,由于中东和北非地区大环境不稳定,银行以及保险机构对这些地区的业务进行了调整,范围较去年缩小了近一半。 呈上涨趋势的贸易摩擦,也让外贸企业喘不过气来。 1~9月,浙江遭遇来自17个国家和地区提起的贸易救济调查案件68起,同比增长17.2%;河南遇到18起,涉及400多家企业。 而新竖立起来的贸易壁垒,也让外贸企业的国际市场受到打击。 欧洲新出台的《新能效法》,使得占全球吸尘器1/6销售份额的国内厂商莱克电气出口大受影响。 新兴市场中,俄罗斯要求国内摩托车在出口时需要与一对一的经销商相对应。而阿塞拜疆和巴西的进口关税也在成倍增长。 (本报记者张雯对此文亦有贡献)

欢迎关注每日经济新闻APP

每经经济新闻官方APP

0

0